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健康桂林

04版:社会生活

05版:清廉桂林

06版:县区新闻

07版:时事

08版:时评

返回 2024年07月17日

修复水渠解民忧

桂林日报      2024年07月17日     
  □通讯员徐维薇 容燕琼
  “水稻在7月进入了抽穂灌浆期,对水分需求量大。得益于灌溉水渠的完工,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近日,阳朔县福利镇纪检干部回访老思龙村灌溉用水难问题整改情况时,正在田里劳作的管莫忠满意地说。
  今年初,福利镇纪委立足职能职责,紧盯农业生产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到田间地头、基层一线开展监督检查时,收到渡头村委老思龙村村民反映:村里的水利灌溉设施已经无法正常使用,严重影响了水田灌溉,村门口田地基本无法耕种。
  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是头等大事。该镇纪委立即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原来,该段水渠由于年久失修、杂草堆积,再加上汛期大量雨水冲刷,水渠多处出现淤堵及损毁情况,影响着周边农田引水灌溉和汛期排水。该村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一遇干旱、洪涝天气,水稻常常减产,对农户的收成和收入影响突出,逐渐成了村民们心中的一件“堵心事”。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开会讨论灌水渠修缮问题,但由于村集体收入薄弱,因此水渠修复事宜迟迟提不上日程。
  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福利镇纪委随即对该村委负责人进行“一对一”约谈,指出工作中要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积极反映群众的所期所盼,尽快将问题整改到位。同时,镇纪委开列“问题清单”向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反馈,督促要切实担起责任,带头深入一线,及时掌握村情民情,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多渠道争取资金。
  在镇纪委监督推动下,镇政府经过会商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争取到“一事一议”项目资金30万元、乡村振兴项目补助资金54.85万元,责任到人、倒排工期修复水渠。该镇纪委通过整改销号、明察暗访等方式,全程跟进监督,确保水渠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今年4月,老思龙村水稻产业基地水渠修复工程迎来了验收,一条长2230米的三面光水渠为400亩稻田源源不断输送着水源,极大改善了老思龙村及周边村的农业生产灌溉条件,加强了水渠的蓄水能力,充分发挥出水渠灌溉、排涝功能,为80余户水稻种植农户增产增收创造了有力条件,有力稳住了农民群众的“米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