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
谁料还牵出案中案
桂林日报
2024年12月03日
本报讯(记者陈静 通讯员蒋欣)一通所谓“警察”来电,骗走了灌阳县群众蒋某5万元。他拨打报警电话后,民警立即采取行动为其挽损。怎料随着涉案账户嫌疑人赵某向警方自首,这个案件似乎并不像一般的案件。警方继续追查牵出了“案中案”。
11月14日,蒋某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系“某公安局警察”,以蒋某“银行卡涉及诈骗”为由,要求他“配合调查”,同时以“案件处于保密侦查阶段”,要求蒋某断开与家人的联系,独自接受“盘问”,否则将组织警力对其“实施抓捕”。蒋某丝毫没有意识到对方的言行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套路,为了自证清白,选择听从对方指示,使用手机银行将自己的5万元汇入了“安全账户”。完成转账之后,蒋某才醒悟被骗了,连忙拨打了报警电话。
灌阳县反诈中心接到蒋某的报警后,根据蒋某提供的信息,及时冻结了犯罪嫌疑人赵某的相关银行账户,成功追回蒋某被骗的5万元。不料,11月16日,涉案账户犯罪嫌疑人赵某来到灌阳县反诈中心投案自首。
民警讯问得知,赵某之所以提供账户作为犯罪分子转移非法所得的工具,也是一时头脑发热轻信了网上的贷款信息。
原来,赵某正因生意资金短缺而苦恼,日前在网上找到某贷款机构并申请添加微信,通过后,“银行工作人员”问其是否需要网络贷款。赵某马上提交了贷款申请。不一会儿,“银行工作人员”告知赵某的银行流水不够不能贷款,但可以帮忙为其刷高流水以获得贷款资质。赵某信以为真,按对方要求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并在该“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验证码操作。
赵某没有想到,这一系列操作后,其账户竟然是收取骗子诈骗蒋某转来的5万元钱。“银行工作人员”见转账成功,让赵某尽快去银行取钱。赵某去银行取钱时,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冻结了,没过多久,反诈民警联系了赵某。经民警通过电话跟赵某普法讲解,赵某才发现自己的行为已违法,于是到反诈中心投案自首。
经调查,赵某将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信息提供给他人导致蒋某被骗,其行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目前被灌阳县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涉案人员正在全力追捕,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
日前,蒋某将印有“雷霆出击破案神速 反诈为民尽职尽责”的锦旗分别送到灌阳县反诈中心、水车派出所,以表达对民警的诚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