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生病只能硬扛?这些用药原则要知道
桂林日报
2024年10月25日
□苏莉(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优生遗传科)
孕期用药安全历来是孕妇和家庭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在20世纪中期之前,大多数人认为胎盘是天然屏障,孕妇使用药物不会通过胎盘危及胎儿。但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由于沙利度胺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对改善恶心呕吐这些早孕反应有明显效果。但在全球46个国家上市后却造成了大约1.2万名新生儿海豹肢畸形,导致了震惊全球的药源性伤害事件,沙利度胺事件也是世界药物警戒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对全球药物安全监管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怀孕时到底能不能吃药?
有的孕妈不知道自己怀孕了,吃了药,纠结孩子能不能要?有的孕妈因为患有其他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慢性肾炎,在孕期不得不吃药,害怕会不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有的孕妈不小心感冒、发烧了,因为担心胎儿的安全,坚决不吃药硬抗;或者为了不切实际的优生优育要求,一旦吃了药就考虑要放弃妊娠。
孕期到底能不能用药?肯定是可以的。孕期用药正是为了保护孕妇和胎儿健康,因为很多病症不是靠硬抗能解决的。但孕期用药也会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均衡考虑评估用药的风险和好处,才是孕期用药的正确态度。
孕期用药要注意些啥?
每一对夫妇生出有缺陷孩子的风险是3%~5%,也就是说,就算不用药也会有出生缺陷的可能性,药物暴露只是多种致畸的可能之一。孕妇的一些基础病,比如癫痫或糖尿病,如果不进行治疗,会增加出生缺陷的风险。
孕期用药的时间也很关键,不是每个时期用药都会引起出生缺陷。根据受孕时间与用药风险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全或无”时期。指的是受精后2周内,受精卵与母体组织尚未直接接触,这一时期用药存在“全或无”效应。(“全”胚胎早期死亡导致流产。“无”胚胎继续发育,不出现异常。)
2.致畸敏感期。受精后3~8周,胚胎处于器官分化、迅速发育阶段。受到有害药物作用后,可产生形态上的畸形和功能异常。
3.妊娠9周至分娩。胎儿各器官已形成,药物致畸作用明显减弱。但对于还没分化完全的器官(如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药物还能对其产生影响,导致功能损害和新生儿中毒反应。
很少有因为在孕期服用药物,对孕妇和胎儿造成致命性影响的实例,但这并非保证药品就是百分百安全。
怎么用药才靠谱?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药物对胚胎、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分为A、B、C、D、X等5个级别,A~X级致畸风险逐渐递增。
简而言之,A级可安全使用;B级相对安全,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级明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大于弊后使用;D级避免应用,但确有应用指征且对孕妇受益大于可能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级禁用。
但是,同样的药物,口服和外用时分级不同;在孕早期使用安全的,孕晚期使用可能风险等级会提高;即使是A、B类药物,常用剂量安全,超常用剂量使用也会不安全。
孕期用药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考虑到用药时间和孕龄的关系、孕妇的生理变化、药物代谢和药效学的特点,孕期用药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1.有明确的医学指征,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2.严格遵医嘱用药。
3.使用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的药物,避免使用对胎儿安全性不明确的药物。
4.如病情允许,尽量单一药物、最小剂量、局部用药等,减少药物过度暴露。
5.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持续时间,尽量缩短用药疗程。
6.如病情允许,妊娠早期尽量不用药,推迟到妊娠中期。
孕期用药咨询要注意什么?
备孕、孕期需要用药或者用药期间意外怀孕时,需要接受医师的用药风险评估及用药建议,作为准妈妈需要注意什么呢?
1.使用任何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前,均应咨询医师或药师,切勿自行购买服用。
2.记录服用药物时间、名称(可留下药盒)、末次月经时间,以便在需要评估时能够尽可能提供详细信息。
3.若患有甲状腺疾病、癫痫、系统性红斑狼疮、哮喘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准妈妈,需及时告知医生备孕计划及怀孕情况以便调整用药。切勿自行停药,以免使原有疾病恶化可能对母儿双方造成更大的影响。
4.使用“禁用药”的准妈妈需严格避孕来防患于未然。在不知道自己怀孕的情况下服用其他药物的,可向医师、药师咨询评估风险,按时产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孕妈们既不能滥用药物,也不能讳疾忌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规范检查,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子健康和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