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聚焦全国两会

03版:综合新闻

04版:县区新闻

05版:社会生活

06版:时事

07版:时事

08版:发现桂林

返回 2025年03月10日

《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署名文章

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10日     
  □陈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同时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发挥自身优势、选准发展赛道,集中资源力量攻坚突破、久久为功,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条件,围绕产业链找准创新链,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19+6+N”产业体系,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新产业新产品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50%。广西有一片海,这是无比珍贵的资源。我们着力凝聚向海共识、强化向海思维,统筹推进交通向海、要素向海、产业向海,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9%。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是国家重点支持广西建设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我们以之统领全区各类园区改革发展,有序承接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2024年各类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4%。我们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总里程分别跃居全国第四、第六位,平陆运河、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白龙核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为强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广西科教资源相对不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选准方向、突出重点,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我们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合作区和产教集聚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指数连续6年进入全国前十,国家重点实验室总量首次进入全国第二梯队。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我们充分发挥背靠国内大市场、联结东南亚的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利用好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平台,推动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筹建人工智能学院,加快建设南宁五象云谷AI智算产业园,打造42个人工智能平台和场景,在多个东盟国家落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今年2月,广西代表团访问老挝期间,双方签约共建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这是我国与东盟国家签订的首个人工智能合作创新平台。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做活广西高质量发展这盘棋,“棋眼”就在扩大开放上。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广西向海图强的大通道、开放发展的大动脉。我们举全区之力参与新通道建设,下力气畅运、降本、优服、增效,黄桶至百色铁路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24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突破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标箱,稳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平陆运河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突破500亿元、土石方开挖约2.75亿立方米,同步谋划建设运河经济带,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水运通道加快形成。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