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急救知识
桂林日报
2023年09月25日
□秦振娟(广西师范大学医院)
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大量含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进入到人体引起的中毒症状。根据研究发现,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气体的亲和力较高,是其与氧气亲和力的200倍左右,甚至更高。因此,一旦一氧化碳进入到人体内,极有可能会与血红蛋白相融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及作用,使患者局部组织出现严重缺氧,进而发生窒息,使患者出现中毒现象。因此人们一定要正确认识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并积极做好预防措施,熟练掌握急救技巧,以免发生不测。
一氧化碳中毒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一氧化碳中毒在我国病死率及致残率比较高,属于常见的意外生活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类疾病。其好发于冬季,其中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多见于意外事故,常为集体性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类型?
1.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往往是在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立即被发现,其中毒时间短暂,症状相对较轻,通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恶心、四肢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在患者远离中毒地点、呼吸新鲜空气后逐渐消失,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也不会造成后遗症。
2.中度一氧化碳中毒。若轻度中毒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其中毒时间相对较长,会导致患者体内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升高,中毒症状加重,当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到30%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潮红、意识不清、四肢乏力、烦躁、走路不稳等症状,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3.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若长时间处于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且由于长期缺氧,患者会出现深度昏迷症状,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大小便失禁、血压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等现象,需要立即送往医院就医。除此之外,大部分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会出现痴呆、瘫痪、智力水平下降、记忆力衰退等严重后遗症。部分患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后会出现呼吸抑制、麻痹等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有可能会造成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预防措施有哪些?
1.尽可能避免在密闭室内或空间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炉灶以及生炉取暖,使用时要及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可以安装一氧化碳中毒警报装置,浓度过高可以及时报警。定期维护煤气管道,防止煤气管道漏气。如果使用燃气热水器,要按时检查线路和阀门,保证燃气热水器没有发生故障。规范安装淋浴器,不要将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经常清洗以及检查排油烟机的翻盖,使其保持开启自如,以避免废气倒灌。
2.若室内处于密闭状态,空气流动性较差时,不能应用炭火盆,也不可使用炭烧火锅,以免导致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过高。
3.驾驶汽车时,应避免发动机长时间空转,在停止驾驶期间,不能长时间开启车内空调。在驾驶过程中,也应适当打开车窗使车内空气得到流通。长途开车时更应勤开窗呼吸新鲜空气,不可在车窗车门紧闭、车子停驶的状态下开启车内空调睡觉。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急救治疗?
1.在发现患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使其呼吸新鲜空气,促进一氧化碳排出。但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以免患者发生感冒。
2.若患者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可使其饮用适量的热浓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若患者发生头疼等症状,适量服用去痛片,可使患者在1-2小时后恢复正常。
3.若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出现呕吐不止、意识模糊或进入深度昏迷等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以免中毒症状对患者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同伴应尽量帮助患者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或痰液,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呼吸道受阻,引发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4.若患者呼吸微弱,可采取人工呼吸进行急救。
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送往医院,并在护送途中积极采取抢救措施,可通过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尝试恢复其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