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县区新闻

04版:社会生活

05版:清廉桂林

06版:时事

07版:理论·时评

08版:走读桂林

返回 2024年05月28日

破解“中梗阻” 着力打造发展环境

兴安县向“股长做派”亮剑

桂林日报      2024年05月28日     
□本报记者文新军 通讯员宋文娟
  “未认真审核检测公司的检测资质及检测报告,将项目交由无资质的检测公司检测,致使部分有质量问题的项目工程顺利通过验收……”近日,兴安县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了该县某局项目建设组组长侯某某在灌溉沟渠、产业道路硬化项目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失职失责问题,释放出重点纠治干部作风问题的强烈信号。
  这是兴安县重拳整治干部队伍作风顽疾,向“股长做派”亮出的第一剑。
  干部作风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为整治干部队伍作风顽疾,尤其是全县各单位中层干部作风不扎实、服务态度生硬、纪律意识松懈、办事效率低下、廉洁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今年4月,兴安县纪委监委出台《全县开展“股长现象”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聚焦行政审批、执法监管、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纪律五个方面,列出22项具体“负面清单”,全面整治“吃拿卡要”、延办、拖办、不办、架空分管领导甚至主要领导等“股长”突出问题,有效破解“中梗阻”现象。
  “股长作为全县各单位中层干部,虽职位不高,权力却不小。他们中有些人仗着手中攥着盖章权、握着签字笔,官腔很大,甚至大搞刻意刁难、‘吃拿卡要’。这种现象如果不狠刹,会破坏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阻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党和政府形象带来不利影响。”兴安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彭政钦表示。
  为确保整治活动对症下药,“治”出成效,兴安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干部群众参与监督作用,在“灵渠清风”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兴安县关于开展“股长现象”专项整治的公告》,扩大专项整治的知晓面,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专项整治工作。并且不断强化监督力量,有效发挥政协委员的职责担当,给78名政协兴安县第十届委员会企业委员寄送《致县政协委员的一封信》,邀请他们担任专项整治工作的义务监督员,有效发挥监督合力作用。同时,县纪委监委不断拓宽问题线索渠道,给全县36家规模以上企业寄送《致全县企业的一封信》,号召广大企业人员参与到“股长现象”专项整治工作中来,并在县域企业中筛选28家重点企业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邀请部分特约监察员担任营商环境作风观察员,以驻点监督的方式,深入各窗口部门、辖区企业了解职能部门履职和服务等情况。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挺纪在前,突出抓早抓小,及时成立专项督查组,常态化深入各单位各部门开展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着力查找和发现党员干部“浮、庸、懒、散、慢”以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督促有关单位从严从实落实整改,并对存在的廉洁风险点、管理薄弱点进行排查,堵塞制度漏洞。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共开展监督检查20余次,发现冬春救助物资未及时发放到位、值班不到位等作风问题3个,督促完成整改问题3个。
  “这是一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县纪委监委将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向‘弄虚作假’宣战,向‘落实不力’开炮,向‘为官不为’亮剑,从根本上解决全县中层干部中存在的‘庸政、懒政、怠政、劣政’等突出问题,实现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进一步改进,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着力打造一个干净干事、政清风正的发展环境,推动兴安高质量发展。”兴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徐登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