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版:健康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病从口入要注意,教您如何预防戊型肝炎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3月06日    来源:桂林日报

□徐颖(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甲肝、乙肝,是比较常见的病毒性肝炎,那么,你听说过戊肝吗?
  什么是戊肝
  戊肝是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属法定乙类传染病。戊肝是一种食源性疾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暴发流行主要是由携带有戊肝病毒的粪便污染水源所致,散发则多由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如猪肉、贝壳类海产品等)引起。猪被认为是戊肝病毒最主要的自然宿主,目前全世界各地均有从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肝中检测到戊肝病毒的报道,也有个别报道戊肝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或经血液传播。
  流行性戊肝的病例多为青壮年,有明显的季节性,雨季和夏季是戊肝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散发性戊肝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全年均可发病,春夏季相对高发。戊肝发病男性高于女性。戊肝在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老年人、有基础肝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器官移植受者中,则可能诱发严重肝损伤、肝功能衰竭,重症化,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戊肝虽然是常见病毒性肝炎家族中发现最晚的一种,但是近年来,这种“少见”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正在快速增长。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2012~2020年,我国戊肝发病数已连续9年超过甲肝。数据显示,戊肝的病死率也远超甲肝,病死率1%~5%,约为甲肝的10倍。
  戊肝的症状
  戊肝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肝炎,潜伏期为2~11周,平均约40天;体征:黄疸、肝肿大、叩压痛、脾肿大;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厌油、呕吐、腹胀;全身中毒症状:乏力,发热、嗜睡。
  戊肝大多数为急性自限性疾病,感染后可表现为从无症状感染、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或急性重型肝炎,潜伏期为2~10周(平均5~6周),发病初期可出现持续数天的发热、全身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痛、瘙痒、皮疹或关节痛等症状,病程一般持续1~6周。少数可致肝衰竭。
  如果你出现以下症状,潜伏在食物里的戊肝病毒很有可能已经找上你了!如果有这些症状,那就得赶紧去医院查一查。
  1.消化道的症状:可以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油腻、体力下降、容易疲乏、嗜睡;
  2.发烧:早期可以出现发烧;
  3.黄疸:如果肝脏炎症比较厉害,已经影响肝脏对于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这时血液里的胆红素水平就会增高,就会出现眼睛、皮肤、尿液变黄,尿呈隔夜茶或者浓茶的颜色;
  4.易出血:病情如果更重已经影响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代表容易出血,比如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甚至消化道出血。
  感染后这些症状一般持续1~2个星期。本来以为是一顿愉快的2小时聚餐,结果却导致要饱受长时间的痛苦,而对于中老年人、孕妇和患有基础肝病的人群更有杀伤力,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这是十分不划算、不值得的事情。
  如何预防戊肝
  预防戊肝首先要注意把住“进口”关,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在不卫生的摊点吃饭。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时要洗净,生熟菜板要分开。海产品、肉类应煮熟,不吃半生不熟的羊肉串、烤肉等食物。而接种戊肝疫苗则是预防戊肝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现有戊肝疫苗的短期免疫效果是很好的,中长期免疫效果7~8年后也能保持较高的保护水平,而且根据数学模型推算,保护作用或将达到30年左右。
  以下人群强烈建议接种:
  1.有生育需求育龄女性(特别是有流产史,辅助生殖需求女性),孕妇感染戊肝死亡率高达50%。
  2.经常熬夜与频繁在外喝酒者,喜欢吃肉类、小龙虾、烧烤、海鲜贝类等(特别是喜欢吃生腌类人群)。
  3.携带乙肝病毒,乙肝大小三阳,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慢性肝病患者,(乙肝携带者重叠感染戊肝风险高达44%)。
  4.乙肝接种人群,免疫抗体易消失,联合接种戊肝疫苗降低接种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加免疫机会等优势。
  5.学生普遍缺乏对戊肝的免疫力,其生活集中集体用餐、接触频繁、容易感染戊肝,感染戊肝后耽误学业,影响就业。
  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女性、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感染戊肝病毒后可能病情较重。上述人群如发现肝功能异常,需要格外警惕,积极排查急性戊肝病毒感染。我国最新版戊型肝炎防治共识建议,这类人群按0、1、6个月程序接种重组戊型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