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健康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防控狂犬病,你要知道这些!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3月15日    来源:桂林日报

□徐颖(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期,我市犬伤就诊人数有上升趋势,狂犬病发病也高于去年同期。潮湿的天气比较容易使犬类动物烦躁、冲动,平时温顺的动物容易亢奋暴躁,对人产生攻击性,一旦被犬只咬伤、刮伤等,需要重点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个让人谈之色变的疾病——狂犬病。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被动物咬伤以后,一直到狂犬病病毒通过外周神经组织穿行到脑组织,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一旦进入脑组织(通常发生在咬伤后1—3个月)狂犬病病毒会引发多种非特异症状:全身不适、疲劳、头痛和全身无力或不舒服。有时在被咬伤的部位感觉不适或有刺痛或瘙痒。随着感染大脑的发展,更具体的症状包括:失眠、焦虑、困惑、轻微或部分瘫痪、幻觉、多涎(增加唾液),吞咽困难,狂犬病的特征性症状(恐惧水)。
  狂犬病作为全世界病死率最高的病,近100%,目前无特效药可治,一旦病毒侵入人体会通过运动神经末梢进入到中枢神经,有些患者的伤口或皮肤会出现异常感觉,如灼烧、针刺、麻木和蚁走虫爬感,这个时候已进入狂犬病前驱期,虽然患者可能有不适感去医院就诊,但为时已晚,医生们也无能为力了。最终患者将不治身亡。
  当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等,应尽快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处理,切记!
  狂犬病暴露如何处置?
  1.冲洗:充分冲洗受伤部位,流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清洗约15分钟,减少伤口内的病毒量,破坏病毒。
  2.涂擦:用2%—3%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或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中和伤口部位的狂犬病病毒。清洗过的伤口应尽量避免包扎或缝合。
  3.接种: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国内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所采用的是肌内接种,即五针法(即第0、3、7、14、28天各接种一剂次)和四针法(“2-1-1”程序,即在0天、7天、21天注射,其中0天要注射两针,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针)。不管是选择哪一种接种方法,都需要按照程序全程接种,及时就医接种疫苗,产生足够的抗体,这才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
  狂犬病疫苗的接种适用于两类人:容易被动物咬伤的和已经被咬伤的。
  受伤前免疫:优先推荐有频繁暴露风险的对象接种如接触狂犬病病人的医护人员、兽医、动物管理员、洞窖勘探者、狂犬病流行地区的野外工作者、猎人等。接种程序为第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
  受伤后免疫:从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按照接种程序处置。
  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Ⅲ级暴露。伤者由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务人员判定暴露等级后按规范进行处置。判定为I级暴露者,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预防狂犬病,还要小心这些动物
  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蝙蝠等动物。全球范围内,99%的狂犬病是由犬引起的,特别是亚洲、非洲等狂犬病流行病区,病犬是引起狂犬病的最主要传染源。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猫、猪、牛、马及其他哺乳类动物都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所以在被这些动物抓伤或咬伤后,都应注射狂犬病疫苗。
  那么如果发生人咬人或抓伤的情况,例如幼儿园小朋友的咬伤,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吗?这是大家咨询概率很高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视伤口情况进行处理,但是没有必要去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因为伤人者不是狂犬病病人,没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