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膝关节持续疼痛超3年
市人民医院巧用3D打印技术
治疗“髋病膝痛”
桂林日报
2024年07月26日

▲扈克治在查看患者影像资料。 黄薇 摄
□本报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黄薇 廖国梁
10岁男孩小廖膝关节持续疼痛3年多,辗转多家医院诊治,却一直未见好转。疼痛不仅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生活,也让他的父母倍感焦虑。
日前,在桂林市人民医院上肢及创面外科,科主任扈克治带领医疗团队经过仔细检查,终于找到引起小廖膝关节疼痛的病因,并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为他实施了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现在,小廖终于摆脱了膝盖疼痛的“噩梦”,开始享受没有疼痛能自由活动的暑假。
辗转就医3年难寻病因,在市人民医院找到疼痛元凶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可小廖却有些不同——从2021年起,时年7岁的他经常说自己右腿膝盖一动就痛。小廖的父亲廖先生说:“刚开始,我们以为小廖只是偶尔疼痛,没有在意;但没想到他是天天喊痛,一痛起来就不想动,甚至发展到夜里痛得无法入睡。”
3年多以来,小廖的右腿膝盖的疼痛逐渐加重,父母带着他到多家医院求医,还曾到外省知名大医院检查,但一直没有查出病因。无奈之下,父母只能让他服用止痛药止痛。
“总不能让孩子一辈子吃止痛药来缓解痛苦,长期服用止痛药还会造成许多副作用。”廖先生说,经朋友介绍,他带着孩子来到市人民医院上肢及创面外科,向扈克治求助。
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扈克治发现小廖除了右腿膝盖疼痛外,右侧腹股沟也有压痛,髋关节部位也经常出现疼痛。“根据对小廖髋关节、膝关节的CT、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虽然他的右侧胫骨结节有软骨炎,但这并不是造成疼痛和影响活动的主要原因,其关键是他的髋关节出现了病灶,即右侧股骨颈出现骨性病变——骨样骨瘤。”扈克治说。
扈克治介绍,骨样骨瘤是一种较小的、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自限性良性骨肿瘤,一般发生在大腿近端或髋关节周围。这种肿瘤常表现为同侧膝关节的疼痛,临床上如果忽略了查体和详细的影像检查,很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
“像小廖这样,小小年纪就患上了‘髋病膝痛’的疾病,是十分罕见的。”扈克治说。
3D打印技术护航,精准定位病灶完成手术
扈克治说:“股骨近端是儿童良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而无症状的病灶通常不需要手术干预,较大的或有症状的病灶,往往伴有进行性浸润或病理性骨折,需进行手术治疗。考虑到小廖的病情发展,病灶已经引发疼痛多年,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在与廖先生充分沟通后,我们决定为小廖进行手术清除病灶。”
股骨近端作为人体重要的承重骨,其特殊的解剖位置使肿瘤的处理非常棘手。手术治疗既要充分清除病灶防止复发,又要兼顾维持骨的稳定性,同时还要避免骨骺损伤,这就非常考验术者的操作技术。
为此,扈克治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副主任丁晓飞教授就小廖的病情进行了研讨,并精心制定了手术方案。
在术前,医疗团队专门为小廖打印了病灶的3D模型,以做到精准定位。完成术前准备后,丁晓飞与扈克治带领医疗团队为小廖实施了手术治疗。在手术时,医疗团队探查发现,小廖的股骨颈内侧壁有一直径约0.5厘米的骨肿物。他们将肿物刮除后,用C臂透视确定肿物已切除干净,并用人工异体骨填塞修复肿瘤切除造成的骨质缺损。术后,小廖逐步恢复。
隔了几天,扈克治为小廖进行了复查。结果显示,他的各方面身体机能恢复正常。
扈克治提醒,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如果反映髋部或者膝关节疼痛时,家长不能掉以轻心。一般的疼痛可能由暂时性滑膜炎或者一些自限性疾病引起,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旦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到医院骨科进行检查,以减少患儿痛苦,早日治疗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