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特别报道

03版:综合新闻

04版:社会生活

05版:清廉桂林

06版:时 事

07版:影 视

08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3年02月20日

全州:创新治理体系 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桂林日报      2023年02月20日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唐宏
  “到广西,来全州看一看湘江战役,这是我的一个心愿。这一战,在我脑海里印象是最深刻的,我也讲得最多。”2021年4月25日上午,广西考察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位于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全州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焦点”,该县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传承和发扬湘江战役精神,将红色资源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让乡村振兴的力量充盈到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绿水青山,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所在。由“乱”到“治”不仅是发展的过程,也是“破局”的关键。全州县全力以赴打赢打好全县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以实际行动守护好全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成绩斐然,捷报频传。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善治”之路
  闲步村中,沿途树木林立,屋舍俨然,干净整洁的村道旁花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如今,特色鲜明的毛竹山村成为了全州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缩影。
  过去,毛竹山素来有“毛竹山,泥瓦房,生活苦,南瓜汤,有女不嫁毛竹山”的说法。为改变这一落后面貌,毛竹山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才湾镇党群联创奔小康提子协会分会,推行“党小组+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优质提子种植,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富裕模范村。
  毛竹山通过打造“支部引领”实践模板,建设党建工作先锋实体,以能学、能理、能谋、能聚、能行为理念的“五能”党群活动中心;创新服务为民先锋载体,选树创先争优先锋个体,积极培养先锋模范。
  此外,全州县按禀赋特征整体打造类型相近、功能互补的基层党建示范集群,形成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的“红色湘江”基层党建先锋体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在“南一·红色模范村”党群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该县保护利用湘江战役时期红军驻扎地——定国公祠堂,改造成具“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先锋色”等功能的南一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充分调研社情民意的基础上,融合长征精神、党建文化、廉政文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等要素,提供“接诉即办”“志愿积分”“农情速递”等12项服务,打造村干部办公的“一体化”场所、服务党群的“一站式”平台、智慧党建的“信息化”站点、党员教育的“体验式”阵地、产业招商的“一条龙”基地。投入使用以来,开展新任村(社区)干部培训班、支部党日活动等活动20余场次。在全州县乡村振兴成果展上,南一村分会场迎接全县286个村(社区)1200余名村干部实地观摩,生动展示了全州乡村治理格局由“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第一站就来到全州县,于湘江之畔祭英烈,在葡萄棚里话振兴。湘江战役深刻影响和鼓舞着所有全州人。全州县委书记朱鹃屏介绍,全州县以开展“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为牵引,深入实施“组织提升”“队伍建设”“示范引领”三大工程,进一步强化两新组织党建规范提质、强能聚力、品牌增效,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汇聚起踔厉奋发的“全州力量”。

探索“综治+”乡村治理新模式
  “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全力推行‘一站式’司法服务,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化解等服务,实现‘进一扇门、解万般事’。”(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