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县区新闻

05版:国内新闻

06版:时事·体育

07版:发现桂林

08版:专题

返回 2024年01月16日

龙胜三门镇:茶油开榨正当时

桂林日报      2024年01月16日     

  工人在查看出油情况。

  工人用机器将茶籽粉分装压制茶饼。

  工人在蒸茶籽粉。

  工人将茶饼放入榨油机。

  工人在摆放榨完油后的茶麸。
□本报记者刘教清 李忠波 通讯员潘志祥 肖春媛 文/摄
  时下正值茶油开榨季节。1月12日,记者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镇大滩村的榨油坊看到,油坊里机器轰鸣,榨油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将油茶籽碾粉、热蒸、包饼、压榨……经过一系列工序后,黄亮醇香的茶籽油缓缓流出,浓浓的茶油香味弥漫整个油坊。
  榨油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需经过多道严谨工序,方可提炼出优质茶油。43岁的榨油工人左启明于2009年开始从事榨油工作,亲历了从传统手工做法到传统做法与机械压榨结合的过程。
  严格来说,榨油是一门技术活。“首先把晒干的山茶籽放到炕上烘烤3天,然后将其粉碎,形成茶籽粉。”左启明介绍说,“把茶籽粉蒸熟透后,用专门装备将其做成茶饼,并放入液压榨油机内。通过榨油机强大的压力将茶饼挤压,晶莹剔透的茶油便会在挤压过程中源源不断地流出。榨出的茶油需经过三次过滤,方可分装出售。”
  三门镇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1.24%以上。三门镇油茶种植面积约3500亩,其中老油茶林约1500亩,油茶优良品种约2000亩。通过对油茶品种改良升级,该镇目前已形成包括油茶种植、深加工、销售的产业体系。
  “这里的茶籽品质好,约6公斤山茶籽就能榨出1公斤茶油,每公斤能卖到100元,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山茶油已售出3500公斤。”据龙胜县弘展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凤权介绍,公司也是三门镇洪寨村、双朗村、花桥村和同烈村入股的村集体经济项目之一,每年能给这四个村带来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近年来,三门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村集体生态经济,以“公司+基地+支部+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高山有机蔬菜种植、有机油茶种植加工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切实让绿色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进,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