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社会生活

05版:清廉桂林

06版:时事

07版:桂林故事

08版:专题

返回 2024年01月05日

为有清风徐来之

——象山区深化“清廉象山”建设 打造政清人和的“城南范本”

桂林日报      2024年01月05日     
  (上接第一版)成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喜欢来、经常来的“精神家园”。走进基地,随处可见扁担、簸箕、秤,每一个摆件背后都有清廉故事;一条条崇德尚廉步道纵横交错,走完仿佛接受了一场“心灵除尘”。
  “秤和算盘启示我们,人人心中有杆秤,称量、计算要公平,守正无私是正道,贪恋金银陷囹圄。我们党员干部,要算好人生七笔账,千万莫糊涂,严守底线,才能称心如意、行稳致远、收获幸福。”象山区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负责人介绍说,基地占地面积达到了1万平方米,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三大主题,希望来者参观完后,仿佛走了“一段思考人生意义的正气之路”“一段传播家风古训的清风之路”“一段坚守使命担当的信仰之路”。参观者可以在三段路中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震撼和启示。如在第一主题区,设计者精心设置了扁担,寓意“勇于担当”,参观者可以现场挑担,重拾党员干部带头挑担的初心;在第三主题区,通过铁柱、麻石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造型雕塑,时刻警醒着参观者尤其是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在参观完基地后,象山区一名党员干部感慨地表示。
  党员干部是“领头雁”,是“火车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2023年,象山区把清廉象山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党委统一谋划、领导小组主抓、工作专班牵头、专责小组负责、责任部门协同,高位推进、高频联动、高效落实,推进清廉单元示范点、示范带(区)建设,重点打造21个清廉建设试点,全部进入市级试点库。

  巧用“廉洁载体” 城南热土处处盛绽“青莲”
  作为桂林市的“城徽”之地,象山区不仅仅是位于城南的一个片区,更是外界初识桂林的窗口。作风正不正气、干部廉不廉洁、政务高不高效、风貌精不精神,直接关系到整个桂林市的形象。2023年,象山区巧用“廉洁载体”,让景区、学校、社区处处展现“清正、清风、清新”的新风尚。
  在将军桥小学,我市清廉学校建设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拉开了帷幕。来自全市各市(县、区)教育局、全市26所清廉学校建设试点单位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清廉学校建设经验。
  将军桥小学是我市清廉学校建设试点工作中的佼佼者。走进漂亮的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学“廉”园地、“莲香书屋”、“紫藤清廉廊”、廉政文化墙。自清廉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该校坚持廉洁文化、校园文化、红色文化相融合,美景与美德相结合,打造出了独特的廉洁文化阵地。利用楼道、走廊、转角等,打造5面廉政文化墙,张贴268处清风标语、红色小故事、廉洁书画作品等,广泛宣传红廉文化。打造“一班一品”特色阵地,年级以英雄元帅命名,班级打造“将军文化角”,积极传承英雄精神,感悟英雄力量。通过“清廉第二课堂”开讲7课,每周一开播红领巾广播站“清廉之声”栏目,组织评选“五美小将”3批次30人。学校先后荣获“桂林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象山区基层党建高标准示范点”“象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在象山景区,一张张来自五湖四海的笑脸,定格在了青山绿水间。与山水同样具有特色的是景区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近年来,象山景区将清廉文化建设与景区生态文明、景区秩序管理相结合,借着一条条标语、一块块牌匾、一处处景观、一段段解说词,让游客们在“一路清风”中,赏心悦目,涤荡心灵。“在象山景区,我近距离地看到了桂林的城徽象鼻山,也注意到了处处可见、可感的廉洁文化。我感觉这样的游览体验很新颖。”来自廊坊的游客孙先生说。
  象山景区负责人介绍说,作为市级清廉景区试点,景区尝试将清廉景区建设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相结合,从用人选人、采购招标到运营决策,统一放在了“阳光下”。此外,在景区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所有讲解员的讲解词中都有廉洁文化的内容,通过“游桂林山水、学廉洁文化”这样的方式,向游客讲述桂林不仅有青山秀水,更有与青山秀水同美的清廉文化。
  如今,漫步在象山区,清廉文化处处可感:象山景区网红打卡点爱情岛上,恋人们在“执子之手”“山盟海誓”“谆谆教诲”等小品景观处拍照打卡,树立良好的婚恋观;金竹社区开设家风讲堂,宣传名人故事、清廉典型,悬挂家训格言铭牌,将清廉家风教育融入社区生活;万福广场打造了“诚信万福”和“清廉商圈”品牌,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清廉文化的熏陶。

  放大“廉洁效应” 清廉惠民赢得百姓赞誉
  风清气正,廉洁务实。随着清廉象山建设的不断推进,老百姓也切切实实享受到了红利,幸福感成色更足。家住建设村的宋大爷告诉记者,原本他居住的地方有三家规模较大的酸菜加工作坊,给环境带来了一定污染,居民们“苦酸久矣”。在2023年象山区铺开清廉象山建设工作后,相关部门倾听百姓心声,严查违法排污企业,还清净的空气于民。“政府为民,我们点赞!”宋大爷高兴地说。
  而在象山区南门街道翠竹路社区,年逾七旬的居民刘爷爷在小区的公告栏前踱步,并认真地阅读张贴出来的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使用表格。“改造方案、资金使用一目了然,我们作为居民,知道要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监督的热情更高了!”
  让基层的双眼盯住权力,用清水畅流和夜灯长亮提升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2023年,象山区通过开展廉政风险综合分析“大研判”行动,推动社区解决事务公开规范、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和完善廉政制度等重点问题173项,制定整改措施225条,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一致拍手称赞。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象山水月,一直是象山区乃至桂林市的千古奇观。如今,“清风”“象山”“水月”,已经成为城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未来,象山区将持续深化清廉象山建设,让辖区的政治生态、干部风气、社会氛围如同悬挂在象鼻山上的明月一样皎洁清朗,宜人更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