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关注

04版:县区新闻

05版:聚焦巴黎奥运会

06版:时事

07版:健康桂林

08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4年08月13日

背靠城市好乘凉

桂林日报      2024年08月13日     
□广西日报记者陈静 通讯员卫亚妮
  8月8日清晨,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窑头村农贸市场内人声鼎沸,蔬菜、水果、家禽和各种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市民前来采购。
  “以前家里有菜也不会想着卖。自从村里有了农贸市场,每个月卖点自家种的菜,挣个几百块也不错。”窑头村村民杨付喜说。
  2018年,乘着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春风,窑头村摸清了“家底”。下一步如何盘活资产,让村民富起来、村集体强起来?
  利用距离桂林市区仅2公里这一优势,窑头村整合集体土地,将原有的老圩升级改造,搭建了约6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
  在为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农贸市场也成了当地农户售卖自家农产品的平台。
  近郊优势还能如何进一步挖掘?“共享菜园”是窑头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又一举措,该村将约10亩土地划分为280块,每块15平方米左右的土地供市民租赁认领,实现城市休闲与田园生活的有机结合。
  “我住在附近小区,租了两块地,当‘地主’两年了。”窑头村“共享菜园”租户黄德宣一边在地里施肥,一边向记者讲述。
  自2022年1月开园以来,该村已有近140块土地被认领,新开发的研学地块也被附近幼儿园长期租赁,预计今年能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
  “共享菜园”、绿之梦国防教育基地、油麻滩……窑头村打造了多个近郊游玩项目,村集体收入水涨船高。
  因为亮点突出、成效明显,2023年窑头村入选首批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获全国推广。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窑头村为村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是农村社区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理念的生动实践。”柘木镇党委书记刘萍萍说。
  窥豹一斑。2021年以来,广西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服务保障难、效益提升难等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基层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探索,着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截至2023年底,广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突破5万元,60.7%的行政村年收入更是突破10万元。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