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展风采 架起招商引资桥
——我市参加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侧记
桂林日报
2023年09月05日

在广西馆门头显眼位置,桂林文化旅游形象宣传片正在循环播放,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记者唐健扬 摄
□本报记者 唐健扬
服贸金秋果丰硕,新朋故友赴约来。9月2日—9月6日,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国家会议中心,迎着全世界的炙热目光,一场全球服务贸易盛会——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广西带着开放交流的热情再次惊艳亮相。
技术成果发布、招商恳谈交流、非遗文创荟萃……服贸会期间,广西形象馆开门迎客,桂林将文旅成果、出版产品、招商项目带到现场,为展会增添一笔秀美山水颜色,向世界尽展桂林独特魅力。
借势服贸会“东风”
文旅产业尽展风采
在广西馆的众多展示项目中,文旅产业尤为突出。桂林山水作为广西对外宣传的秀美名片,首当其冲占据了门头的显眼位置——循环播放的宣传视频在总体介绍广西各地旅游资源外,还单独对桂林山水、文化资源等进行集中展示,不断向现场观众发出诚挚的邀请。
“这里的山水真是太美了!”参展商孙承玮经过广西馆时,被桂林文旅形象宣传片留住了脚步。他表示,从小就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希望未来有机会到桂林亲身体验。
出版行业也是此次广西对外宣传文旅成果的重要板块,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凭借优秀中外文学、人文社科等图书成为今年广西出版展示大军中的一员,现场精美的茶产品包装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近年来,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除了做好图书出版外,还积极探索文创产品,以产品带文化,让读者在图书中感受桂林文化底蕴。
北海观众周洋同样深有感触。她说,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大桥》《虎犊》《天津医生》等图书都让她着迷,了解到公司正在积极探索文创市场,未来发展令她十分期待。
展馆内高铁模型正在轨道上飞驰,除了文旅资源,模型版图上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显示着广西各地的农业发展成果,“桂林——罗汉果”几个大字赫然醒目。桂林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罗汉果生产、加工、集散和出口基地,素有“罗汉果之乡”的美誉。桂林在做好罗汉果种植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技术加工和改良,努力让这个“东方神果”以各种姿态出现在大众眼前。
据了解,服贸会仅仅是我市产业“走出去”的一个缩影。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千企开拓”行动,持续做好广交会、消博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上交会、“桂品出海”日本展的组展工作,助力桂林“出海”拓市场。1-7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8.5亿元,同比增长5.2%,一举扭转了上半年负增长的态势。
用好峰会平台
招商引资“加速跑”
“全球服务、互惠共享”,正如服贸会所倡导的理念,本次峰会上,广西除举办开馆仪式和技术成果发布会外,还举办了广西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的招商恳谈会,传递出共享战略红利、共筑营商乐土、共迎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的积极信号。
在招商恳谈会上,桂林高新区围绕我市区位交通、科研实力、产业基础、营商环境、人力资源等七个方面就电子信息产业作主题推介,吸引了现场观众的浓厚兴趣。近年来,桂林高新区以光通信为方向、以智能终端为代表、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为支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获得了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示范基地等称号。2022年,桂林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4.6%,占桂林电子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桂林高新区乃至桂林市产业发展重要引擎和重大支柱产业。
“服贸会不仅是对外展示自己的窗口,同样也是谈合作、促投资的绝佳平台。”桂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家维表示,希望通过服贸会这个国际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到桂林投资兴业,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驶入快车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招商恳谈会除常规主题推介外,还设立了高端对话环节,现场嘉宾围绕广西如何利用东盟桥头堡区位优势构建中国—东盟跨界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展开了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