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时事·体育

04版:悦读

返回 2024年06月09日

蛇皮袋里的端午

桂林日报      2024年06月09日     
  □赵自力

  父母帮我们在城里带孩子,住了几年还是不习惯。这不,孩子能上幼儿园后,他们立马回农村老家了。
  “还是老家好,空气新鲜,蔬菜也吃不完。”父亲常常感叹着说,“在城里,想听听老家的乡音都稀罕。”一回到农村,父母就像鱼儿回到水里,住瓦房,睡木床,吃粗粮,日子过得平静而舒坦。
  不过,每年的端午节,父母雷打不动要到县城来,跟我们一起过端午。母亲说,端午节的习俗不能丢。再说,母亲总要亲手去包粽子,那粽子好看又好吃,我们一直惦记着呢。
  端午节一大早,父母就从农村老家动身,辗转几趟车来城里。蛇皮袋里,必定装着几大把新鲜的艾蒿。那是父亲天刚亮时,就去河边割的,上面还带着露水呢。艾蒿分成几把,插在大门上,也分发给邻居们插些,整个楼栋顿时就有了过节的氛围。多余的艾蒿,母亲拿到阳台上晒着,她说等晒干了,无论是洗澡还是泡脚,驱蚊止痒,效果非常好。
  “安置”好了艾蒿,母亲接着从蛇皮袋里拿出一些东西来,一样样地拿着,生怕掉落一地。有糯米,有干笋叶,有花生米和饭豆类的,甚至连小红绳也带了一卷。“过端午了,你家啥都没有准备,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母亲一边收拾,一边嗔怪着我们说。的确,我们一般就是中餐在家里吃,除了米面油外,很少弄其他的食材,更没有准备端午节的材料了。
  母亲来了,厨房就被她“征用”了,我和妻子只能打打下手。母亲手大,做起事来却慢条斯理,不急不躁的。那些粽子,在母亲手里就像捏泥人一样,想怎么样随便一捏就成形了,而且鼓鼓正正的。我们可就不同,包的粽子不是瘪了,就是裂开了“肚皮”。望着奇形怪状的粽子,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孩子也要包一些,她喜欢红枣,所以她包的粽子里红枣格外多。
  包好的粽子,被端进蒸笼里,不久后就闻到粽子浓郁的香气。母亲说,不急,用小火慢慢蒸,越蒸越香。邻居家都能闻到粽子香,故意夸张地耸着鼻子,深吸几口气,夸母亲能干会包粽子。粽子开锅时,我们邀请左邻右舍一起品尝,大家都说,那是人间美味,带着一股特有的乡土味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粽子过端午,这是母亲最为欣慰的时光。
  悠悠艾草香,片片粽叶长,父母的蛇皮袋里,装着最美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