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理论

05版:时评

06版:时事

07版:时事·体育

08版:桂林故事

返回 2025年02月18日

多些“一平方米”的温暖

桂林日报      2025年02月18日     
  □海 潮

  近日,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地产、物业等行业协会发出暖“新”倡议,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营造安全、文明、和谐从业环境。其中,南宁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倡议,因地制宜设立打造“1平方爱心驿站”,向外卖员、快递员免费提供休息、避雨、饮水、充电等服务。
  我们常说:“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把一个个“一平方米”空间无偿用以服务新就业群体,这让承载脉脉温情的城市更见温度,助力更多人在城市中从容地奋斗、圆梦。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温暖而惬意、包容而和谐、大方而有力,企业和客人才会“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而偌大的城市要有温度,要从无数“一平方米的温暖”做起,积星火为烈焰,聚微光成璀璨。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爱心驿站”、建设“环卫之家”为清洁工人提供便利、普及“司机之家”让司机们有了路上的家……
  我们乐见各相关方面对不同行业奋斗者的关爱,从诸多“一平方米”走向“N平方米”。关爱和温暖汇聚成河,奋斗者就会增添笃定前行的澎湃动力。
  关爱和温暖,来自有形的“1平方爱心驿站”,也源于很多“大爱无声、大音若希”。比如南宁,着眼网约配送员队伍过万,及时出台一系列措施保障配送员权益,包括放宽配送时长限制、保障配送员行驶安全、重视配送员职业培训及发展;又如钦州,探索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做好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为新就业群体解难题、办实事……源自政策支持、规则托底、管理创新、制度优化等方面的温暖,于新就业群体不可或缺,于新型城市建设不可或缺。
  关爱和温暖,穿越时空去延展自是必然,在实践中丰富提升也是应有之义。从现实情况来看,全区各地在服务新就业群体“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心烦能倾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强化“精准支持创业者、提升在职者技能、增加从业者收入”上不断拿出高质量的服务。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关爱设施在使用中缺少维护保养,关爱举措在落实中缺乏持续稳定性,出现服务打折、短期关爱、后续乏力等问题。
  “1平方爱心驿站”也好,“百间司机之家”也罢,认准了就去做,做就要做好。“一平方米的温暖”始于实干,成于持续。关爱和温暖绵延不绝,不仅是一座城市应有的模样,更是它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