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语言障碍 展现医者仁心
——外籍患者在桂林医院的暖心故事
桂林日报
2025年02月26日
本报讯(记者张婷婷 通讯员吴荣涛)“从我入院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你们的专业和敬业。尽管存在语言障碍,你们仍耐心解答我所有的问题……”近日,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二病区医护人员收到了一封特别感谢信——来自菲律宾的尤拉·梅·马贾伊特女士用英文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马贾伊特女士曾因持续咳嗽、咳痰等症状在菲国内医院就诊,但一直未能明确病因。2025年初,马贾伊特女士在桂林期间,来到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看诊,经检查确诊为肺结核。
诊疗初期,该院内科二病区主任文军、副主任李观对患者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制定治疗方案。蒋彩莲医生作为主治医生,精准调整治疗方案,并实时跟进马贾伊特的用药反应与心理状态。
刚开始,马贾伊特因身体不适、语言不通和身处异乡倍感焦虑。李竟铭医生全程用英语与其沟通,耐心讲解结核病的病理机制、治疗周期及用药方案,确保患者充分理解诊疗过程。医生们每日查房时都用英语鼓励她:“结核病可防可治,我们会全程陪伴您。”护士团队也通过翻译软件细心与她沟通,关注她的病情变化。全体医护人员以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为她点亮了希望之光,让马贾伊特从焦虑不安到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马贾伊特在住院时说:“这次经历让我对中国医护人员的善良、关心关爱和奉献精神留下深刻印象,我将永远记得你们为我的健康所付出的努力。”
此次诊疗过程,不仅为终止结核病国际流行贡献了中国力量,更以人文关怀谱写了一段跨越国界的温暖故事。出院时,马贾伊特写下感谢信:“你们不仅能治疗我的疾病,更让我感受到被倾听和关怀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