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时事·体育

04版:悦读

返回 2024年06月09日

端午“艾”动力

桂林日报      2024年06月09日     
  □诸葛保满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我的家乡,插艾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父母利用家乡“端午插艾”民俗教给了我吃苦耐劳、自强自立、不怕困难、勇于前进的美德,在我奔向不同人生目标时,有了源源不断的“艾”动力。
  端午节当天,家乡除了举办大型赛龙舟活动之外,直接关乎老百姓生活的还是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清除杂草,在庭院周围洒上雄黄酒,同时把艾条、菖蒲扎成小捆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驱赶蛇鼠蚊虫等等民俗。艾还是食药同源的作物,《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镇咳及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镇静及抗过敏,护肝利胆等等作用。艾草还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叶粑”等风味食品,深受欢迎。有如此利好的市场需求,老家的很多乡亲都种艾售卖,以贴补家用。
  儿时,父母用卖艾收入作为孩子的零花钱,将种艾、收艾、卖艾的工作以“联产承包”的独特方式分配给了我和哥哥。当年,父母在屋旁的一块空地上,给我和哥哥每人划了一垄土地,让我和哥哥种艾、管艾、护艾,并承诺售卖艾的收入全部当作零花钱,鼓励我和哥哥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明确目标,我和哥哥“艾”动力十足,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种下艾种之后,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跑到地上查看艾苗是否破土生长,常常给艾苗松土、除草、捉虫、浇水。一次,艾苗长到五十公分左右的时候,害了病,叶片始枯黄像患病的娃娃一样,耷拉着脑袋,蔫蔫的毫无生气,我跟哥哥急得要哭了,赶紧拉着父亲帮忙诊断。父亲仔细察看之后,告诉我们是浇水过多所致,教我们要合理浇水、松土,让艾苗的根须透气。在父亲的指导下,艾苗神奇地“起死回生”,到端午时节,长到了一米五六,比我和哥哥的个子都还高。我和哥哥高兴地把艾割下、捆成把,父亲用板车把艾运到镇上,按照事先做好的记号分成两摊,让我和哥哥各自吆喝、售卖、收钱,品尝劳动果实的独特美味。
  时过境迁,我早已不再是那个稚气的乡村娃了,但父母“联产承包”给我们靠种艾挣零花钱,帮助我们养成了吃苦耐劳、细心观察、团结协作、积极应对困难的好习惯却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