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特别报道

04版:县区新闻

05版:专版

06版:专版

07版:时事

08版:史读桂林

返回 2024年10月22日

走近桂林公安“一窗通办”:见证为民服务的贴心与暖心

桂林日报      2024年10月22日     

  ◤在位于桂花公社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服务站,民警微笑着为办事群众服务。    (市公安局供图)

  ▼民警引导办事群众使用“三合一”自助照相机。   (市公安局供图)

  ◤整洁明亮的桂林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服务区。   (市公安局供图)
□本报记者陈静 通讯员吴建林
  从出生登记到上学就业,再到结婚生子、户口注销;从平时的开车上路、户口迁移到出国旅游,每个人一生都要与诸多不同的公安“窗口”打交道。三尺窗口虽不大,却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更是警民关系的“连心桥”。
  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公安政务服务综合大厅18个、“二合一”场所124个、“一窗通办”窗口49个,实现17个县(市、区)全覆盖。综合窗口可办业务项目从31项增加至最多135项,增长335%,“一窗办结”时间压缩至10分钟以内,平均每个事项办理时限压缩63%,办理环节压减56%,办事群众跑腿次数减少77%。
  这一“升”一“降”的背后,是桂林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改革牵引,按照“掌网办为主、自助办为辅、窗口办兜底”的思路,深化“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建设,实现五个全国领先、五个全区率先,切实提高公安政务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群众的便利度和幸福感。

  “一窗通办”打破警种壁垒,延展“服务宽度”
  “今天到临桂政务中心公安办证大厅,通过‘一窗通办’窗口办理了身份证和出入境的业务,这个服务开通后太方便了!一定要大力表扬!”这是前不久,市民廖先生在政务服务中心的留言簿上写下的对公安政务服务的点赞。
  廖先生的点赞背后是桂林市公安局将“一窗通办”改革作为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公安综合窗口建设的写照。长期以来,涉及公安的政务服务“事多项杂”,群众办理业务排队时间长、多个部门之间来回跑,政务服务网办比例低,还容易造成警力资源浪费。对此,市公安局大力推动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努力实现从“单警种多窗口设置”到“集约式一窗通办”转变。
  “一窗通办”的推进难点在于突破软、硬件兼容问题。市公安局通过兼容调试、优化升级、更新换代等方式,研发“综合警务终端”,精简功能相同硬件设备。部署“警易办”程序中台,集成多警种办公门户软件,解决来回切换不同警种业务系统易出故障的问题,将跨系统办理业务平均时长缩短2分钟,有效减轻民警负担,减少群众等待时间。
  同时通过集中效能,窗口统一优化,将治安、交管、出入境等警种单一办事窗口升级为公安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因地制宜实行“前台受理并审批出件”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两种综合窗口模式,推动最多135个事项进驻综合窗口受理,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一警多能”数字赋能,拓展“服务广度”
  暑假期间,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综合服务窗口迎来办理高峰,平均每天当场办结业务270余件,最高峰达到了400余件。“在这里,没有人、也没有时间等你,各警种的业务都要了解,边做边学。”民警秦桂兴说。
  自从2023年9月到公安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以来,秦桂兴在极短时间内将自己磨炼成了公安综合服务窗口的“全才”,还代表市公安局在2024年全区“一窗通办”全科民警大比武活动中获得“最佳全科民警”称号。
  “如果说‘一警多能’多警种业务整合是‘1.0版本’,那如今的一拍共享智能化、自助设备集成化、综窗设备一体化的‘3.0版本’,正逐步向‘一网通办’利企便民‘4.0版本’不断升级。”在采访中,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做好“一窗通办”工作,市公安局全面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打造更多可感可及的政务服务场景,取得了“窗口缩减、设备整合、警力集约”三突破,实现“窗口效率、群众体验、队伍素质”三提升,群众办事实现从“多部门、多窗口、多次跑”变为“一部门、一窗口、零次跑”的提档升级。
  在市公安局行政审批支队下设网办中心并实体化运行,实现自治区公安厅以及桂林特色“全程网办”业务的集中审批,逐步构建“1+17+N”的网办服务体系。通过拓展整合各警种业务办理渠道,流程再造20项户政业务,新增58项桂林特色业务实现网上一站办理。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网办303.7万余笔业务,其中“桂警通办”平台新增、优化58项桂林特色业务后,平台业务量同比增长12倍。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市公安局打通流程和梗阻,开发实用程序,并推动全程网办。开发线上申请、受理、办结一站式服务,融合智能填表和“一照通用”,形成智能表单,同时上线网上支付及邮寄功能,实现足不出户“全程网办”。研发上线“一照通用”小程序,实现群众随时随地自助拍摄证件照,累计使用7.1万余次;创新出入境业务“网上预约、自助填表一体化”服务,逐步推广电子居住证、驾驶证线上体检等服务,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研发公安政务服务地图,智能推荐最近和等待人数最少的办证点,结合线下“智填e通”自助设备及人工导办引流,实现智能分流,减少等候办理时间。

  “一站多用”警企联动,感受“贴心温度”
  在这个秋意渐浓的时节,桂花的清香悄然弥漫在桂林每一个角落。而在桂花公社里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服务站同样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温馨与便捷。
  “你可别小看这个服务站,它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市顺昌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小李告诉记者,前不久,该公司临时接到参展邀请,要赴港参加第34届香港美食博览会。出境时间迫在眉睫,但企业员工还未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如果按照正常流程办理,将无法如期到香港参展,不仅不能展示企业产品与桂林文化,甚至还会失去与全球美食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
  该公司立即跟服务站“警务联络员”反映情况。在得知企业的需求后,桂林公安出入境部门启动“绿色通道”急事急办并协调相关部门,让参展的3名企业员工次日就拿到了证件,得以顺利前往香港参展。公司产品也在美食博览会上成为众多国际采购商与香港民众认可的热门产品,并赢得了一致好评。
  为深入推进“创满意进景区”和服务企业工作,桂林市公安局主动延伸公安政务服务触角,以桂花公社为试点,联合政府统战部门和企业,设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服务站”,融合N项服务举措为拓展的“1+1+N”服务新模式。
  桂林市公安局在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同时,把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做成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桂花公社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0%,景区实现“零事故”“零纠纷”“零案件”;并以研学基地为平台,宣传、解读公安政务服务政策,普及法律、法规常识。在这里,公安政务服务窗口的那一份温暖与便捷,如同桂花的香气一般,久久不散。
  一窗一警一景,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公安政务窗口的每一次体验都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最好诠释。下一步,桂林市公安局将持续推进“创人民满意公安”活动,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立足高效便捷,聚焦群众满意,实现户政、出入境、交管等政策许可所有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办”,切实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效的公安政务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