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换新颜 居民开启“新生活”
桂林日报
2024年07月26日

▲回龙社区包机小区居民一边使用健身器材,一边聊天。

▲回龙社区包机小区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休息、择菜、唠家常。
□本报记者黄敏 文/摄
“以前我们小区的环境差,我都打算搬走了。而现在小区经过改造之后,特别整洁舒适,我说什么也不搬了!”7月19日上午10时许,在叠彩区回龙社区包机小区里,市民齐兰坐在树荫下,一边择菜,一边跟老邻居们唠着家常。
记者环顾四周看到,小区内道路平整、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居民们三五成群地坐在树荫下纳凉聊天,还有不少居民在健身器材上操练、沿着路边散步。小区里处处散发着和谐幸福的气氛。
包机小区是原桂林市包装机械厂宿舍,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属于老旧无物业小区。作为“原住民”,齐兰和几位老邻居亲眼见证了小区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以前我们小区道路坑坑洼洼,下水道经常堵塞。你看现在,道路宽敞平整,还铺上了沥青,路面上看不到一点垃圾。也铺好了地下管道,下雨天没有了积水现象。”
“以前小区里的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到处都是,现在变得井然有序了。还有我们面前这块地,以前是居民们拿来圈地种菜、养鸡养鸭的地方,现在变成了篮球场。小区里有一位93岁的老同志,每天都要绕着篮球场走20圈锻炼身体呢。”
“以前,有的居民在小区楼下私自搭建钢架棚、铁皮棚等临时建筑,长期作为他们的私家区域使用,造成通道狭窄不说,还很不安全。现在这种现象没有了,违规建筑都拆掉了,小区内也划出了专用的停车区域,居民们再也不用‘抢’车位了。”
“之前我们给电动车充电,都要从楼上‘飞线’下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几年前还引起过一次小火灾。现在电动车也有停车棚了,还安装了专门的充电桩,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啊!”
今年79岁的居民马从辉从1984年起便住进了包机小区,对他来说,小区改造后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让居民们有了休闲的好去处。“以前在小区碰到老同事想聊几句,没有地方坐,现在有了石桌石凳,大家可以坐下来慢慢聊;以前小区环境差,我们吃了晚饭后,只能去外面大街上散步,现在小区内就有健身器材,锻炼有了好去处。”马从辉告诉记者,“我们仿佛开始了新生活。”
从他们的话语间,记者感受到了他们对“焕新”小区的满意度。问起还要不要搬家,齐兰连连摆手:“不搬了、不搬了!现在小区的环境让人住着舒服又自在,还可以经常和认识多年的邻居们聊天,在小区的空地跳跳广场舞,说什么都不搬了!”
叠彩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阳国祥告诉记者,叠彩区自2019年以来,对辖区内200余个小区的水、电、路、气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包括天然气、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路面沥青、路灯、单车棚、垃圾箱、汽车停车位、健身器材、石桌石凳、并入公安天网的监控设施、楼栋单元门、楼梯靠墙扶手等方方面面的设施改造和安装,解决了很多老旧小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和难题,得到了居民们的广泛认可与赞赏。叠彩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施工进度,按照时间节点尽快完工。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从桂林市城管委获悉,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有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3年列入计划改造的老旧小区259个、27706户,项目已全部开工;2024年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为200个小区、23550户,截至目前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