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龙脊山水 促进共同富裕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潘保玉
桂林日报
2024年10月02日
▲潘保玉与乡亲们分享荣耀喜悦。 潘志祥 摄
□本报记者 张婷婷
他开创村企合作开发梯田先例,带领各族群众找准富民强村“金钥匙”;他创新推行“一田生五金”发展模式,实现传统文化与传统产业双双转型升级;他退位不褪色、离岗不离心,不遗余力当好守护梯田的“二郎神”……他是潘保玉,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村民,日前从北京捧回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奖牌。
“过去我们住在高寒山区,交通不便,大家缺衣少食,生活非常贫困。如今,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实现了‘种田就是种风景,种树就是种财源’的共富梦。”9月29日,在桂林市学习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座谈会上,潘保玉分享了近年来家乡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找准富民强村“金钥匙”
大寨村位于龙脊山深处,潘保玉是那里土生土长的村民。年少时,他曾经外出务工,每当看到城里热闹的旅游景点时,他总想起自己的家乡,“要是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旅游景点,乡亲们的日子一定会变好”。心中生出的这个念头令潘保玉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回到家乡,与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
2005年,潘保玉被选为大寨村委主任。从村民的角色转变为村委干部,他意识到家乡要发展,单单依靠种好家门口的几块田是远远不够的,发展产业才是唯一出路。为解决产业发展滞后等难题,潘保玉多次赴外地学习、考察取经,尽管交通不便,中途要换乘好几次大巴,但他从不言弃。回村后,他把所看所学尽数分享给村“两委”干部及村民。大家经过商讨,找准了家乡发展的“金钥匙”——以党建引领“政府+企业+梯田+村民”的模式发展旅游。
20多年前,在龙胜发展旅游产业还没有企业与村民合作开发的先例。当时许多村民十分抗拒,认为“梯田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交给企业管理就等于把饭碗交到了别人手上”。
为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潘保玉想方设法动员村民外出考察学习,了解其他地区企业入股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旅游业的情况。同时邀请旅游公司入村,与村民交流旅游发展经验,成功说服村民接受与企业共同管理经营梯田旅游业的方案,促成了以集体土地入股、村民农耕入股、公司市场化运营的“三合一”互动联营模式。
发展的路子找到了,但通往景区的路要是不好走,旅游业一样发展不起来。潘保玉多次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努力争取项目资金,解决路难走的问题。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2008年,大寨村通往山外的砂石道路升级成沥青柏油路。此后国内外游客接待量一年比一年多,大寨村金坑梯田的旅游发展步入正轨,年均实现旅游消费超5000万元。这个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小山村逐步蜕变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蹚出梯田生金“致富路”
长期以来,大寨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可村民们有的种玉米、有的种蔬菜,这里一垄、那里一块,难以形成统一的水稻梯田特色景观,不利于旅游的长远发展。
潘保玉带领村委干部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起初常遇到关门不让进、进门不让坐的情况,但他不气不恼,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地向村民摆事实、讲道理,最后说服村民统一种植水稻,才有了金坑梯田如今“处处闻稻香,步步皆为景”的美丽景象。
游客多了起来,旅游配套服务也要跟上。潘保玉大胆尝试,摸索建成大寨第一家民宿,当年就实现收入翻倍。积累了成功经验后,他积极鼓励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村民们看到潘保玉赚了钱,都跃跃欲试。潘保玉大方地分享“生意经”。在他的带动下,如今大寨村村民建造民宿236家、开设农家乐116家,真正实现家家户户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在潘保玉与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全村走出了“一田生五金”的旅游发展好路子,即“梯田流转有租金、梯田入股有股金、梯田维护有奖金、梯田务工得薪金、梯田旅游挣现金”,实现传统文化与传统产业双双转型升级,村民年人均收入从不足700元提高到上万元。
2018年,大寨村旅游扶贫经验“走出”国门,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进行宣传。2019年,大寨村实现整村脱贫,同时辐射带动周边8个民族村寨集体脱贫。同年1月,潘保玉受邀赴老挝“中国援老挝减贫示范合作项目”进行现场授课,大寨村与老挝琅勃拉邦象龙村结为友好村,推动了中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2022年,大寨村被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
当好守护梯田“二郎神”
2020年,潘保玉正式卸任村支书。但他没有因为职务的变化而懈怠,而是继续为家乡旅游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蓄力发电”。
为了守好龙脊山水,潘保玉与全体村民自觉当起守护梯田的“二郎神”。无论是大寨村内发生山体塌方、道路阻塞,还是出现环境卫生等其他问题,总能看到他与村民携手参与志愿服务的忙碌身影。他对家乡的爱感染着身边每一个村民,参与到家乡公益事业的各族群众越来越多,这也让大寨的梯田日渐壮美、“家底”不断增厚。
潘保玉积极从事红瑶文化研究工作,组织成立“红瑶协会”,并依托“红瑶协会”在龙胜各瑶寨推进移风易俗行动,简办红白喜事,有效遏制了婚丧嫁娶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行为,为推进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发光发热”。
作为一名老党员,潘保玉还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记在心间、落实到行动中,为集体不计个人得失,为群众甘当孺子牛。
瑶族同胞潘金贵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在潘保玉的指导帮助下,他家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翻修房屋并改造为民宿进行出租,如今仅靠房租就有年均6万元的收入,彻底脱离了贫困。
2023年,来自东北的一家人自驾到大寨村旅游,因路况不熟,意外连人带车坠入河道。潘保玉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村民开展救援,协助景区管理人员及时救出游客一家人,保障了游客的生命安全。
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潘保玉充满感激,也备受鼓舞。“我会带着党中央和国务院表彰的这份荣誉继续努力,持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各族群众,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潘保玉希望,在自己和乡亲们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建设下,五湖四海的游客都来家乡做客,感受天下龙脊“大地指纹”的中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