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社会生活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时事

07版:体育

08版:发现桂林

返回 2024年07月19日

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苏拉:最爱桂林的油茶

桂林日报      2024年07月19日     

  苏拉在粘贴板上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
□本报记者陈静 文/摄
  有点褐色的头发和眼眸,嘴角边带着微笑……阳光、帅气是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苏拉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2019年11月,苏拉跨越4000多公里来到桂林高校学习,至今他已经在桂林待了将近5年,目前在攻读研究生学位。
  来中国前,他父亲的一个经商的朋友说:“如果你想留学,去中国吧!那里地大物博,文化、教育、经济和科技都很发达。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和我们更相近。如果你去了,你绝对会眼界大开。”苏拉告诉记者,直到现在他都特别庆幸选择了来中国留学。
  “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乌兹别克斯坦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交通畅通了,贸易才能做好。我到中国学习是最好的选择。”苏拉笑着说。

到中国留学是他从小的梦想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是古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和各种文化交汇地。2000多年前,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茶叶等产品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古老的贸易城市撒马尔罕、布哈拉等中转流通,名扬世界。而中国则从费尔干纳地区引进良马、苜蓿、葡萄酒酿造技术以及园艺作物种植方法等。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就有描述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往来的内容。”苏拉说,他小的时候,身边的中国人不多,会中文的人也不多。苏拉从小就爱看中国电视剧《西游记》,那些生动形象的人物、有趣曲折的故事让他十分着迷。这些年,中乌两国交往日益密切,在交通、贸易方面有了很多的合作,中文也逐渐成为当地不少学生学习的热门语言。苏拉也有不少朋友到中国留学……这些都对苏拉产生了无形的影响,让他萌生了到中国留学的愿望。为了这个目标,苏拉开始努力学习中文。2019年,他如愿进入了桂林的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专业。
  “在中国,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真正的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繁忙的街道和先进的科技都很棒。我还记得第一次吃北京烤鸭和兰州拉面的印象,口味都很独特。我还结识了许多热情友好的中国朋友、同学,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热爱这个美丽的国家。”

最爱地道桂林油茶
  苏拉说,他刚到学校时,担心自己对校园环境一时适应不过来,但很快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有一次,我到学校食堂准备吃午饭,发现饭卡里的钱用完了,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充值。”正当苏拉犯愁时,一位中国同学从身旁经过,得知情况后热心地帮他解决了问题。这件小事让刚到异国他乡的苏拉十分感动。
  “老师和同学对我都很好,在这里学习我感到很开心。”苏拉说,桂林的风景很美,这里有如画的山水、满眼的绿意,跟他的家乡完全不同,他笑称在这里学习就像在度假。
  “外国人学中文,准确发音是很难攻克的一个难关,可我乐在其中。”苏拉告诉记者,他很喜欢中文,很享受学习中文的过程。课余时间,他还会到学校图书馆抄写汉字,学唱中文歌曲也是他学习中文的方式之一。
  跟很多外国留学生一样,苏拉很喜欢中国美食。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要数桂林的油茶。苏拉说,他去过恭城,亲眼看过身着瑶族服饰的女子怎样打出一碗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的油茶,而搭配油茶的炒粉、年糕、白糍粑等小吃也让苏拉回味不已。“就是太难学了,而且工序复杂,还要有专门的工具,听说就是桂林人也不一定都会。”当记者问苏拉是否会自己打油茶时,他有点遗憾地说。
  “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青年,我希望自己能向中国展示乌兹别克斯坦的良好形象,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乌兹别克斯坦。”谈及未来的打算,苏拉表示,从历史上看,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交往,从过去的丝绸之路到如今共建“一带一路”,两国合作交流不断。苏拉说,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关系的蓬勃发展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未来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回国,他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增进两国的交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