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漓江 驰骋阳朔
诗意山水见证铁人荣耀
体育盛事助推文旅新融合
桂林日报
2024年10月22日

选手劳日晞第一个抵达终点。 记者何月 摄

颁奖现场,获奖选手们举杯示意。记者何月 摄

2024阳朔铁人三项赛游泳赛段航拍图。(阳朔铁三组委会供图)

骑行赛段,选手们状态良好。记者何月 摄
□本报记者 何月
10月20日,2024阳朔铁人三项比赛(以下简称“阳朔铁三”)在阳朔景区圆满落幕。这场国内公认规模最大、影响力最高的铁三赛事,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他们在这片山水如画的土地上,展开一场速度与耐力的“打铁”之路。
近年来,阳朔作为桂林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在“跟着赛事去旅行”理念指导下,打破传统的山水旅游模式,打造集休闲、运动为一体的文体旅融合产品,营造“全域体育+旅游”综合格局,让最美山水与激情体育相得益彰,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不断创新的阳朔新形象。
赛事盛况非凡,山水间的速度与激情
清晨,天刚破晓,素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之誉的漓江山水尚笼罩在浓浓雾霭中。而在阳朔龙头山码头,已是热闹非常。
6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半程大铁的选手们如离弦之箭率先跃入漓水之中,他们逆流而上,破浪前行,以抗击的姿态开始挑战自我的征程;半程标铁和全程标铁的选手紧随其后,他们顺流而下,逐浪前进,不一会儿身影便融入漓江山水之间。
随着游泳赛段的结束,选手们迅速转到骑行阶段。穿过宁静的观莲路,沿途是一片片秀丽的乡村景致。随着车轮的转动,阳朔美丽的田园风光犹如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一次转弯,都是一次与新风景的邂逅。
第三项跑步赛段在思和大道开展。此时,阳光挥洒大地,在道路两旁的绿荫下,选手们继续着比赛,汗水从脸颊滚落,体力明显消耗,但他们积极调整状态,勉力前行,不曾停下脚步。
上午8时43分,在终点元宝山集散中心迎来第一位到达的选手。阳朔瑶族的阿叔阿嫂们吹起芦笙,迎接一位又一位选手的抵达。每一位完成赛事的选手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经过激烈角逐,选手Peter Wolkowicz、陈怡轩分别获得半程大铁男子组冠军与女子组冠军;选手劳日晞、钟素贞分别获得半程标铁男子组冠军与女子组冠军;选手黄一帆、黄少媚分别获得全程标铁男子组冠军与女子组冠军;“龙脊战队”获得团体接力—半程大铁冠军。
观众、志愿者为选手们欢呼,选手之间也在互相致敬祝贺。这一刻,不仅是选手们的荣耀时刻,也是阳朔这座城市的荣耀时刻,体育精神与自然美景在这里完美融合,共同铸就这场赛事的精彩纷呈。
全程标铁男子组冠军黄一帆对今年的阳朔铁三赛赞不绝口。他说:“我并非第一次参加阳朔铁三赛,今年的铁三赛我明显感觉做得更好了,不管是赛程的设置、项目的转换、志愿者的服务,都可媲美国外一线赛事!而且比赛之外,也有了更多文娱活动,晚上在西街走走逛逛,很开心。”
“今年赛事游泳赛段为漓江精华河段,整个赛道串联起阳朔各大经典景点。骑行、跑步路线减少了长距离的绕行,更有利于选手运动水平的发挥,以及感受阳朔移步换景的城市发展新变化。”广东新中体育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健纲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提升阳朔铁三的举办水准,彰显阳朔体育精神,营造全民运动氛围,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选手参与,为阳朔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赛事升级,打造阳朔运动赛事品牌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其秀丽的山水、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气候,为开展各项竞技运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自2017年桂林市首个铁人三项赛落户阳朔,7年来,阳朔一步一个脚印,将阳朔铁三赛事进行品牌化打造,享誉国内外。本届阳朔铁人三项赛不仅有来自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选手,还有来自法国、荷兰、德国、白俄罗斯、英国、南非等的外国选手。
“阳朔的风景迷人,能在这样的山水间运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比赛期间,人们会为我欢呼加油,令我很感动。”来自法国的大卫已经连续5年参加阳朔铁三赛,他深深为桂林山水着迷,“我爱运动,我爱阳朔。”
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420名志愿者投入到阳朔铁三志愿服务中,成为赛道上不可或缺的温暖存在;阳朔铁三组委会设置医护及救援人员共110人,为选手保驾护航;中铁协、广东省铁三协会共组建裁判团队50人,为赛事提供公正有序的环境。赛事汇聚阳朔城市力量,在提升选手参赛体验的同时,也彰显了阳朔办好国际运动赛事的决心与能力。
“能以志愿者身份参与阳朔铁三赛事,我感到非常自豪。看到世界各地的铁三爱好者远道而来,在赛道上奋勇拼搏,我十分敬佩与向往。我平时也有运动的习惯,希望有朝一日能参加这样的国际赛事。”来自桂林旅游学院的志愿者小莫说。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阳朔县委、县政府重点推进户外全域运动发展新模式。借助文旅平台,助推一系列重大国际赛事纷纷落户,体育赛事也逐步成为体现一个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廖梅荣表示。阳朔铁人三项赛的发展,在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拉动城市经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成为凸显阳朔“户外运动胜地”的新名片。
“这次比赛,除半程大铁男子组冠军由一名外国友人获得,其余冠军均由国内同胞获取,结果令人欣慰,这代表国人体育能力的提升与强大。”廖梅荣说,赛事的成功举办往往能掀起全民健身、崇尚健康生活的热潮。
就在铁三赛事举办期间,大量的游客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阳朔,阳朔的酒店、民宿和餐厅的客流量明显增加,参与户外运动的游客们在享受运动的同时,也会品尝当地的美食、购买特色纪念品。户外运动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消费,为阳朔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赛为媒,促进阳朔文体旅协同发展
近年来,阳朔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从“旅游+”转向文体旅协同发展,通过文化与体育、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全县经济的全面发展。而阳朔铁三赛的举办为阳朔的文体旅发展模式起到了积极正向的带动作用。
在铁三比赛赛道补给与赛后补给站,桂林米粉、阳朔芝麻糊、漓泉啤酒等桂林特产纷纷亮相。不止美食,借助比赛服装、奖牌乃至民宿与景点打造,阳朔的传统文化、手工艺品等也得到了展示和传播。阳朔铁人三项赛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
“未来,阳朔也会以赛为媒、以体促旅,尝试开展铁三文化展览、亲子趣味铁三体验、环保公益活动等活动,让民众与游客在观赛之余,更深入地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同时以形成产业化为目标,建设户外运动产业集群,开发户外运动基地,努力打造集培训、表演、旅游于一体的户外运动艺术空间,推动阳朔旅游服务品质的提升。”廖梅荣告诉记者。
“将阳朔塑造为一个不失‘好看’,更充满乐趣的‘好玩’之地,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我们期望游客在离开时满怀留恋,并期待下一次的重逢。”廖梅荣表示,“为实现这一愿景,我们必须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激发它们之间强大的协同效应。”
歌舞剧《印象·刘三姐》、漓江“巨龙巡游”便是阳朔文旅融合创新的优秀案例,推动了阳朔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其中“巨龙巡游”甚至在国内外知名媒体上亮相,成为阳朔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在体旅融合领域,阳朔同样硕果累累。以阳朔铁人三项赛事为代表,阳朔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国际性的体育盛事,如漓江越野跑、阳朔攀岩节等。
随着文体旅多元发展的不断深入,阳朔正逐渐成为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旅游胜地。未来,阳朔将继续探索更多的融合发展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推动全域旅游和赛事经济繁荣发展,助力阳朔县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