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视觉

05版:专版

06版:教育

07版:教育

08版:时事

前一版 下一版 2023年06月21日

习近平复信比利时知名友好人士董博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比利时知名友好人士董博,鼓励他继续积极促进中比、中欧友好。
  习近平指出,读到你热情洋溢的来信,我回想起2014年和夫人访问比利时期间,同菲利普国王夫妇一道出席天堂动物园大熊猫园开园仪式的情景。我高兴地得知,当年在天堂动物园栽种的紫玉兰已花开满树,作为中国“友谊使者”的两只大熊猫也在茁壮成长。
  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已从“濒危”降为“易危”等级。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中比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国各界友好人士的长期努力和无私奉献。相信你和其他友好人士将继续撒播友好的种子,吸引更多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踊跃投身友好事业,为中比、中欧关系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近日,比利时天堂动物园董事长、创始人董博致信习近平主席,回顾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2014年3月访比期间出席天堂动物园大熊猫园开园仪式的情景,表示中国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中国梦和中国的发展繁荣永远是可共享的机遇。
周家斌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暨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当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李楚主持   本报讯(记者周绍瑜)6月19日,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暨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整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安排部署我市2022年度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和2023年巩固衔接工作,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在全区乡村振兴中当好“排头兵”。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楚主持会议。
  周家斌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抓好问题整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必须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决扛起整改政治责任。坚决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务实的作风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全面、整改到位、整改彻底,当好全区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周家斌强调,要认真对照问题清单,较真碰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对表各级反馈的各类问题,全面梳理,精准发力,推动各类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坚持举一反三,把中办、国办督查与自治区交叉检查、市级督查暗访等发现问题整改结合起来,一体研究、一体整改、一体解决。坚持一点查出全面整改,长治长效,把问题整改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整改促进工作提升。坚持“一盘棋”,加强协作配合,强化上下联动、跟踪督查,形成整改工作合力,确保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要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强化保障措施,坚持立行立改。强化作风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李楚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保持攻坚态势齐发力,始终保持力度不减、劲头不松、靶心不变,响鼓重槌抓好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推动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新台阶、乡村振兴见新实效。要敢于较真碰硬抓整改,严格对标对表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对号入座、举一反三,列出清单、倒排工期,确保问题彻底整改、全面清零。坚持“当下改”“长久立”相结合,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推动系统施治、标本兼治。要以抓好问题整改为契机,坚持“四个不摘”,聚焦持续增收、巩固成果、易地搬迁、资金使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六个方面促提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会上,副市长赵奇玲传达国家、自治区有关会议精神,通报2022年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广西的问题以及我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市四家班子领导成员,市检察院检察长,驻桂林高校院所有关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中区直驻桂林定点帮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市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赵仲华对信访积案化解工作
进行调研时要求 用心用情用力
化解信访积案   本报讯(记者陈娟)6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仲华与工作组召开调研座谈会,对中央第三批交办的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进行调研,对包案案件进行深入研判并提出意见建议,要求用心用情用力化解我市信访积案。
  在座谈中,工作组认真听取了兴安县、象山区、平乐县关于中央第三批交办信访积案化解情况介绍,重点听取了包联信访积案的工作情况,与会人员共同分析了案情,明确了下一步化解工作措施,对相关县区信访积案化解工作高位推动、压实责任、强化措施的做法予以肯定。
  工作组强调,各相关县区和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成立专班制订方案,以扎实有力的作风,切实抓好信访源头治理、积案化解攻坚和重点领域信访事项办理等工作,落实好领导包案和接访下访制度,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要厚植人民情怀,把“事心双解”、“息诉罢访”作为化解标准,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要坚持有解思维,采取多元化方式综合施策,坚持法理、事理、情理三者统一,做好化解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民盟桂林市委举办主题教育美术作品展   本报讯(记者陈娟)6月19日,由民盟广西区委、民盟桂林市委主办的“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暨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美术作品展在桂林市师古书院开幕。民盟广西区委专职副主委黄世喆,市领导蒋育亮、李滨、莫一格、谭建国等参加开幕式。
  本次展览是桂林民盟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广西民盟美术院与民盟中央美术院桂林分院的艺术家们,以水墨丹青描绘祖国壮美河山,以金石篆刻承载中华文化精神,共精心创作的60余件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美好画卷,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此次展览既是民盟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的一次生动展示,也彰显了民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
  开幕式结束之后,与会艺术家们举行了书画笔会,现场挥毫泼墨。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2日,市民游客可以前往免费参观。
全市领导干部
大兴调查研究专题讲座举行   本报讯(记者陈娟)6月20日,全市领导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专题讲座暨市直机关“党课大讲堂”第三期专题党课在市会议中心大礼堂举行。
  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李振唐,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考——学习贯彻〈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几点体会》为题,为我市2000多名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党课。讲座中,他围绕大兴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大兴调查研究的原则要求、大兴调查研究的实践思考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为我市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精神,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卫东主持讲座并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开展好调查研究。要以为民情怀增强调查研究的自觉性,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践行初心使命;要以问题导向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深入一线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真正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要以求实作风增强调查研究的实效性,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讲座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各县(市、区)设分会场。市领导周卉、李军、林武民、郑毅、蒋昌桂,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梁贻勇在主会场参加讲座。
桂林市农产品企业
与在粤商家产销对接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本报讯(记者唐健扬 通讯员余南帜)6月16日,桂林市农产品企业与在粤商家产销对接座谈会在广州举行,通过开展对接洽谈、消费帮扶、产品购销、招商引资等有关事宜,进一步深化粤桂协作,促进我市名特优农产品、消费帮扶产品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无缝衔接。
  市委常委、副市长韩学文表示,一条西江通两广,自古粤桂一家亲。在广东省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粤桂两地产业协作、消费帮扶乘风破浪、加速推进。希望两地企业家以此次交流为契机,牢牢把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机遇,坚定发展信心,深化企业投资路径,加强广西广东两地农业企业深度交流与合作,全力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市将进一步搭好两地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坚持用好资源禀赋,做强特色产业,创优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和引领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推进消费帮扶走出去引进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共同谱写新时代粤桂合作共赢新篇章。
  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展企业代表及桂林在粤商会企业家、大湾区相关企业家参加会议。
17所军校在广西招收329名普通高中毕业生   本报讯(记者陈娟)6月19日,记者从招生考试部门获悉,今年共有17所军校在广西招生,招收329名普通高中毕业生,比2022年增加69人。报考军校的考生高考分数须达到广西本科第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今年招生军校新增2所
  今年在广西招生的军校共有17所,分别为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陆军步兵学院、陆军装甲兵学院、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陆军特种作战学院、陆军边海防学院、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武警工程大学、武警警官学院、武警特种警察学院、武警海警学院,其中陆军步兵学院和陆军边海防学院为今年新增的2所军校。
  17所军校今年在广西共招收329名普通高中毕业生,比2022年增加69人。其中,理科生317人(男生303人、女生14人),文科生12人(男生10人、女生2人)。

  军检计划于6月30日至7月6日进行
  军检计划从6月30日开始,至7月6日结束。考生报名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将于6月29日通知符合参检条件的考生,接到通知的考生按照参检时间和要求,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参检。请考生保持《政治考核表》填写的联系电话畅通。

  考生须军检内容及注意事项
  军检按照先面试后体检的顺序进行。面试主要考察报考动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内容,面试不合格者不得参加体检。体检主要检查外科、内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妇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等项目,合格标准按照《军队院校选拔军官和文职人员体检标准》执行。
  提醒考生做好参检准备,参检前三日内不得饮酒,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剧烈运动,规律作息,体检前一日晚餐后(20:00)勿再进食,早上空腹参检。
  参检时,考生须携带《准考证》、身份证、2张一寸免冠证件照。因现场须检测矫正视力,近视考生须携带常用眼镜,双眼中任何一眼行激光手术的,需提供病历及缴费发票。

  军校招生投档录取计划从7月8日开始
  军校招生投档录取计划从7月8日开始,至7月12日结束。通过政治考核且军检合格的考生,将按各军校招生计划数110%比例(四舍五入取整)从高分至低分依次投档录取。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
  录取结束后,军校将向被录取的考生邮寄录取通知书,考生按录取通知书有关要求自行前往学校报到。
图片新闻   在花海中弹奏一首古筝曲,在盛开的向日葵中旋转跳舞……近日,在雁山区櫻之炫幸福山庄,一群市民在这里放松心情,与盛开的格桑花、向日葵美景打卡。在300亩的山庄里,市民不仅可以采摘蔬果、围炉煮茶、弹琴诵读,还能体验户外瑜伽、太极、禅舞等主题活动。
  据悉,桂林春季、秋季以花海为主题特色的乡村景点日益增多,而夏季健康养生、休闲农业产业也在逐渐发展。文化体验、生态涵养、健康养生等复合型体验,既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度假、亲子教育等消费需求,也在逐渐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唐艳兰 摄 
市领导检查指导
端午假期防汛工作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6月20日下午,副市长赵奇玲带领检查组到桂林水文中心、桂林市气象局、临桂区大江水库,检查指导端午节假期防汛工作,并看望慰问防汛一线工作人员。
  据市气象和水文部门预报,受高空槽、切变线及冷空气共同影响,端午节假期,全市有持续强降水过程,并可能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部分河流可能出现超警戒水位情况。
  检查组强调,当前是防汛的关键时期,做好“龙舟水”防御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值班值守,科学调度水库,细化应急预案,全面强化预测预警、会商研判、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点领域安全防御、抢险救援和转移避险等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民建桂林市委会召开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主题教育动员会   本报讯(记者孙敏)6月17日,民建桂林市委会召开“凝心铸魂强根基 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动员会。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会主委郑毅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民建中央、民建广西区委“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精神。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要锚定目标任务,推动主题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强化创新理论武装,筑牢多党合作根基,提升履职能力;要加强组织领导,遵循“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我教育、坚持示范引领、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知行合一”工作原则,扎扎实实部署好、开展好主题教育。
“美丽中国·2023年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主题中外书画邀请展”举行   本报讯(记者孙敏)6月17日,由致公党广西区委会主办、致公党桂林市委会承办的“美丽中国·2023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中外书画邀请展”举行。
  本次展览特邀了来自全国各地及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书画家作品共130多件,既有当代书画大家名家墨宝,又有各地书画新秀佳作。作品主题鲜明,凸显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特色。艺术家们在宣纸、笔墨之间,表达了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憧憬,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全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速跑” □通讯员唐宏 邓琳 蒋纪宏
  全州县以党建统揽全局,聚焦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党建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旺、农民富、乡村美、治理优的乡村振兴路子。

  党建引领产业旺
  稻浪青青拂江畔,满垌流水稻生长。
  水稻种植一直是全州县的优势产业,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在110万亩以上。进入6月份以来,早稻钻心虫、卷叶虫和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为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连日来,全州县农业农村局党支部联合龙水镇党委政府,组织农业植保部门的党员干部开展“一线党旗助力农业生产”活动。他们顶着烈日,在龙水镇桥渡、安陂、百福、光田等村开展农业机械化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工作。
  截至6月10日,已在龙水镇早稻种植区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1.6万亩,为今年早稻稳产增收、殷实“桂北粮仓”、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夯实了基础。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在原村党支书廖跃美的带领下,深耕“桃李经济”的全州县两河镇鲁水村,2000多亩桃李果园迎来了丰收期,吸引了众多外地客商坐镇收购。仅此一项就为全村村民带来1500多万元的收入,实现人均增收1.2万元。同样,全州县其他乡镇助农增收也是“各显神通”“招招到位”。这是全州县党员干部助力农业生产、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州县大力实施基层组织強堡垒工程,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选派4263名思想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党员干部下沉农村一线,采取“党建+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联农带农帮农富农运行模式,在全县18个乡镇因地制宜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把当地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名、特、新、优等特色产业种植,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据统计,目前全州县共有2432家新型农业径营主体,其中国家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社9家。今年1-5月全州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6家,涉及粮食、药材、水果、蔬菜等种养及加工产业,实现多种农业产业的合理搭配和有效互补,使“压舱石”落得更稳,“产业链”拉得更长,“振兴路”越走越宽,一幅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全州大地铺展开来。

  客“流量”变客“留量”
  6月11日,室外的天气虽然炎热,但在有“小九寨沟”之称的全州县安和镇龙井村却是微风习习。这里清凉舒适的环境,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这里山清水秀,特别是水质非常好。我们住在这里幸福感满满的,也与这里的村民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来自江西省于都县的游客郑先生说,“今年春暖花开,我与老伴就奔着小九寨沟来了,我们在民宿馆里住了一个多月了,还想一直住下去。”
  近年来,全州县安和镇以党建为引领,充分依托龙井村丰富的资源优势,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建设乡村旅游为重点,对龙井村开启整治行动,通过強基础、通道路、拆违建、美环境、补链条等一系列活动,把龙井村建设成为“广西十大最美乡村”“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集文化休闲、乡村度假、观光农业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打卡地”。
  据龙井村党支书龙智明介绍,目前,由村党支部、党员带头,在龙井村创建香芋、柑橘、百香果等种养产业基地10多个,开设民宿农家乐20多家,吸纳了100多名村民就业创业。这几年龙井村每年接待游客量在15万人次左右,单日最大客流量超过5000人次。下一步,龙井村将通过党建引领,担当实干,开拓创新,带领村民在改善环境、旅游服务质量上“提档升级”,持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全州县撬动民间资本,先后投入近100亿资金,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了红色游、乡村游、高山游等旅游新业态,实现了客“流量”成客“留量”的质变。

  “一网统管”促振兴
  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基层群众遇到的难点、堵点、困点等“瓶颈”“顽疾”问题,全州县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堡垒战斗力,积极构建“县-乡-村-屯-户”五级管理架构,以50户为一格,把全县286个村(社区)划分为1492个红格,组建“村党组织+网络员+协管员”队伍。对各村(社区)党建、综治、信访、民政、应急管理等进行整合,实现“一网统管”。
  今年,全州县“一网统管”点对点聚焦问题,面对面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乡村振兴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矛盾纠纷调解等问题650多个,直接受益群众超过2万人,充分激活了广大群众追求幸福生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有效地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目前,全州县76.5万干部群众正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昂扬斗志,努力在探索实践中把“新乡村风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象山区二塘乡: 党建引领“微心愿”   本报讯(通讯员黄丽)为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期,象山区二塘乡坚持党建引领,以村民需求为导向,创新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党旗领航 爱心银行”党建品牌建设。
  万福村构建“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党建工作体系,分别组建“邻里守望”“希望家园”“情暖夕阳红”等党员志愿服务队,把党建“红色触角”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实现服务对象精准化。
  同时,在“象山二塘”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心愿”专栏,通过点派单让志愿服务“一触即得”。采取村委会设置微心愿墙、自然村悬挂微心愿征集箱、群众填写微心愿卡的方式,通过“群众点单、村党群服务中心制单、乡政府机关部门对接派单、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接单”,畅通服务双向对接与认领。截至目前,万福村共征集“微心愿”366个,圆梦“微心愿”107个。
端午假期“龙舟水”来袭 我市全面开展防御防范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唐桥义)明天就是传统的端午佳节了。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端午节假期,受高空槽、切变线及冷空气共同影响,我市将出现一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并可能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针对“龙舟水”来袭,目前我市已全面部署,全力防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气象专家介绍,桂林这几天强降雨呈逐渐加强的趋势,市区气温在23-31℃之间。其中,今天白天,全市阴天间多云,有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6月22日,即端午节当天,中北部有大雨、局部暴雨、个别大暴雨,南部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资源、龙胜、兴安、灵川、临桂、永福及桂林市区。23日,全市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资源、龙胜、全州、兴安、灵川、临桂、永福及桂林市区。24日,北部有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中南部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阳朔、恭城、平乐、荔浦、永福及灌阳。
  受暴雨影响,端午节前后各主要河流水位将持续上涨。桂林水文中心专家预报,漓江、湘江、洛清江等主要江河干流及其部分支流可能出现1.0米至6.5 米的涨水过程。漓江桂林城区至平乐县城河段、恭城河恭城县城河段、湘江兴安县城至全州河段、西河永福县城河段、洛清江临桂两江镇河段、古宜河龙胜县城河段可能出现超警戒水位0-2米的洪水过程。兴安、灵川、临桂、永福、恭城、阳朔等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较大洪水。
  针对端午节前后的“龙舟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正全力开展各项防御工作。早在6月16日,全市就召开工作调度会,对端午节前安全防范工作进行部署调度,特别是对“龙舟水”防御工作进行部署;市防汛办下发强降雨防御警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隐患排查整治、人员转移避险等各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全面做好应急预案,严阵以待,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阳朔金宝:麻竹长势喜人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韦明成)近日,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麻竹长势喜人。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邓荫伟心系故乡,邀请覆云斌博士一道,特地从桂林返回阳朔县金宝乡新村麻竹种植基地指导麻竹产业发展。
  “目前是竹笋生长的关键时期,要及时进行跟踪管护,做好施肥工作。后期要剪枝,疏去小笋、弱笋及退笋,合理留养新生母竹,促进竹林更新。有什么问题及时跟我联系。”邓荫伟教授满心欢喜地一边查看麻竹生长情况,一边讲解后期种植管理技术。
  “乡党委、政府将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麻竹产业健康、安全、绿色发展。并逐步打响麻竹品牌,把麻竹产业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村民走上共同富裕路。”金宝乡党委委员覃久凤说。
  据悉,2022年以来,金宝乡积极探索发展麻竹产业,多次带领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到柳州市、桂平市、融安县、永福县等地考察学习麻竹种植技术和发展模式,拓宽视野和产业发展思路。同时制定农业产业奖补方案,依托“6号课堂”教育培训平台,邀请科技特派员、专家教授、农技人员等先锋力量,组建麻竹产业农技推广人才“智囊团”,深入田间地头为麻竹产业把脉问诊。在政策的支持下,群众种植意愿强烈,截至目前,全乡麻竹种植面积已达600余亩。
雁山区举行首届酒店行业技能大赛   本报讯(记者唐健扬 通讯员唐佳旭)身着工装的选手们将床单高高掀起,一抖一抻、一抹一塞,然后迅速铺平包角,没有多余动作,瞬间就将一张床铺得平整如镜……6月15日,雁山区首届酒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大赛在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会议中心举行。
  在比赛现场,大赛重点围绕中式客房服务员和餐厅服务员两个赛项,以现场操作的方式进行,共包含客房中式铺床与开夜床服务、中餐宴会摆台与斟酒服务两个现场操作项目,以及仪容仪表、总体印象等综合评分项目,参赛选手根据抽签顺序依次比拼,裁判员们按照要求进行现场评判和打分。
  “举办此次技能大赛是推动酒店业提质增效,助推雁山区旅游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酒店从业人员展示技能、交流技术、切磋技艺搭建了平台。”雁山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比赛突出对酒店从业人员业务知识、服务质量、沟通协调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考查,旨在引导雁山辖区酒店业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消费需求,增进酒店行业间的交流与学习,增强酒店从业人员的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促进酒店行业健康升级发展,为推进雁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本次大赛由雁山区委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区文体旅局主办,共有5家企业(部门)报名参赛,参赛总人数达到49人。经过一上午的激烈比拼,最终决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每个项目获得第一名的选手可晋升高级工(三级)职业技能等级,其余成绩合格的选手均可获得中级工(四级)职业技能等级。
临桂区:一个贫困山村的“蝶变”密码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彭胜发 李佳
  干净整洁的道路,太阳能路灯矗立在道路两旁,三三两两的老人围坐在树下安详地话家常,不远处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打篮球、乒乓球的村民其乐融融……在临桂区茶洞镇仁义村委慈洞村,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一个贫困山村的蝶变之路,展现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样板,有何密码?

  密码之一:做好规划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6月13日,2023年临桂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现场会在慈洞村召开,为“桂林银行金融服务示范村”“中国电信数字乡村示范村”等进行揭牌,并为该区11个乡镇“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村创建进行授旗。
  现场会为什么选在慈洞村开?其实大有深意。慈洞村过去是一个贫困村,在临桂区、茶洞镇的引导下,在帮扶单位桂林市检察院的扶持下,该村不断开展村企合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乡风文明。该村140户村民的存款从2020年600万元增长到2023年1500多万元,户均存款达10万多元。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按照“党建+规划”先行理念,茶洞镇制定慈洞村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6年至今共投入资金560多万元,实施项目10个,硬化入村道路、产业基地道路,修复村口水毁路段,修建慈洞临崖安全防护、护堤工程以及安装公共基础照明,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提升人居环境。仁义驻村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与帮扶企业桂林信通公司达成合作,在慈洞村建设了20亩百香果滴灌技术示范点。预计今年百香果增产30%以上,目前在全村已推广滴灌技术245亩。
  “希望以现场会为契机,发挥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推动‘四共五结合’先行先试,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临桂样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魏承林说。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为共同富裕聚能,努力打造‘共富示范村’‘共富示范镇’,争创先进典型。”临桂区委副书记谢静说。

  密码之二:积极发展产业 实现多方共赢
  慈洞村是一个有800年历史的村子,有536人140户,76%以上人口为壮族。一直以来,村中有种植罗汉果的传统,但一直存在规模小、收益低的情况。
  为了破解罗汉果销售难题,仁义村支书黄大弟敢“吃螃蟹”,带领5位村民在2020年成立了临桂区智信罗汉果专业合作社,为群众保价回收罗汉果,给群众种罗汉果吃了“定心丸”。3年来,该专业合作社回收罗汉果共惠及123户脱贫户,260多户一般户,产值达到1200多万元。
  “利用产业奖补、银行信用贷款,我的罗汉果种植面积达到60亩,存款20多万元,成为‘致富带头人’了。”2017年脱贫的黄五弟说。
  茶洞镇鼓励慈洞村开展冷水鱼养殖、种植高山罗汉果,打响“仁义冷水鱼”“高山罗汉果”等特色产业品牌。2022年仁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87万元,其中慈洞村的冷水鱼养殖、罗汉果烘焙车间和冷库项目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8.9万元。
  区委区政府引导该村与莱茵公司、桂林银行等合作,达到政企银共赢目标。2023年,两家企业为茶洞镇农户赠送罗汉果苗7.5万株,其中向慈洞村脱贫户及监测对象送苗3120株。莱茵公司与农户签订罗汉果种苗保质协议和罗汉果回收协议,解决了群众“怕种不活、怕不挂果、怕卖不出去”的“三怕”之忧。该村还设立了桂林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小额取款、转账汇款等金融服务,桂林银行给领苗、买苗种植农户授信家庭达126.2%。

  密码之三:推进乡风文明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临桂区聚焦“乡风文明”,提升基层治理“内力”,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茶洞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乡风文明阵地,在站内经常性开展“乡风评议”“民族团结”等各类农村道德风尚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好媳妇、好邻居、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在活动中不断涌现,切实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奖助学为核心,在助力乡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村风文明,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凝聚力”。
  2022年,仁义村使用集体经济收益奖励9名学子,其中慈洞村3名,在全村营造了“崇学尚德感党恩”的氛围。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慈洞村共出了36名大学生,2户村民获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称号,仁义村获评临桂区级文明村。村企合作助振兴,中国电信创建防水、防火、防盗预警等多合一的联防联控“数字乡村”,提升乡村治理。
漓江两岸迎端午 传统习俗现活力 □本报记者 周文琼
  “咚、咚、咚,鼓点越来越重,歌声越来越响,端午节未到,船先动。”这几天,南洲大桥下的漓江太热闹了,失去平静的不只是水面,还有龙船划手和观众的心,都被这原始、热情、充满生命力的传统习俗活动鼓动起来。今年桂林的端午氛围感格外浓厚,包粽子、赛龙舟、摘艾叶……在这传统的节日里,人们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彼此交流感情,古老习俗在家家户户重现活力。

  鼓声起 赛龙舟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亦称端阳节、蒲节。《桂林市志》中有载:这天清晨家家户户插菖蒲艾枝。意取菖蒲似箭可以驱邪、艾似旗可以招屈原之魂。有的以艾叶扎成老虎模样,意为能食毒物。同时各家均以雄黄拌石灰,撒遍屋角阴暗之处,以驱蚊虫。家中小孩还会佩戴香包。香包以各色布头缝制,形状有猴子、三角粽、扇子以及其他花形,内装香粉,玲珑美观。各家都饮雄黄酒,吃粽子、咸蛋、大蒜和桃李,名为吃“五子”。一般在上午祭祖,下午观看龙舟赛。龙舟穿梭于漓江之上,龙船歌不绝于耳,围观者人山人海。获胜者有奖。
  赛龙舟、包粽子、挂菖蒲、摘艾叶这些传统习俗,如今人们依旧在保持。
  市民农女士告诉记者,这几日在南洲大桥下的漓江水面都有龙船队在演练,她专门带着3岁的孩子在岸边观看。锣鼓响起,歌也唱起来,随着节拍,人们用力地划起来。“我在岸上都好激动!”农女士说,要让孩子从小感受传统文化。
  桂林龙舟竞渡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与桂林龙舟竞渡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较早见于岩崖壁画、瓯骆铜鼓图案和流传的龙船歌等。古越人认为通过舟船竞渡,可以去邪除恶,消灾祈福。桂林沙桥村龙船歌《哭禹公》是端午节举办龙舟赛事活动时所唱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哀悼之意和对他的纪念。桂林的龙舟文化盛于唐朝,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桂林》一诗中写道:“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桂林的传统龙舟活动积淀了深厚的地区民俗文化底蕴,以龙王祭祀巡游为主,包含游龙、家游、起水采青、走龙亲等大量的民俗仪式活动。进入6月以来,不少市民发现,漓江上不时有龙舟队在练习。申义魁是七星区福隆园村的一名龙舟划手。他告诉记者,村里的龙舟队6月3日就开始下水练习了。连日来他们有时与其他龙舟队一起在江上巡游,有时也会进行“友谊赛”,“最主要的是展示我们的传统文化”。
  福隆园村就在漓江边上,在申义魁的记忆里,划龙舟可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端午节最期待的就是看划龙舟,一大早就在河边码头蹲守,大家用布袋子装个粽子,中午饿了就吃粽子,生怕错过任何精彩的场面。”他的爷爷已经100岁了,以前就是一个划龙舟的好手,还会打鼓、唱龙船歌。受到爷爷的影响,申义魁也喜欢划龙舟。“上船一切听鼓声。”他说,“划龙舟讲究的是大家配合默契、团结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赛龙舟精神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启发。”现在他的孩子4岁多了,也很喜欢龙舟文化,甚至已经学会了打鼓,他认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吃“五子” 盼安康
  在桂林的端午民俗中,包粽子必不可少。
  浸泡过的糯米加上绿豆、红豆、花生、五花肉(或腊肉)、板栗等配料,用洗净的竹叶、绳子包扎好,用火蒸煮1—2小时后出锅,剥开叶子,黄灿灿的粽子一口下去糯米松软可口,五花肉入口即化,油浸进了绿豆和糯米中,还有淡淡的竹叶香气,吃完一个还不过瘾……
  端午节前,桂林各个市场的包粽子食材早已火了起来。家中有老人的几乎都自己动手包粽子。即使不会自己包粽子,邻里间包粽子手艺好的伯娘也早早就开始帮大家一起包,过节给亲朋好友邻里送上几个粽子联络感情是再好不过的了。再不然就在市场上买自己喜欢口味的粽子来吃。太平路的粽子大王、篦子园的长寿粽、鸾东菜市的“黄阿姨灰水棕”、铁西的秦伯娘板栗粽……桂林市民口口相传的粽子店可不少,鲜肉板栗粽、五花板栗绿豆粽、腊肉板栗绿豆粽、蛋黄板栗绿豆粽、排骨粽等品类也十分丰富。60多岁的市民陶阿姨说,粽子平日也能十分便利地买到,但过端午节的时候仍然不能少,“可能是因为传统的节日吃着传统的食品,和家人相聚在一起,祥和、美好的感觉更可贵、真切”。
  端午节桂林还有“吃五子”的习俗。粽子、咸蛋、大蒜和桃子、李子,名为“五子”。其实在桂林不同地区,“五子”的定义也会有些许差别。例如,有些地方的“五子”是指粽子、蒜子、蛋子、口子(蕌头)、包子。东西虽有不同,但都寓意排除身体毒素,为身体补充营养,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

  摘艾叶洗艾澡
  端午节散发药草香

  挂菖蒲、艾枝,也是端午节桂林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一件事情。熏艾、洗艾水澡、吃艾叶粑,桂林百姓中也很流行。
  一本名为《漓江边》的游记中,作者沈伟东在其中一篇散文《艾叶》中写道:端午时节雨水多,他喜欢用艾条来熏足三里。他回忆起他与一位大学同学沿着漓江闲走,走到大圩古镇,在古镇的青石板小巷里走进一家草药店。一位老药师正在卷制艾条。
  老药师说,艾叶是菊科植物,桂林的荒山野岭里随处可见。每天一大早他上山采艾叶,采回艾叶后用清晨或傍晚轻柔的日光晒几天。待到干透,再把细嫩、艾绒厚的艾叶择出来。晒干以后,艾叶质地轻柔。艾叶性味辛、苦、温,归肝脾肾三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疗效,用艾叶熬水洗身,可以祛湿止痒。
  制作艾条剩下的叶梗碎屑,也是好东西。端午节前后,傍晚靠着河沿摆上桌子,借河风的一丝清凉吃饭,很惬意。就是有一点不好,盛夏河边蚊虫多,要用蒲扇时不时拍打小腿。这个时候,左邻右舍到草药店讨一簸箕艾叶碎梗,在将熄未熄的烧水焖饭的小炭炉里撒上几把。不一会儿,艾烟冒出来,在头上、脚边飞来飞去的蚊虫闻到这气味便逃之夭夭。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读出艾叶在桂林很普遍,端午时节桂林人更是对它钟爱有加。端午节前,菜市场里一担担从乡野挑来的艾叶、菖蒲等散发着香味的药草如今依旧深受人们喜爱。人们把菖蒲、艾枝挂在门前,给孩子洗艾水澡。
  艾叶一般外用,很少有内服的。而在桂林,艾叶不仅入药,还可入馔,桂林人经常在油茶馆里吃到的艾叶粑就配有捣碎的艾叶。
  市民周阿姨在端午节喜欢做艾叶粑。她说,艾叶洗净,放到烧开的水中煮,捞起后用清水冲洗几次,让它泡两天,把艾叶的苦水去掉,之后剁碎掺到糯米粉里面,揉成团后再包入花生、芝麻等馅。蒸熟出锅后的艾叶粑绿莹莹的,清香扑鼻,正是端午时节天气湿热致人食欲不振时的食疗佳品。
  把传统节日过得仪式感满满,平凡的生活也会变得热气腾腾。长大后的人们奔赴天南地北就像是风筝,而传统文化则像风筝的线,无论风筝飞得多远,文化认同感始终将我们拉回到故乡。
桂林市“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举行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6月20日,桂林市“我们的节日·端午”暨“浓情端午 廉韵飘香”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在虞山公园举行。本次活动由市林业和园林局、市文明办、市妇联主办,叠彩区文明办、虞山公园管理处承办。
  净手、燃香、祭拜、献礼、读祝……活动主办方首先组织市民、游客集体祭拜爱国诗人屈原,回顾了端午节的历史,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激励大家厚植家国情怀,提高文化自信。
  接着,工作人员将提前准备好的糯米、粽叶、猪肉等材料摆放在桌上,市民、游客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不一会儿,一个个各式各样的粽子便呈现在大家面前。还有部分市民现场体验了制作香包。通过这些活动,大家共话端午习俗,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
扒龙船
过端午 □本报记者苏展 文/摄
  划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桂林龙舟文化历史悠远,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桂林民间把划龙舟称作“扒龙船”,同时有“五年一小扒,十年一大扒”的说法。今年正逢“五年一小扒”,端午节到来前夕,在桂林漓江沿岸,许多村子的龙船都已陆续下水演练。
  在桂林,许多村子都有扒龙船的习俗,但与国内许多地方的赛龙舟有所不同。国内各地的龙舟表演或比赛通常为期2—5天,而桂林传统的龙舟活动以祭祀龙王巡游为主,包含游龙、家游、起水采青、走龙亲等大量的民俗仪式活动,整个活动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从端午前一个月就开始进入活动程序,有的村更讲究一些,甚至从春节便开始进入相关祭祀程序。
  桂林一条常规龙船一般可容纳60人左右,上面需配齐锣鼓手、旗手、炮手、艄公、桡丁,有时还有唢呐手或打镲手。当然,举办一次龙舟活动可不仅仅是这60多人的事,除了船上这些人,还需要强大的后勤保障供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参与到活动中来,有人负责采购,有人负责做饭,有人负责统筹。
  七星区彭家岭村村民彭润福觉得,端午节村里组织扒龙船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候。彭家岭今年从6月4日开始组织全村开展扒龙船活动。彭润福不仅是后勤组的一员,同时也是船上的一名桡丁。他至今记得1985年桂林举办第一届龙舟大赛的时候整个城市万人空巷的场景,那时的他只有十五六岁,而他的村子当时还没有经济实力组织参与扒龙船。当时他站在解放桥上的人山人海之中,看着龙舟闹江的场面,心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坐上自己村的龙船参加比赛就好了。”
  后来彭家岭慢慢变得富裕起来,村子里拥有了自己的龙船。23岁那年,彭润福第一次踏上自己村的龙船参与了端午活动,“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激动万分”。后来的很多年里,无论是“大扒年”还是“小扒年”,只要有条件村子里都会组织扒龙船活动,村里的男女老少,特别是年轻人每每都是积极响应,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来自叠彩区蔡家渡的蒋磊最近也在积极参与扒龙船活动。虽然蔡家渡扒龙船历史悠久,但与彭润福不一样的是,蒋磊对扒龙船的热情是近两年才被点燃的。
  叠彩区是桂林的“北大门”,坐拥漓江黄金岸线。2018年,为了推动片区高质量发展,因项目建设需要,叠彩区对蔡家渡进行了整村搬迁。这些年来,蒋磊明显感觉到,村子里的长辈们慢慢老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或读书,加上村子搬迁,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搬到其他地方居住。“组织一次像样的扒龙船可以将大家重新聚齐在一起。”蒋磊告诉记者,今年是村子搬迁后第一次逢“小扒年”,村里的人都积极参与其中,不管住得远近,只要能抽出点空都会到活动地点帮忙,有的在外工作的人为了回村帮忙,甚至把自己一年的工休、年假都请完了。
  6月13日,蔡家渡组织龙船起水活动,蒋磊双脚踏上龙船的那一刻,明白了一件事——“船还在,村子就在。”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刘健
  6月9日,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平乐支行经过12年发展,迎来乔迁之喜。新的支行门外,锣鼓震天,彩带飘扬,醒狮时而翻滚,时而攀高送喜,引得现场阵阵掌声。走进崭新的大堂,客服笑脸相迎,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自觉地排起长队。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是由宁波鄞州农村商业银行发起,经中国银监会批准于2010年成立的全国首批、目前广西唯一一家地市级村镇银行,是践行普惠金融和专业服务“三农”客户、小微企业、个人客户为主的银行。目前,该行营业网点32家,全面覆盖了桂林市县和重点乡镇,为广大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以“不嫌小散、勤于采摘”的蜜蜂精神,员工们勤劳的汗水洒遍了桂林各县域的乡镇村屯和田间地头。截至2023年5月,该行各项存款余额为82.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61.57亿元。2023年1月至5月,桂林国民村镇银行累计投放贷款金额17亿元,投放客户数1万户,户均贷款17万元。其中,县域支行投放贷款金额12亿元,占累计投放金额的71%;投放客户数8000户,占全部投放客户数的80%。

致力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热闹的锣鼓敲起来,大红的条幅挂起来!
  6月7日,桂林国民村镇银行灌阳文市支行开业庆典在灌阳文市镇隆重举行。灌阳文市支行的开业,标志着文市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又增添了一支新的生力军。
  灌阳文市支行由灌阳胜利支行搬迁更名而来,灌阳文市支行开业是桂林国民村镇银行以实际行动服务“三农”,促进县域乡镇经济发展的有益实践。灌阳文市支行以崭新的形象,肩负服务“三农”的使命砥砺前行,开启农村金融服务新征程。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党总支书记、行长楼光云在致辞中表示,全行将坚持“服务区域、服务小微、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送金融服务下沉乡镇,延伸服务半径,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灌阳县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6月9日,再添喜事:平乐支行搬迁新址!在平乐支行门外,锣鼓震天,彩带飘扬,醒狮时而翻滚,时而攀高送喜,引得现场阵阵掌声。走进崭新的大堂,客服笑脸相迎,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自觉地排起长队。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平乐支行自2011年10月开业,至今已伴随广大居民朋友度过了十二载。“搬迁后新网点处于县城繁华街道,较老网点面积扩大200余平方米,各服务区功能结构更为合理,宽敞明亮,能更进一步升级客户体验感,提升服务质量,为平乐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平乐支行行长说。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是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桂林国民村镇银行一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把农村金融问题列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行动要求,肩负着健全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使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坚持践行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各项业务得到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5月末,全行贷款余额61.5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38.68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达到62.81%;普惠型涉农类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涉农企业及500万元以下(含)的农户经营贷款共21.45亿元,较年初增长0.5%。
  在平乐支行搬迁庆祝仪式上,平乐县副县长王继芳表示,平乐县委、县政府将坚定不移地给予大力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其成长为平乐县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村镇银行是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希望我县各相关部门、城乡居民、中小企业都关心和支持桂林国民村镇银行的发展,加强业务合作和互相支持,实现政府、企业及广大城乡居民与村镇银行的多方共赢;也希望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平乐支行充分发挥村镇银行经营优势,牢记服务宗旨,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我县广大农民群众、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将充分发挥村镇银行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优势,积极促进区域金融服务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服务区域、服务小微、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积极参与到桂林经济发展中,努力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为平乐县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楼光云说。
  该行长期致力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获得了社会各界好评,先后被授予“全国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前50强”、“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优秀单位”、“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桂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村镇银行系统试点单位”、“广西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优秀单位会员”等称号。

打造扎根桂林的金融铁军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成立十二年来,从仅有11名党员,发展到现有的百余名党员,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
  在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党总支组织开展的“铭记奋斗史,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暨开创文明单位活动中,全行11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灌阳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参观学习新圩阻击战历史,感悟奋斗历程,重温入党誓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指示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党员的爱国热情、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党建是开展各项金融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家扎根桂林的金融铁军,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的“根”和“魂”,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融合结合,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桂林国民村镇银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率先将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专章写入公司章程,大力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促进党建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深度有机结合。
  地方村镇银行的银行文化离不开两个组成部分,一个部分是来自发起行的核心文化理念,另一个则是来自所在城市的文化精神。
  发起行宁波鄞州农村商业银行(简称“鄞州银行”),其前身是全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以“阳光经营、创新服务、快乐成长”为经营理念,逐渐成长为扶持“三农”、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所在地桂林是国际旅游名城,以县域经济为核心,旅游业和涉农产业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商贸经济”,形成了“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
  村镇银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其决策链条短,治理扁平化,对市场变化的决策反应较快,能够将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本地,更好满足弱势群体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据此,桂林国民村镇银行确立了自身的市场定位:“服务区域、服务小微、服务三农”,明确了“专注‘三农’和县域经济,助推广大城乡个人和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的使命,形成了“高效服务是银行发展的手段,灵活方便是银行发展的灵魂”以及“用心、贴心、真心服务,让客户满意,给客户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
  内部价值创造是实现银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很早就确立了‘员工是客户,领导为员工服务;支行是客户,总行为支行服务;前台是客户,后台为前台服务’的内部服务理念。这一理念的植入和机制优化,促进流程持续完善,提供强力支撑,使得员工、支行和前台形成针对客户的‘无缝对接’实现价值最大化。”楼光云说。

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方针,服务“三农”扎根农村,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努力做好推进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
  桂林国民村镇银行作为广西金融服务体系“轻骑兵”的一员,坚守一个定位,坚持两个宗旨,实现三个助力,积极响应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号召,深入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全州高田,当地人写作“膏田”,是红一军团部分队伍长征经过的地方,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贫困就像一贴扯不掉的膏药紧紧地贴在这座村落上。
  在当地政府支持指导下,高田村成立了高田优质水果产销协会,随着多年的发展,水果成了高田的主打产业,通过“党建+脱贫攻坚+产业”的致富蓝图,高田种砂糖桔、脆皮金桔、沃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桂林国民村镇银行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把“服务区域、服务小微、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落到实处,补齐了在这份致富蓝图上的金融缺角。
  每当水果成熟时,该行客户经理利用线上的渠道及信贷资源联系好收购商,帮助高田农户们销售产品,打通当地农户的上下游通道,解决农户销售水果的问题。
  近年来,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为基本业务方向。扶持的重点对象是城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重点支持小微及农户的生产和流通等产业环节以及种植养殖业等绿色生产经营活动,在制定的信贷投向指引中,就明确了不偏不倚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积极响应自治区政府号召,“桂惠贷”政策发布后,及时组织学习,并部署相关工作,督进全辖各支行业务落地。
  “想发展,要贷款,找国民”已成为恭城瑶族自治县柿饼产业经营者的口头禅。近年来,该行深入柿子市场深度调研,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同时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让柿子购销商有了充足的经营资金,形成了一套供需完整的柿子产业链,促进了柿子产业的良性发展。该行推出的“支农贷”等产品一直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截至5月31日,支持恭城瑶族自治县柿子产业贷款余额3259.49万元。
  恭城鑫晨电子有限公司在恭城县及平乐县共有8家分公司,为恭城支行扶持当地企业之一。考虑到公司员工工作的繁忙,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工作人员连续多年上门服务,分别现场对公司员工采取分批、错峰等方式进行业务办理。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耐心地和办卡人员沟通,确保每个人预留的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并为每位客户详细示范如何使用手机银行,引导客户通过线上服务渠道办理“零接触”居家金融业务。
  对恭城鑫晨电子有限公司的扶持,是该行对众多乡村企业扶持的一个缩影。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恭城支行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该行党总支的正确指导方针,扎根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举措,开展金融延伸服务,践行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为客户送去更贴心、方便、快捷、有效的金融服务,始终做“老百姓”的银行。桂林国民村镇银行紧密结合全行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积极落实金融政策,做到合理适度,切实增强金融有效支持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通过建立机制、设定方案等,聚焦企业发展,切实提高服务质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开展金融“加投放 促发展”大走访、大宣讲、大培育、大洽谈、大签约行动,今年1-5月,该行共走访92家企业;开展金融大宣讲行动3次;为小摊小店开展专业辅导15次,累计投放“小摊小店”贷款共计47309万元;提供金融顾问服务29次,发放线上贷款金额6743万元;参与的专场对接签约1次,签约10000万元,已投放865万元。(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提供)
践行“生活教育”育人理念 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发展 ——桂林市中山中学特色办学纪实   桂林市中山中学的前身是1937年由李宗仁等倡议成立的“广西中山纪念学校”。1985年,学校名称定为“桂林市中山中学”(以下称“学校”)。2015年,该校被正式批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自从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以来,学校秉承“博爱 求真”的校训,积极践行“博雅 刚健”的办学理念,以一核两翼探索教育教学质效双增(“一核”即形成“生活教育”的育人理念核心;“两翼”即以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五育并举多元发展为翼),在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的过程中,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教育科研、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办学传统优良,桃李满天下。一代又一代中山人传承孙中山先生遗训,始终秉持“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中山精神,兢兢业业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为母校赢得了声誉!他们中有许多人在各个领域享有盛誉,如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中国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运10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等等。

一校两区绽放新颜
校园如画振奋人心

  学校现有漓滨和城北两个校区。漓滨校区位于风景如画的漓江之畔、解放桥西岸,桂林城脉靖江王城旁;城北校区位于叠彩区站前路片区,春江路西侧。
  漫步在两个校区内,蓝天白云之下,绿草如茵,桂树成林,鸟语花香。伴着朗朗的读书声,迎着书香,顺着林荫大道望去,两侧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阶梯教室和学生公寓等林立其中。此外,学校还配置有理化生实验室、机器人创新活动室、天文观测台、多媒体录播室、形体房等。
  据桂林市中山中学党委书记詹毅介绍,学校近年来的发展离不开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学校面临面积不足和发展受限时,从城北校区立项、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到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常关心施工进展情况,协调各部门解决实际困难,采取积极的举措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在新校区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设备更新方面,学校得到了桂林市教育局和桂林市电教仪器站的大力支持。目前,学校所有教学班级的多媒体设备都已更换成交互式智能平板,极大地保障了学校这几年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师资队伍专业雄厚
教育科研频结硕果

  与优质的办学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相匹配的是一支观念新、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全校在职教职工257人,专职教师23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32人。其中,广西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3人,广西区级名师名校长等对象有4人,桂林市教学能手21人,桂林市学科带头人12人,初高中市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6人。
  截至目前,学校已有91个课题,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13个、市级52个。“十三五”以来,学校开展的各级科研课题共有30个,其中11个课题已结题,1项市级专项课题获得优秀等级,1个课题获自治区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2个课题分别获桂林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在学校荣誉室,陈列着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以来的综合荣誉数据图。可以看出,近年来学校获得的各级荣誉数量连年攀升。其中,在2015年、2019年、2021年、2022年所获得的国家级荣誉分别为2项、59项、22项和26项;自治区级荣誉分别为1项、30项、20项、35项;市级荣誉则分别为20项、28项、35项和75项。该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征程上阔步前行的英姿,由此可见一斑。

德育课程彰显特色
校园文化促素质教育

  学校校园文化异彩纷呈,不仅体现在校徽、校歌、校舞、校刊、校旗、校庆和学校制度等方面,而且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课、劳动实践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等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在生活中学习和实践。
  成立于1983年,历经26年的起伏,于2009年复社,在漓波文学社,这里是同学们畅谈中外名著的集结地,是促膝交谈、栖息心灵的港湾,也是指引大家乘风破浪、筑梦星光的灯塔。由漓波文学社师生编写的校刊《漓波》被广大师生和校外人士争相购买,社团社会美誉度越来越高。
  中山中学还是广西“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学校,以“中山剧社”社团为基础的“戏曲进课堂”课程是桂林市中山中学品牌校本课程。因为在戏曲传承方面成绩显著,桂林市中山中学被评为市级文化艺术先进学校,2016年被桂林市教育局授予“戏曲特色项目示范学校”,2018年获得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22年荣获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
  另外,书法社、影视研究社、合唱团、摄影社、足球社等社团已经成为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真正实现了学生人人有社团的良好局面。

特色办学日渐扬名
对外交流开阔视野

  2014年6月,学校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协商并报经市教育局批准,成为广西唯一的民航飞行学院飞行员培养基地校。自2017年以来,合计有43位同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录取,为空军、航空航天大学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生源。2022年2月,学校还荣获广西航空航天科技类星级特色高中立项建设学校,正在探索航空航天科技特色办学的路上不断前行。
  除了建设民航基地班,学校还积极开拓国际交流的品牌模式。近年来,学校分别与新西兰黑斯廷斯市男子高中、女子高中、北哈夫洛克高中、美国泰瑟拉克高中结成兄弟(姐妹)学校,加强国际互访、交流学习活动。目前,已有8名学生作为交换生到美国、新西兰就读。
  随着办学特色日益凸显,学校近年来先后获得多项亮眼荣誉,包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优秀陶研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第二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首批双语实验学校等。
  薪火传承续辉煌,鲲鹏展翅绘蓝图。桂林市中山中学校长蒋向东表示,学校将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一核两翼”探索教育教学质效双增,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教育使命和责任担当,不断提升和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内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吕涵江)  
服务地方经济 助推乡村振兴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七届创意文化节开幕   本报讯(记者孙敏 文/摄)6月19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七届创意文化节开幕式暨艺术与设计学院2023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举行。
  作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文化品牌活动,桂电创意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多年来,桂电创意文化节坚持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电子信息特色的美育实践活动。本届创意文化节以“艺心向党 同心铸梦”为主题,文化节期间,桂电将举办系列美育实践活动,让师生在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
  当天,桂电艺术与设计学院2023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也同步举行。作品展以“最美龙胜,艺塑文旅”为主题,聚焦龙胜各族自治县展开作品设计,是桂电积极响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巩固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是桂电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生专业能力的有力展示。此次毕业设计作品展作品涵盖了产品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技术6个专业方向,总计469件,是410名青年学子与70名指导老师共同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很多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充分反映了桂电学子新时代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
  桂电党委书记唐平秋表示,创意性开展多样化的校园艺术文化活动,不仅是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美的种子在每个桂电青年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学校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开创新时代美育特色道路,以建设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为目标,为社会培育更多探索美、点亮美、传承美、创造美的栋梁之材。
南宁理工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实践基地在雁山区挂牌成立   本报讯(记者孙敏 通讯员高伟光)近日,南宁理工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实践基地”)在雁山区草坪回族乡潜经村挂牌成立。
  据了解,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南宁理工学院师生50余人日前走进潜经村,了解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加强对潜经村文化、历史、建设历程的认识。活动中,南宁理工学院师生还给当地学生送来了绘本、少儿书籍、文具等,与孩子们进行了一场趣味十足的校园游园会,在互动交流中体验了民俗文化,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
  雁山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校地双方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建立定期沟通联络机制,充分利用草坪回族乡的人文环境、民族特色与自然景观优势,通过组织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与高校大学生共同开展教育实践、主题党日、课题研究、交流写生等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平安建设进校园 知识宣讲润童心   本报讯(通讯员李娟)暑期将至。为进一步提高全镇平安建设工作实效,切实加强平安校园建设,6月16日上午,葡萄镇党委政府组织葡萄派出所、司法所、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到葡萄镇中心小学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暨“护航成长·安全‘童’行”为主题的平安建设知识宣讲进校园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学生们发放宣传单册。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葡萄司法所所长梁国晟和葡萄派出所副所长、葡萄镇中心小学法制副校长覃传卿分别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重点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校园欺凌、溺水、交通安全等典型案例,并现场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互动,引发学生的共鸣,以案释法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平安建设宣讲课,并呼吁广大师生要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宣讲的知识分享给家人,让大家都为平安校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宣讲结束之后,工作人员深入各班级进行了禁毒、反邪教、扫黑除恶等平安建设知识宣传,号召同学们要自觉遵纪守法,从小养成法治观念。
桂林美术馆“移动美术馆”走进南边山塘头小学   本报讯(记者孙敏 通讯员黄琼)为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6月15日,桂林美术馆“移动美术馆”文化惠民品牌项目走进临桂区南边山镇塘头小学,为孩子们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此次走进南边山镇塘头小学,桂林美术馆带来了“篆刻之美——制作属于自己的姓氏印章”非遗系列课程。课堂上,孩子们以自己的姓氏入印,通过设计姓氏印章的方式,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学习篆刻的基础知识,了解篆刻工具及创作过程,感受传统文化艺术魅力和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未成年人对非遗的认同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除了非遗系列课程外,此次活动还为孩子们带来了“吴烈民版画艺术作品展”展览、“版画欣赏”等有趣的公教活动。桂林美术馆向塘头小学捐赠了一批艺术书籍,以拓展孩子们的艺术视野,提升艺术兴趣和素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桂林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桂林美术馆“移动美术馆”活动将继续把更丰富的优秀艺术作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带到更多地方,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更多乡村孩子感知“艺术美”、点燃“艺术梦”提供助力,为全社会美育教育贡献力量。
守初心办满意教育 辟新径创示范高中 ——记桂林市第五中学有力推进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   牢牢抓住教育发展新机遇、主动担负教书育人新使命,桂林市第五中学在2017年1月被授予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校特色优势,积极稳健推进软硬件建设。特别是2021年7月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复同意确立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以来,该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显著改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整体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具备了创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基本条件。
  
  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成果显著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桂林市第五中学围绕学校“立德树人,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崇德 明礼 笃学 美雅”八字校训,聚焦“爱心 奉献 责任 担当;自信 感恩 快乐 阳光”师生共育的育人目标,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品牌,创出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最终实现学校“特色+示范”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第四批先进学校,自治区绿色学校、文明单位、和谐学校、卫生优秀学校、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特色普通高中,桂林市文明校园、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环境条件良好,基础设备达标
  学校坐落在交通便利的桂林市环城北一路旁,背靠清秀的观音山,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教学区、学生宿舍区、学生运动区以及教师公寓等布局合理。校园实现了“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将学校文化巧妙融合校园环境,以校训“崇德 明礼 笃学 美雅”命名楼栋,充分利用走廊、连廊、灯柱等构建立体文化宣传阵地,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和作用。

  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成果显著
  该校领导班子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领导班子中有广西教学名师1人,桂林市学科带头人2人,桂林市特约教研员3人。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精心实施“启帆-远航-领航”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工程,从整体上做大做强师资队伍。
  近三年,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桂林市级个人荣誉奖18次,教师发表论文32篇、获奖论文49篇,获奖教学设计和课件129件,课题研究20个(其中8个已结题)。1项成果荣获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

  管理科学规范,德育品牌引领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牢记“崇德 明礼 笃学 美雅”八字校训,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了以学校为中心,以家庭、社会为基础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坚持做好学校“万康德育奖励”的品牌效应。该德育奖励为五中校友2007年捐资设立,奖励基金共设置学生“爱心奖”“孝心奖”“诚信奖”“宽容奖”和教师“树人奖”,旨在引导学生修德正己、全面发展,帮助学校培养德才兼备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鼓励老师用心育人、重视品德教育。到今年已经开展第11届的评比表彰,树立100多个师生德育典型,推动学校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课程实施到位,开设校本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该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监控为保证,细化、内化教学常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成立学术委员会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汇报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构建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德育课程、劳动课程、美育等课程组成的学校课程体系。

  教育科研引领,助力专业提升
  与此同时,学校还不断强化“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意识,结合学校实际,营造科研氛围,促进教师课题研究意识,学校现阶段开展研究的课题有:广西普通高中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1项,市级B类课题3个、C类课题1个,桂林市教育评价专项课题1项;心理健康专项课题2个,双减专项课题2个,智慧校园专项课题3个,家庭教育专项课题1个,个人课题2个,校级课题2个。荣获2021年桂林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注重总结分享,发挥示范作用
  近年来,该校选派优秀教师到灵川、全州、兴安、恭城、资源等地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支教帮扶工作。支教人员带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课、上课、评课和课题研究等帮教活动,切实提高受助对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创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是全体五中人的心愿,也是学校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阶段。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坚守教育初心,凝心聚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开拓奋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朝着高质量、高品位的目标扬帆起航,尽早建成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为桂林市高质量教育贡献更多的五中力量。
  (梁振德)(图片由桂林市第五中学提供)
聚焦“双减”课堂 提升育人质量 ——桂林市中隐小学在全国教学交流赛事中获一等奖   近日,桂林市中隐小学在武汉举行的2023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18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跨学科主题学习”专场活动中,获得了团体一等奖及个人一等奖的好成绩。
  据了解,该活动是由新世纪小学数学编委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课程工作室等联合举办的全国性质赛事。活动在今年2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各省市研究与应用基地的94个团队、376名优秀教师参加。桂林市中隐小学第一时间组建了独立基地校共生团队,由分管教学副校长胡治国带队,李莲昌执教,张黎、刘芳萍、郑敬儒作为答辩教师,阳秋艳、卢媚作为指导教师。根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点,选定三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作为研究课题,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深研教材、精心设计、反复打磨。区教育局副局长桂华和区教研室教研员阳燊跟踪指导课程准备;桂林市中隐小学校长李丽也高度重视准备工作,多次参与研究过程研讨,组织答辩教师及指导教师模拟训练。凭借课程设计优势和从容应答表现,赢得了线上专家评审组的高度认可和现场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理念,充分体现了‘共生教育’特色。”李丽介绍,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为落实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新路径,一方面,团队老师们发挥了积极的创新学习精神,展示了学校教学团队的精益求精意识;另一方面,大家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研员、一线教师共话“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教育改革和育人目标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邓文静 刘芳萍)  
七星区举办2023年少年儿童书法比赛   6月19日,由七星区关工委、七星区委教育工委、七星区教育局和共青团七星区委员会主办,七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学习党的二十大 翰墨飘香著华章——2023年桂林市七星区少年儿童书法比赛”在活动中心圆满举行。比赛邀请广西书法院院士、桂林市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长骆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桂林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银雁担任评委。
  据了解,活动共收到各中小学选送的软硬笔书法作品348幅,参赛作品获得了评委的广泛好评。一方面,内容紧扣主题,包括了“红军不怕远征难”“自强不息”“不忘初心”等内容,歌颂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新时代中国的繁荣昌盛,表现了孩子们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及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作品形式多样,既有隶书、楷书、行书,又有欧体、柳体、颜体、篆体等不同字体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书法素养。
  活动的开展再次掀起师生学习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推动少儿书法的交流,促进书法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彭柳云)
为美丽青春做最好的注解 ——桂林市高铁园高级中学举行高三毕业典礼   “未来的你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将取决于自己选择和努力!”面对即将迈向人生新征程的毕业班学生,桂林市高铁园高级中学校长刘新来由衷地说道,不懈奋斗是对美丽青春的最好注解。6月18日,桂林市高铁园高级中学隆重举行了2023届高三毕业典礼,学校领导、高三年级组老师以及学生、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毕业生们告别高中学习生活的难忘时刻。
  歌声、鲜花是毕业季的标配。活动当天,大家用多种形式的演唱节目,表达了对校园生活和老师同学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求学生涯的向往,展现了意气风发的少年豪情。以花寄情,毕业生代表们手捧一束束怒放的鲜花走上舞台,送到年级老师的手上,鞠躬感谢老师的教育和培养之恩。典礼仪式上充满了温情和感动,特别是现场还播放了同学们三年成长的视频,师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一幕幕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台下传来喜泣交织的呼声,满满都是对校园的不舍。
  刘新来和高三教师代表周兰亮先后上台发言,希望同学们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带着理想与信心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去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毕业班的家长们还集体向该校捐赠了一棵丹桂树。树木枝繁叶茂、绿意葱茏,寓意着“绿叶对根的情意”,远行的孩子把感恩和思念永远留在了母校校园里。(邓文静)
新城宝贤小学:以武健身润品格 强身健体展风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新城宝贤小学把武术特色融入体育教学中,让孩子们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发扬中华武术精神。该校通过开展丰富活动,实践并创新“以武育人、以武养德”教育原则、途径和方法,分析学校武术教育优势,整合学校武术教育资源,提升了学校武术教育特色。比如,学校将每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与武术结合在一起,创编的“贤文武术操”成为大课间的亮丽风景线,还在武术操中加入了国学经典《千字文》的名句及校训的诵读,每日一练,师生精气神饱满。
  近年来,该校还获得了全市中小学武术比赛小学组第一名、桂林市中小学啦啦操比赛第二名等成绩,武术特色教育取得显著的育人效果。武术进校园,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激发了同学们强身健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武术文化的热情与积极性。新城宝贤小学将继续立足“养正培真”的核心理念,厚实文化根基,开展武术特色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华少年,打造优质教育样本。  (马晨宁)
天宫空间站电推进发动机
首次实现在轨“换气”   新华社西安6月20日电(记者付瑞霞)记者20日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近日,天宫空间站电推进系统气瓶完成在轨安装任务,该院801所首次采用“换气”的方式完成电推进系统推进剂氙气的补充。
  电推进系统,也称电推进发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先将氙气等惰性气体转化为带电离子,然后把这些离子加速并喷出以产生推进力,进而完成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轨道修正和轨道维持等任务。
  据介绍,负责抓总空间站电推进系统研制任务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801所设计团队,选择了在轨“换气”的方法,即当贮气模块组合体推进剂耗尽后,将由机械臂自动进行在轨更换气瓶。但由于太空环境不可控因素较多,为了保证贮气模块的顺利更换,航天员也可手动更换。
  该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简化版的浮动对接形式,即通过粗定位导向装置实现机械臂初始定位,再通过自主精定位进一步修正。这种形式极大提高了对接的可靠性,即便在轨多次拆装也能保证精度满足要求。
  同时,由于气瓶安装于统一的接口,原则上只要符合接口要求,空间站电推进系统可以安装容积不同、工作压力不同、填充气体不同的气瓶。这种设计赋予了贮气模块“百搭”、百变的特性,不仅极大增加了电推进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也丰富了系统的功能。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五号卫星   6月20日11时1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试验二十五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新华社发(郑斌 摄) 
造人设、善营销,倒卖“昭君出塞”镜的
“收藏大咖”落入法网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熊丰 翟翔
  近期,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倒卖文物案,涉及东汉“昭君出塞”镜等8件一级文物以及数千件其他文物,59名犯罪嫌疑人来自十余个省份。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起倒卖文物案的主犯李某贝仅有初中文化程度,通过包装成为“收藏大咖”,以收藏为掩护倒卖大量文物,其背后是一条灰色的倒卖文物地下产业链。

  一级文物被多次倒手,地下产业链浮出水面
  据悉,本案目前共追缴8件一级文物、67件二级文物、592件三级文物,4380余件一般文物,以及54.2公斤古钱币。
  在被倒卖的文物中,被评定为一级文物的“昭君出塞”镜尤为引人注目。它铸造精良,以几组栩栩如生的图像及“名王归义四夷民,兵革不用中国安”等铭文,展现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2020年10月,洛阳市公安局接到线索,广东一名商人从洛阳李某贝处高价购买了“昭君出塞”镜。警方调查发现,李某贝确有其人,且被同行称为“收藏大咖”。
  办案民警围绕李某贝展开近一年的侦查,逐步掌握了其涉嫌倒卖文物的犯罪证据,查清涉及多个省份的犯罪同伙和上游情况,于2021年9月展开集中收网行动,循线抓获了4名涉嫌盗掘犯罪嫌疑人,并追缴回“昭君出塞”镜,实现了对这一盗掘古墓、倒卖文物犯罪行为的全链条打击。
  洛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文物大队二级警长胡骁奔介绍,2014年下半年,广西桂林平乐县糖榨村村民林某永伙同黄某生、黄某云、黄某有,在位于当地一处水稻田中的东汉墓葬中盗取“昭君出塞”镜,后通过孙某桂以8万元价格卖给文物贩子郭某强。铜镜经层层倒卖,最后被李某贝以260万元卖给广东商人骆某。
  洛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文物大队一级警长李晓丹说,警方在侦办“昭君出塞”镜案件过程中,不断发现李某贝与他人非法买卖文物的线索,通过追踪最终抓获了其他几十个倒卖文物的犯罪嫌疑人,并成功追回了被倒卖的文物、扣押了尚未出售的来源不明的文物。

  起底“收藏大咖”真面目
  据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李某贝实际上仅有初中文化程度,他是如何成为被追捧的“收藏大咖”的?
  ——强包装。李某贝是洛阳人,从小对文物古玩耳濡目染。他对外声称自己生于北邙脚下收藏世家,自幼随父亲四处考察古迹、拜访大师名家,在青铜器鉴赏等领域有较深造诣。
  警方介绍,实际上,李某贝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并非出身收藏世家。他的文物知识也是在2012年开设古玩店后自学或请教专家积累的。
  ——精营销。李某贝在自媒体平台开设账号,通过短视频或文章介绍文物知识,并进行文玩销售,逐渐吸引了不少“粉丝”。渐渐地,这些“粉丝”愿意通过他把关和购买藏品。与此同时,他勾连了下游文物贩子,以“能找到人高价收购”建立声望,吸引文物贩子把精品文物优先提供给他。
  ——混圈子。李某贝为了牟取更大利益,通过参加拍卖会、古玩相关交流活动,不断拓宽在收藏圈、鉴赏圈的人脉与影响力,为其抬高文物价格夯实基础。

  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交易的监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教授刘为军介绍,根据文物保护法,除经批准的文物商店、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外,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文物的商业经营活动。李某贝销售文物的行为属于违法。
  李晓丹说,通过非法渠道收藏文物,不能被视为“爱好”,而是对文物管理秩序的破坏,必须坚决打击。
  不规范的文玩交易是本案暴露的重要问题。除了地下黑色产业链,记者发现,一些公开市场也存在不少不规范的交易。例如,在部分线下古玩市场和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商家公然销售青铜剑、铜镜以及“楚国金币”“北魏佛头”“宫殿瓦当”。这些商品明显超出了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交易范围。
  “这些商品如果是假货,属于诈骗;如果是真货,涉嫌倒卖文物。”刘为军说,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收藏文物的合法渠道,喜欢收藏的买家可以通过继承、接受赠与或转让,以及参与拍卖、从文物商店购买等方式获取文物。
  “应进一步夯实文玩市场以及网络平台经营者的监督、管理责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说。
  “文物管理部门应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执法协同机制,对于从事非法文物交易,以及文玩市场、网络平台失职失责疏于监管的现象依法追责,严肃查处文物流通领域的违法违规活动。”彭新林建议。
  警方提醒消费者,古玩爱好者要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藏品,不要轻信他人私下交易,防止无意中踩上法律红线。(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