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
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出版以来,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激发人民奋斗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转第六版)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精神,
全力推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驶入快车道
周家斌主持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周绍瑜 通讯员梁立园)7月11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市委书记周家斌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7月8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刘宁书记、蓝天立主席在会上讲话,对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梳理列出任务清单、工作清单,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强调,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必须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升格调品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业、宜居、宜乐、宜游这“四宜”要求贯穿工作始终。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总要求,紧扣广西和桂林特色,解放思想,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规划建设发展各项工作。要抓紧对接,积极推动国家批复规划纲要、出台支持政策,加快落实自治区通过的若干政策措施。要进一步细化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重点,明确各阶段具体的载体和抓手,策划实施一批标志性项目,加快引进世界级市场主体、运营主体参与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全面落实“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四大定位,并持续动态提升。要加强宣传和保护,推动自然禀赋与历史人文、城市建设相融合、相统一,努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高水平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更多政策,主动作为、不等不靠、群策群力,全力推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驶入快车道。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桂林参展2022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
本报讯(记者刘倩 通讯员唐飞鸿)7月8日至10日,“商旅赋能 乡约广西”2022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在玉林市举行。桂林市组织14个县区文旅部门、26家企业参加本次大集市,充分利用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平台宣传推介桂林旅游,取得良好效果。
大集市上,桂林市举行了“遇见桂林·重逢桂林,带你重新认识大美桂林”主题旅游线路推介会,现场对桂林融创旅游度假区、象山景区、遇龙河景区、资江天门山、龙胜温泉等进行了特色旅游和旅游产品推介与交流。
桂林展区紧紧围绕“商旅赋能 乡约广西”的主题,以商务旅游、大众旅游、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为主线,丰富和提升消费业态、消费场景,以图文宣传栏、宣传手册、现场讲解和实物展览等方式,汇聚了各县(市、区)的精品旅游景点展示、旅游线路推介、旅游名优特产等旅游资源,进一步向外打响桂林市县域、乡村文旅品牌,打通与游客群众零距离接触的全域旅游“最后一公里”。游客走进桂林展区,就可以“一站式”了解到桂林旅游线路、乡村民宿、乡村美食、桂林果实、旅游纪念品等相关文旅信息,还可以购买到桂林特色名优特产、旅游纪念品等。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为广大游客送出大量桂林景区免费门票和优惠套餐券,为广大游客呈现一场具有桂林特色的绚丽多彩的文旅盛宴,充分展示了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丰硕成果。整个全域旅游大集市期间,前来桂林展区了解和咨询的人群络绎不绝,成为整个大集市人气最旺、活动最多、展品最全的展区之一。
广西第十三届
学生运动会开幕
参赛学校数量参赛师生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据《广西日报》消息 7月9日晚,广西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思源湖校区体育馆举行了热烈的开幕仪式。
广西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由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体育局等单位共同举办。运动会的多项赛事在广西民族大学进行。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广西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抓手,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务实行动。2023年,广西将承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因此,举办本届运动会,具有“练兵”“检阅”的双重作用。希望全体参赛师生发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遵循“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学生运动会主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快乐,充分展示新时代学子顽强拼搏的良好风貌。
开幕式上运动员代表、裁判员代表先后宣誓。广西民族大学师生和广西学生跆拳道示范团进行了体育美育展演。
全区共有14个设区市、62所高校及24所区直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代表团参加本届学生运动会,参赛学生人数超过1.5万人,领队、教练员3500多人,裁判员及工作人员3000多人,赛事总规模将超过2万人,参赛学校数量及参赛师生人数均创历史新高。运动会共设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抛绣球、板鞋竞速等13个大项、286个小项。同期举办体育科学论文评选活动。
桂林:主动融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工作大局
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本报记者孙敏 通讯员尚海波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赞誉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并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使命。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
桂林市540万各族儿女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凝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磅礴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
构建创建工作时代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为桂林民族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指引。
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桂林市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的高度、历史的深度、现实的维度“三度”出发,构建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的时代格局。
“我们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抓手,推动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凝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2021年11月15日,在全市民族工作会议暨桂林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周家斌作出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切实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各项工作。
创建工作迅速深入开展。
从政治的高度引领创建。桂林完善了党委领导民族工作、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民族工作、党委统战部领导民族工作部门、民工委委员单位更好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监督、政绩考核,推动全市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从历史的深度抓牢创建。桂林全面系统总结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积累的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弘扬传承桂林红色文化和历史资源,大力宣传、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让各族群众从党的百年实践中自觉感受到,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从现实的维度抓实创建。桂林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的“四个新”总要求,围绕建设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融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和“三大振兴”战略重要任务,树立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大担当,自觉在大局中研究、谋划、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把准创建方向
全面提升创建工作质量成效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
桂林深知这一点。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以各族人民为中心,以各行主业为载体,以发展改革为动力,把各项创建工作精准聚焦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上来,实现新时代创建工作“提档升级”。
聚焦“主线”抓创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植入到民族工作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领域。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各民族广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生动局面。
紧贴“主业”抓创建。主动融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工作大局,立足于有形有感有效,做好氛围营造和宣传教育;立足于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旅游注入新内涵、打造新路线,促进和带动民族地区找准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主体,推动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
围绕“主体”抓创建。始终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创建工作覆盖各行业各系统,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族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度激发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真正把各族群众的精气神汇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创建目标上来。
截至目前,桂林甲山街道办事处荣获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秀峰、象山区荣获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36家单位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3个村寨获评“广西民族特色村寨”。桂林先后建成全区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陈列馆、102个同心文化载体,培育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农旅融合发展试点2个;成功举办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优秀节目展演、自治区“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活动;协助举办了南亚、东南亚10国驻华使节民族团结进步主题交流活动;全区民族地区信访工作现场交流会在桂林召开;龙胜各族自治县、永福县与中央民族大学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发掘创建资源
全力铸就创建工作符号品牌
桂林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山水多娇,民族多彩。
近年来,桂林坚持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对外开放国际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等金字招牌,用好厚重的历史底蕴、灿烂的民族文化、良好的山水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用心用情用力挖掘梳理,全力打造有历史厚度、有文化深度、有地方辨识度和高远时代格局的创建工作符号品牌。
5月31日,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大基地”揭牌。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传播基地、教育实践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实践创新基地、网络平台基地等“六大基地”建设,桂林在全市范围内打造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品牌。(下转第二版)
我市召开农业产业工作推进会要求
确保全市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本报讯(记者文新军)7月7日,我市召开农业产业工作推进会,分析研判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进一阶段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会前,与会人员来到雁山嵘盛养殖有限公司、平乐县沙子镇淮山葛根基地、平乐县大信农牧有限公司、平乐县立腾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现场参观。
会议强调,全市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当前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始终把发展农业产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要聚焦重点,聚力攻坚,全力以赴,抓好农业灾后恢复生产。要咬定目标,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要加快融合发展,做好农产品加工销售文章。要强化支撑,夯实现代农业发展根基。同时,要压实责任,强化措施,严格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全市农业经济稳定增长。会议还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副市长赵奇玲出席会议并讲话。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本报讯(记者孙敏)7月9日,《永远跟党走——喜迎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书画联展》在市新华书店六楼新华美术馆开幕。
本次书画作品联展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桂林新华美术馆主办,市机关书法家协会、市老年书画协会、民建中央画院桂林分院、桂林机关画院、桂林美术院、桂林中外美术研究院等6个单位协办。展览旨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讲话精神内涵,以书画艺术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团结引领桂林书画艺术家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本次展览共展出6个协办单位艺术家和特邀画家的精品力作100多幅。在作品创作征集期间,书画艺术家们围绕主题开阔思路、相互交流枝法,通过作品呈现党史,融入红色元素,展现了桂林书画艺术家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内涵。
市政协副主席郑毅参加开幕式。
图片新闻
7月8日,游客到恭城瑶族自治县体验制作恭城油茶的别样乐趣。广西跨省游恢复以来,恭城周边游、乡村游、休闲游、文化游出现回暖,其中游客对恭城油茶饮食文化作出了积极回应,专门赴一场品鉴油茶的旅游持续升温,恭城旅游市场信心得以提振。李茂香 龙有意 摄
桂林“两旅”多业态旅游产品备战暑期市场
本报讯(记者刘倩)今年暑期,桂林旅游业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旺季”。日前,记者从桂林旅发集团和桂林旅股份了解到,作为桂林旅游龙头企业,“两旅”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落实文旅复苏的相关要求和政策,通过利用新媒体、新渠道进一步开拓市场,创新产品组合,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新产品,提供最大优惠力度的价格体系,满足多元化的游客需求,在暑期市场加快文旅复苏步伐。
“两旅”负责人介绍说,对于暑期市场,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围绕夏季亲水、家庭亲子、学生研学等暑期热门主题设计了特色活动和产品。其中,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开通了水陆两游桂林航线,游船从象山景区起始,增加了线路的丰富度。同时,桂林城游巴士串联起了城区的主要景区景点,为游客们提供更加立体、舒适、自由的旅游体验。首艘新能源五星级游船已正式运营,豪华的设施、星级的服务以及船宿漓江的惬意畅快,是漓江游览定制化、高端化的典范,将成为今夏亲水第一新品,满足高端游客的亲水度假体验需求。银子岩和芦笛岩推出了适合学生群体的喀斯特岩溶洞穴研学产品,让孩子们在实验和体验中收获知识和快乐。七星景区以“快活+电音”为主题,举办深受青年群体青睐的电音派对。丰鱼岩景区打造欢乐水世界,主打夏季亲水牌。
此外,“两旅”企业还将发挥水、陆、空全交通产业链优势,结合多元化产品模式,推出“机+景”“机+酒”组合,并与水路交通结合,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同时在价格上进行打包特惠,让游客享受最大限度的价格让利与出行便利。
“在暑期旺季,我们将加快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提档升级,让桂林旅游资源焕发新的生命力,提升桂林旅游的关注度,带动桂林旅游的良性发展,助推桂林文旅复苏。”该负责人说。
喜迎二十大 讴歌新时代
资源举行《美丽资源是家乡》歌曲MV首发仪式
本报讯(记者汤世亮 通讯员蔡立松)“资源山连山,泉水叮咚响。云雾丹霞,鸟语花香。当年红军过家乡,山山水水红旗扬,如今处处换新装。天门早早升起金太阳,八角寨夜夜守护着银月亮……”7月10日下午,资源民族会议中心传出婉转动听的歌声,当天《美丽资源是家乡》歌曲MV仪式在这里举行,又一曲具有本土故事、地域特色的民歌将在八桂大地上唱响。
据介绍,《美丽资源是家乡》以广西著名音乐家为创作班底,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蔡昌卓填词,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傅滔作曲,歌曲主唱为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谢斌、广西歌舞剧院演员袁依琳。这首歌曲节奏明朗欢快,充满了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息,MV也展现了资源秀美风光,人文特色。
资源县风光旖旎,山水秀丽,有被誉为“世界丹霞之魂”的八角寨丹霞奇观,有“世界最美漂流基地”五排河,有堪称“华南青藏高原”的独特生态风光,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址,有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可谓石奇林幽水秀,文化底蕴深厚。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资源创新提出深化校地合作发展战略,并在去年7月与广西艺术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双方的高度重视下,一年多来,各项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美丽资源是家乡》歌曲MV的顺利完成,便是双方取得的合作成果之一。
据资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清霞介绍,《美丽资源是家乡》歌曲MV的成功制作,全面展示了资源最美的地域文化和自然风光,诠释了资源的神、奇、秀、美,将为更好地宣传资源、推介资源,不断提升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年永福处置野生保护动物报警12起
本报讯(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黄建军)连日来,永福县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大队在当地群众配合下,连续救助了多只野生保护动物,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领角鸮,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池鹭、白胸翡翠等。
7月9日晚上,永福县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大队苏桥中队接到辖区群众黄先生报警称,其在苏桥镇太平村道旁边的草堆里发现一只鸟翅膀上有血,已经不能正常飞行,像是受了伤,其上网查询后发现这只鸟和野生保护动物池鹭比较像。后经民警仔细辨认,确认该鸟正是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池鹭。7月10日上午,民警将这只受伤的池鹭送到桂林市野生动物保护站进行专业救治,待其伤愈后放归自然。
“这是7月份我们接到的第3起救助野生保护动物报警了。”该大队副大队长李果东告诉记者,7月6日,有群众在百寿镇发现一只受伤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领角鸮后报警;7月7日,有群众在永福镇发现一只受伤的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胸翡翠后报警。
据了解,自永福县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大队成立以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群众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群众与民警配合救助野生动物的好事屡见不鲜,形成了人人参与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该大队共接到群众发现鸟、蛇、麂子等野生保护动物报警12起,全县未发生涉野生保护动物案件。
警方在此提醒,当您遇到受伤、行动不便的野生动物时,请将动物妥善安置,并拨打报警电话等待救援,或送到野生动物救助站。
桂林:主动融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工作大局
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上接第一版)这是桂林发掘创建资源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桂林不断擦亮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通过树立和突出以桂林宝积岩、庙岩和甑皮岩等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桂林灵渠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湘江战役为代表的“长征文化”等文化符号,引导各族人民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以时代精神赓续优秀传统,形成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桂林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融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紧扣“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四大定位,大力培育民族特色村寨农旅融合发展试点,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古村落、民族医药发展等融入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建设;推动龙胜梯田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融入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建设;推动《瑶族服饰》《恭城油茶》等民族非遗美食、手工艺品创新性发展,融入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桂林还总结提升和全面推广桂林市少数民族服务中心“一四五四”工作经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3项计划,创新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推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一年来,桂林市“三交”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国家部委、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龙胜县庆得到国家民委领导批示肯定,并要求总结推广“桂林经验”;“旅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四个结合”新模式经验做法成效明显。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等重要媒体聚焦报道桂林民族工作。
“七个一”过好党员“政治生日”
近日,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笔山村党总支部以“七个一”内容,即聆听一堂“初心党课”、送上一份“生日贺卡”、赠送一份“生日礼物”、诵读一个党史故事、同唱一首祝福歌曲、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开展一次廉政警示教育,为党员过好“政治生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图为党员们郑重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全澍明 摄
萌娃体验“部队生活”
站军姿、喊口号、打军体拳,萌娃们跟随教官有模有样地操练着……近日,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幼儿园开展“建党百年路,萌娃圆军梦”主题国防教育军事体验活动,从小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廖朔琳 摄
“桂林院子”举办
企业家交流会
本报讯(记者吴林峰)7月8日下午,桂林企业家走进“桂林院子”交流会在国投·桂林院子营销中心举行。本次交流会主要探讨当前桂林热点经济话题,把脉行业发展前景,在互相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提振企业信心。
参与本次活动的企业包括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桂林力源粮油集团、桂林优利特集团等桂林本土实力企业。会前,与会人员一同在桂林院子营销中心码头乘坐游船,游览桂湖、西清湖等,欣赏桂林院子周边景观。随后,企业家们来到国投·桂林院子营销中心进行参观。据介绍,国投·桂林院子项目位于主城中心,两江四湖景区桂湖旁,靠近老城区传统的商业中心,周边生活配套成熟。
会上,桂林市国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阙少松表示,国投产业发展集团作为桂林市属国有企业,将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以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展现国资国企对社会的担当和奉献。各企业负责人围绕各行业发展情况和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发言。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董事长周本飞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并指出今年各企业已经开始慢慢摆脱疫情影响,经济迎来了强劲复苏的发展机遇期。企业家要抓住这难得的契机,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政务服务改革赋能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七星区:18个月工期项目6个月宣告完工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王亚东)近日,金盘电气储能系列产品数字化工厂项目厂房拔地而起,工厂投产进入倒计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原本计划需要18个月工期,却仅仅用了6个月就宣告完工,“七星速度”再度被刷新。
据七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金盘电器储能系列产品数字化工厂项目总投资2.16亿元,主要研发和生产低、高压电化学储能设备。今年7月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达到15亿元,经济社会效益可观。该项目跑出“超速度”得益于七星区推行的政务服务及行政审批改革。按照“双容双承诺”政策前期审批机制,该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打破层层审批、耗时费力的行政审批“瓶颈”,没有了“包袱”,轻装上阵的项目自然“跑得快”。
今年七星区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拓展深化“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深入推进“一门通办”和“一窗通办”,创新并联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改革试点“一枚印章管审批”。该区政务服务“改革+”做到了政企之间“点对点”精准服务,全面优化了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能力和为企业办事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今年也是七星区的“项目攻坚年”,围绕增投资、扩产能、促发展,全区上下全力做好项目服务和要素调度,始终把最好的服务和最紧缺的要素放到最需要的项目上,实现项目、资源、要素强强联手,需求、市场、物流精准配对,重大项目建设遍地开花。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七星区以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重点,当好企业和群众的“金牌店小二”和“五星级服务员”,设置“跨省通办”专窗,通过异地代收、全程网办、多地联办的形式,与24个市(区)实现了“跨省通办”,共办理“跨省通办”事项20余件,满足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现“准入即准营”。自2021年7月1日起,对37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同时打造“自助型”商事登记服务区,实现商事登记从“窗口受理、后台审批”向“大厅审批、自助申报、全程帮办”转变,率先在全市打破“一台之隔”的壁垒,全面实现办事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成立党员导办帮办队伍,给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一对一”贴心导办、帮办,并每天安排业务受理延时服务,提前上班时间、延长下班时间,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驿前社区开展
廉洁书画进社区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刘雨霞)近日,为加强清廉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书法传统文化,叠彩街道驿前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廉洁书画进社区主题活动。
活动中,大家认真学习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知识,深刻领悟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含义。桂林知名书画家和社区书画爱好者、小学生等挥毫泼墨,妙手丹青,创作出“风清气正”“廉洁”等一幅幅书画作品,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又增强廉政文化的感召力,营造社区“学廉、尊廉、崇廉、爱廉”的良好风尚。
今年以来,驿前社区着力打造以“廉”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在“爱廉”“倡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此次活动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居民们感受到廉政文化的氛围,为居民群众提供廉政文化的知识和服务,树立崇洁尚廉的价值观念,引导居民群众树立勤俭、廉洁、文明的思想观念。
高尚镇:
禁毒反诈“双管齐下”
本报讯(通讯员唐誉平)近日,兴安县高尚镇利用圩日人流量大的特点,在圩市上开展国际禁毒日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4100余份,帮助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300余人次,切实提高了群众识毒防毒拒毒和防范养老诈骗的意识。
下一步,高尚镇将继续把禁毒工作和反诈骗工作作为重点,以“双提升”为工作目标,抓好抓实抓严,通过持续入户走访、宣传横幅、微信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好包村干部、网格员、“一村一辅警”的作用,营造“全民参与、全民禁毒、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7.03 亿元——
兜底更稳固 服务更暖心
□本报记者 张苑
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来自于良好的生活环境,来自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来自于陷入困难时“雪中送炭”的低保救助。
21.29万人、3.09万人、7.03亿元、2.52亿元——这是一组来自桂林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抽象的数字背后,传递的是关于百姓生活的“幸福密码”。
家住东华社区的居民廖少英,因为丈夫身患脑梗致肢体四级残疾无法工作,夫妻俩生活比较困难。社区把他们纳入了低保范围,每个月700多元的低保金虽然不多,但却为他们一家的生活“雪中送炭”。“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廖少英说,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她,困难要面对,生活的希望也不能放弃,这让她深受感动。
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每天都充满阳光。当我们陷入困境时,能有一只手拉一把,未尝不是幸福的事。
2021年以来,我市强化兜底保障,超过20万名像廖少英一样的低保对象享受到了温暖的帮扶。对于全市而言,稳住了民生保障的基本盘,书写出了一份社会兜底保障的“暖心答卷”。来自桂林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有城乡低保对象21.29万人、城乡特困对象3.09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7.03亿元、特困资金2.52亿元、临时救助资金1947.6万元。
为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2021年以来,我市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对新增脱贫不稳定、易致贫返贫的5257人进行排查,对患病支出超过2万元的1214户家庭进行排查比对,2664名困难群众通过“政策找人”行动被纳入低保,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此外,我市还建立了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和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强化社会救助城乡统筹,逐步推进社会救助服务均等化。实行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将1023人纳入低保;对675户脱贫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实施6个月的救助渐退期;对因突发变故致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9005人次给予临时救助。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桂林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慈善呵护,关爱童行”“金秋助学”等未成年人关爱活动,慰问儿童5000多名,投入资金120余万元。
这一年,低保救助服务更暖心。我市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民政服务对象所急所忧所盼,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2场,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306件。
有一份保障,就有了一份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有幸福感——这是老百姓最朴实的心声和期盼。一年来,日益完善的低保政策、每一次的暖心服务,无不传递着浓浓的民生温度。进入2022年,这份温暖还将持续。
据了解,我市今年低保救助方面的重要工作是,进一步完善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办法和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政策,加强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落实低保渐退、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继续将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按“单人户”纳入低保。健全困难群众救助快速响应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12345”社会救助服务热线专席平台作用,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服务,坚决防止因“脱保”“漏保”等造成的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体系。
国产大飞机C919
首次在桂林机场试飞
本报讯(记者苏展 通讯员周秦)近日,桂林机场迎来了一位“新朋友”——一架机身和尾翼喷涂着“C919”标识的国产大飞机。在机组和地面保障单位的精心“呵护”和精准操作下,飞机承载着满满的祝福与自豪顺利起飞,标志着国产大飞机C919在桂林机场的首次试飞任务圆满结束。
据了解,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最大容量为190名乘客,最大航程为5555公里。飞机在取得适航许可交付给用户之前,需进行多次试飞。
为确保C919试飞任务安全顺利实施,桂林机场精心组织保障协调会议,会同中国商飞试飞中心、民航桂林空管站、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桂林分公司等相关保障单位共同研讨制定保障方案,明确保障程序,提前安排保障人员开展机位实地考察,逐项协调解决试飞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
试飞结束后,中国商飞试飞中心对桂林机场高效、专业的保障工作表示了肯定。
一户一码、透明标价、扫码溯源
我市城区首家“智慧农贸市场”亮相
本报讯(记者张苑 通讯员马海馨)7月11日,桂林城区首家“智慧农贸市场”在七星区家乐市场正式揭牌启用。
据悉,该市场作为七星区农贸市场升级的一个试点,首次尝试政府、银行、市场和第三方公司的合作模式,对现有的农贸市场进行改造,配备以溯源电子秤为核心的智慧管理平台,即智能溯源双屏电子秤、人客流统计分析仪、商户信息公示屏、快检信息公示屏、大数据综合显示屏、触摸屏信息公示查询机等硬件设备,建立起智能计量溯源管理的“智慧农贸市场”。
当天,记者在家乐市场看到,市场入口处设置有两块显示屏,分别显示实时交易数据、参考菜价、当日农残检测记录等轮动信息。在每个摊位上方都安装有显示屏,该显示屏与摊位上的电子秤数据相连,顾客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屏幕上或购物小票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轻松查询到摊主姓名,以及所购买菜品的进货、检测、价格等详细信息,遇到短斤少两、假冒伪劣等侵权行为,还可以通过手机立即投诉。
记者采访中,不少前来买菜的市民对市场里的“新气象”感到很新奇。“价格、来源、检测情况都透明了,这样我们买菜更放心!”市民陈女士高兴地说。她在市场监管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扫码支付并通过机打小票成功查阅到所购商品的详细信息。
七星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智慧农贸市场”是一个集纳大数据采集、食品安全检测、质量追溯、公平诚信交易、市场经营数据智能管理、会员精准管理、信息发布查询等功能的高端新型市场,通过智能溯源双屏和电子秤,可实现市场内的商户亮证亮照、准确称重计价、信用评价、信息公示、明码标价,一户一码,全面提升市场整体形象及功能。
据悉,七星区家乐市场试点成功后,“智慧农贸市场”将在全市范围内有序推开,以推进全市农贸市场“智慧溯源、计量诚信、规范放心”建设,并推动我市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监管等工作迈上新台阶。
疫苗送上门 群众少跑路
平山街道60岁以上人群累计接种率69.33%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张仪)连日来,象山区平山街道积极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通过医疗队员面对面为老人开展健康评估、宣讲疫苗接种注意事项、送“苗”上门等,让老年人群体足不出户便能完成疫苗接种。目前,平山街道60岁以上人群累计接种率达到69.33%。
平山街道有60岁以上老人1.7万人。由于有所顾虑,不少老年人尚未接种疫苗。一位老人告诉记者,由于自身患有高血压,他一直不敢打疫苗,怕引发并发症。在平山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志愿服务队员的仔细评估和耐心解答后,老人终于消除了疑虑,高高兴兴地接种了疫苗。
尽管接种疫苗只需短短五秒钟,但为了群众的这五秒钟,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愿意多跑路,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打上疫苗。接下来,平山街道还将把疫苗送到老人经常活动的场所,通过耐心宣传和主动服务,赢得老年居民的信任,切实筑牢免疫屏障。
临桂可以办理地下车位确权登记啦!
□本报记者苏展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长,群众对办理车位(库)不动产产权登记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去年,我市印发了《桂林市城市车位(库)不动产登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这意味着我市车位“上户”时代已经提上议程,经过一年的细则完善,近日,临桂区车位确权登记工作频频传来好消息。
目前暂时对符合条件的房企开放办理
去年,我市印发《办法》之后引发了广泛关注,关于车位“上户”的讨论不绝于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关部门的办理进度始终停留在“登记流程和细则正在完善中”的状态。
而《办法》中也提到,该方案只适用于桂林市五城区(秀峰区、象山区、叠彩区、七星区、雁山区)。各县(市)、临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本办法。
这让想要办证的车主难免有些着急。
今年4月,“参照执行”的临桂区也发布了《临桂区车位(库)不动产登记办法(试行)》的通知,到7月初,临桂区完成了车位办证流程及清单的完善工作。这意味着临桂区地下车位确权登记工作正式开放。
“为提高车位登记工作的效率,我局联合住建部门已在8楼设立了车位(库)登记工作专班办公室。”临桂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临桂区地下车位(库)产权办理已经开放,但目前暂时只针对符合条件的房企开放,个人车主暂时还不能申请办理。企业可以持办理车位(库)土地使用权所需材料,到临桂区车位(库)不动产登记工作专班办公室(临桂区自然资源局810办公室)提交,工作专班内部推送、审批后通知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办理不动产权证书。
也就是说,车位所有权的首次登记应由开发商负责。由开发公司先取得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相关规划、验收、备案、补交土地出让金等手续后,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首次登记业务,个人再进行转移登记。
2022年12月31日前,因购买车位(库)缴纳相关费用者可得到奖励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一年前针对五城区印发的《办法》,还是目前临桂区实行的做法,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补交土地出让金”。
土地出让金是房企办理车位(库)不动产登记时需要缴纳的费用之一。而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涉及到土地用途级别。据悉,临桂区住宅用地Ⅰ级2456元/㎡;住宅用地Ⅱ级1834元/㎡;住宅用地Ⅲ级1394元/㎡;住宅用地Ⅳ级1117元/㎡。
根据桂林房协发布的土地出让金计算结果显示,目前临桂区办理一个车位需要补交900元左右的土地出让金。
而除了土地出让金,办理者还需缴纳相关税费、办证费、测绘费等费用。这些合在一起,也一笔不小的数目。
近日,临桂区车位(库)不动产登记再次传来利好消息,临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临桂区车位(库)不动产登记有关问题的批复》。批复内容显示,同意对2022年12月31日前因购买车位(库)缴纳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交易契税和车位(库)交易契税的企业和购房者,按照先缴后奖励的原则,给予其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交易契税和车位(库)交易契税同等金额的奖励。
也就是说,按照先缴后奖励的原则,在规定时间内办理一个车位确权,个人可以得到办理费用奖励。换句话说,就是免除了土地出让金等部分费用。
办理车位(库)首次登记需要的材料
临桂区办理车位(库)首次登记所需材料:
1.不动产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3.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4.建设工程车位规划核实意见,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规划条件核实证明;
5.建设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意见书、人防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房屋竣工验收备案表;
6.不动产权籍调查资料;
7.经备案的地下车位(库)则绘报告;
8.《车位(库)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补充协议》;
9.住建局备案的人防地下室施工图;
10.地下室测绘总平图;
11.车位(库)现售或预售许可证。
方程式赛车开上校园跑道
本报讯(记者李思静 通讯员马楠)引擎声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操场上蓄势待发的赛车上。日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V车队“红色引擎 YOUNG出精彩”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在桂林高铁园外国语学校举行。车队带来的方程式赛车竞速表演让现场师生们近距离体验了一把“速度与激情”。
随着信号旗一挥,三辆赛车在跑道上疾驰起来,引发全场欢呼。除了看台上的小学部学生,其他年级的学生也纷纷从教学楼里探出头,或直接跑到操场边,感受这项最具话题度的极限运动的魅力。
在此之前,车队相关负责老师还给同学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汽车文化科普课。赛车表演结束后,同学们还在车队队员的指导下,拼装自己的赛车模型。“理论+实操”的巧妙结合,让不少同学对赛车的热情又增加了几分。
当天还举行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开阔桂林高铁园外国语学校学生们的眼界,培养学生们在科技开发、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兴趣,并进一步加深双方学校在学生社会实践、研学教育、社团活动课程开发等多方面的合作。
一场穿越时空的“国风”毕业礼
本报讯(记者张苑 文/摄)身穿古代学士服,推开“状元门”,步入桂林“文脉”之地……日前,一场别具一格的“国风”毕业典礼在独秀峰·王城景区举行。来自市中华小学的200多名毕业生与师长们一起感知桂林深厚的文化底蕴,体验古代科举,带着祝福和希望迈上新阶段的求学旅程。
当天,身着汉服的学子们步入古老的王城,在这里温习传统礼仪、了解一砖一石间记录的桂林古老文化:在宋颜公读书岩,寻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起源之碑刻;在清代广西贡院遗址,身临其境“开考”,切身体会金榜题名的喜悦;在“初心碑”前,席地而坐倾听老师的谆谆教诲,上完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老师们为每一位毕业生送上“锦鲤”,祝福他们像鲤鱼跃龙门一样奔向自己的梦想……一套极具“仪式感”的流程下来,毕业生们表示十分有意义且收获满满。
记者了解到,时值毕业季,我市不少学校都为毕业生举办了各具特色的“毕业礼”。这场传统文化味十足的毕业仪式,是市中华小学沿袭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一次创新尝试。
引领科技项目:
打造600亿元电池正极材料产业
□本报记者徐莹波 实习生廖雨婷 文/摄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政策和市场需求刺激下,各界资本纷纷“扎堆”造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密切相关的动力电池行业也乘势而起。为抢抓市场机遇,推动产业振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支持下,3月2日,市委、市政府成功引进由桂林引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新一代高性能动力电池高镍NCMA系列正极材料项目(以下简称“引领科技项目”),并于6月23日在高铁(桂林)广西园举行了项目开工仪式。7月6日,记者走进园区建设现场,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采访。
当天上午,记者在引领科技项目现场看到:几台挖掘机及其他工程车辆正在开展土地平整施工,约200亩的场地完成清表工作,其中100亩的场地已完成平整,并铺上了碎石。
据了解,引领科技项目是我市2022年度重点引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55亿元,占地2217亩,将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年产15万吨新一代高性能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其主要产品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四大材料中最核心的要素材料,约占电池整体成本的40%(电池成本约占新能源汽车整体成本的40%)。
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65亿元,计划新建4栋高镍厂房、1栋钴酸锂厂房、1栋粉碎厂房、1栋质检大楼、2座空分站、1座220KV变电站以及其他辅助建筑,主要生产NCMA材料、811型镍钴锰锂材料、高性能镍钴铝锂材料、622型镍钴锰锂材料等。项目一期力争明年7月正式建成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6.5万吨/年,预计年产值可达260亿元。
项目二期计划投资90亿元,产能8.5万吨/年,预计明年7月开工建设,2024年7月竣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34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00亿元,并提供2500个就业岗位。
“目前,引领科技项目一期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高铁(桂林)广西园管委会相关人士说,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第一批共1100.87亩土地报批工作,第二批1084亩的土地报批工作也在进行中。同时,完成了项目用地范围内2187.175亩征地协议签订,有关征地、迁坟等补偿工作,以及场地清表、电力迁改工作也在加紧推进中。
该人士介绍,引领科技项目是高铁(桂林)广西园成立以来引进的最大产业项目,其落户园区,背后凝聚着自治区多位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付出的重大努力,他们为项目引进、落地和推进工作解决了多个重大难题。
2020年9月,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欧盟也于近日通过禁售燃油车法案,从2035年开始在欧盟境内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在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共识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正迎来无限机遇。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219.7GWh(1GWh=10亿瓦时),同比增长163.4%;销量为186.0GWh,同比增长182.3%;装车量为154.5GWh,同比增长142.8%。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的排放量,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将全面替代燃油车的趋势已不可避免。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动力电池产业带来无限想象空间,也蕴藏着更多产业机会,是当前投资的蓝海。我市引进引领科技项目恰逢其时,必将有力推动全市产业振兴和高铁(桂林)广西园工业高质量发展。”该人士表示,桂林引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由国内外知名、实力雄厚的顶尖经营团队、国内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顶级电池厂商共同投资设立。园区将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全力以赴为项目排忧解难,确保项目如期建成运营。同时,园区还将积极协助企业对接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力争引进更多企业落户桂林,以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提高竞争力,并不断延链全链强链,为广西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桂林三金筑牢劳动者职业健康“防火墙”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付丽萍 陈莹)记者从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日前,该公司荣获了“桂林市职业健康企业示范单位”荣誉。一直以来,该公司高度重视劳动者职业健康工作,以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健康权益为落脚点,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护,坚决筑牢员工职业健康“防火墙”。
作为中国健康事业的参与者和广西一流药企,近年来,桂林三金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并结合行业特点、作业内容,配备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制定一系列保护员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同时,持续改善厂区作业环境,改善生产工艺,如降低洗药破碎粉尘量、降低空压站噪声危害、降低冷冻站噪声危害、降低扎箱机烟尘浓度等,从源头上降低职业危害风险。公司还为劳动者配发具备“三证、一标志”的防护用品,定期检查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情况;定期召开职业危害重点岗位人员座谈会;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制定员工年度健康检查计划。此外,公司还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引导全体员工了解职业健康知识,树立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桂林三金有关负责人表示,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健康是员工最大的幸福。今后,公司将继续大力推动健康企业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职业病预防控制,并发挥多项保险制度的作用,减轻员工医疗负担,更好地守护劳动者健康。
桂林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桥
破解“融资难”
去年全市发行产业园区专项债增幅位列全区各市第一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蒋海清 实习生廖雨婷)日前,桂林市2022年工业企业及园区政金企金融对接会召开。本次会议由自治区工业振兴特派队、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市工业振兴特派办联合主办,旨在畅通政金企对接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推进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建行桂林分行、桂林银行等银行的代表分别推介了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金融产品。市小微担保公司就小微担保相关产品及政策进行介绍。20多家企业与银行进行沟通交流,其中部分企业还与银行达成初步融资合作意向。
自治区工业振兴特派队副队长黄松介绍,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工业振兴特派员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通过与银行沟通,采取“一户一策”的帮扶方式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桂林发行产业园区专项债31.1亿元,同比增长95.60%,园区专项债发行规模居全区第三,增幅位列全区各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共收集到40家企业的融资求助,在特派员牵线协调下,目前已有部分企业获得贷款。通过召开此次对接会,可以帮助更多企业与银行沟通,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110千伏碧莲变电站工程
获中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余晓娇)记者从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获悉,桂林电网110千伏碧莲变电站工程于日前荣获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委员会颁发的2022年度中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这也是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首个110千伏电压等级基建工程获此殊荣。
据悉,110千伏碧莲变电站于2019年9月9日开工建设,2021年6月28日投入运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为广西电网公司首个“零缺陷”投运的110千伏送变电工程。投运1年多以来,110千伏碧莲变电站达到了设计供电和防灾抗灾能力,经受住强降雨、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考验,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有效满足了阳朔县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
前5月桂林经开区工业技改投资
同比增长271.49%
深科技公司生产手机超801.2万台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杨昌福)记者从桂林经开区党工委获悉,今年以来,经开区围绕我市产业振兴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统筹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保障园区经济稳定增长。据统计,1至5月,经开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9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9.71%,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71.49%;新增9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64.3%。
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影响,今年,经开区部分企业遭遇较大困难。为实现经济稳增长,经开区着力抓好企业帮扶及培育工作,制定出台多个方案,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推动经济发展机制。1至5月,园区产值同比增长达15%以上的企业有43家,产值达亿元以上企业有20家。其中,深科技公司前5月生产手机超801.2万台、路由器超63.8万台,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18.47%,拉动园区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对产值增长贡献率达83.62%。同时,经开区还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超过1.8亿元,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累计为园区企业送工超4500人。
经开区还着力抓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双百双新”、千企技改等项目申报,增强园区经济增长动能。如领益智造项目苏桥过渡性厂房30条生产线正常投产,前5月实现产值1.56亿元;华为片区新建厂房4栋建筑已于4月29日主体封顶,目前正进行厂房装修和设备安装;深科技项目二期食堂正进行综合管网及绿化收尾工作,三期4号厂房已封顶,四期标准厂房已完成设计服务招投标工作。1至5月,园区11个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9.2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3.19%;51个市级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4.5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4.16%;6个市领导联系重点示范项目、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4.0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6.01%;145个经开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5.7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5.81%;列入自治区“千企技改”项目库24个,占全市31.16%。
在招商引资方面,桂林经开区围绕“4+2+N”产业体系,组建多个招商引资小分队,分别负责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群、环渤海经济圈的央企、国企、湾企、民企,确保常态化驻点招商工作取得实效;积极开展不见面的“云洽谈”,确保招商工作不受疫情影响。1至5月,园区新引进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50%;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50%。
去年全村1/4的家庭收入超过60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
恭城黄竹岗屯:从野柿树中读取“致富密码”
□本报记者周文琼 文/摄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兰洞村委黄竹岗屯是一个水库移民村,在边远山区,过去十分贫困。近年来,当地村民靠山吃山,造林种果发展月柿产业,昔日的边远穷山村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新农村。2021年,全村48户家庭年收入超过60万的有12户,家庭年收入最低的也有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黄竹岗屯村民自力更生、发展产业的故事,在当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边远山村富起来了
从恭城驾车到黄竹岗屯需要大约40分钟,进入村庄还需要经过一段被当地人称为“五层楼”的盘山公路。山高路远,好在一路畅通,天气好的时候天空湛蓝,仿佛云朵就在你手边,伸手就能抓到一朵。雾气大的时候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般,这里的山林美景让人陶醉。而进入村庄后这里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气的村门楼,山林间点缀着一栋栋小洋楼,鲜花从窗台“倾泻而下”,像极了旅行名片中的场景。村内道路干净整洁,路旁的花圃用栏杆围起来,村里有干净的公厕、会议室、烧烤区,球场也铺设了塑胶……这一切都在提示你,这是一个富裕的村庄。
确实,黄竹岗屯共48户人家、250多人,月柿是村里的主要产业,村里有近3000亩月柿,人均约12亩。据村民介绍,一亩月柿的纯利润约为1万元,2021年,该村家庭年收入超过60万的有12户,年收入最低的一户也有15万元,家家户户都住小洋房,家里至少有一辆小汽车,村集体经济依靠生态公益林管护、集体茶园、集体果场等收入达到34万元。
探索农业产业曾屡败屡战
其实,黄竹岗屯的变化也充满传奇性。
黄竹岗屯是水库移民村,因兴建兰洞水库于1967年搬到既不通电又不通路的黄竹岗。村民李强碧回忆起当初迁入黄竹岗村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是腊月里,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李强碧一家人却要搬家,路程约1.5公里。他当时9岁,只能挑一些小凳子。他们家是第一个搬到黄竹岗屯的,那年过年跟以往很不一样,山里只有他们一家人,所以静悄悄的。过完年村里其他人才陆续搬来。
安置初期政府补助有限,生活十分困难。那时候全村仅有水田60亩,人均只有0.26亩,没有多少耕地和作物、不通电、不通路。“亩产不过百公斤,收入不足百把元,一日三餐杂粮饭,一年四季布衣裳,黑夜采光松明火,白日劳作鸟兽伴。”这是当时村里的真实写照。
黄竹岗屯的村民为摆脱窘境大胆探索,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村里先后种过生姜、山楂、板栗、油桃等,但是他们的经济作物大部分不是因为“水土不服”而“夭折”,就是因为市场销路不好而成了“绿化树”“肥地草”……
李强碧印象中有件事很深刻。上世纪80年代,村里人听说麻竹效益不错,当时的平乐有专门收麻的工厂。黄竹岗屯大面积种了麻竹,经过了两年多终于有了产出,可是收麻的厂却倒闭了,村民欲哭无泪。
三千亩月柿成就“杮业路”
李强碧说,搬到黄竹岗屯前村里也有人种柿子。“那时候村里有小孩拉肚子,大人就给孩子吃点柿饼,拉肚子的毛病就好了。”他说,搬到黄竹岗屯后也有村民种柿子,但最开始只是为了做些柿饼用于充饥。在李强碧的记忆中,黄竹岗屯是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月柿的。
村民发现山上的野柿子长势很好,又没有病虫,适应性很强。他们把山林间的野柿子树进行嫁接,培育出适合本地的优势月柿品种。最初是几个村干部试种了十几亩月柿,到1996年全村有150亩月柿,2000年扩大到了500亩,再到现如今的近3000亩,村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是柿子树。月柿产业改变了这个穷苦的小村庄。2016年,黄竹岗屯实现了脱贫。2021年,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
村支书李健华也是村里的月柿种植大户。他告诉记者,黄竹岗屯的月柿多年来在市场上一直走俏主要有气候、土质、管理上的优势。
由于处在山林中,气候较平原地区更凉爽,特别适合柿子种植。山上都是沙石土,透气不易积水,也适合柿子生长。再加上村民移民前就种月柿,管理技术有一定的经验累积。
黄竹岗屯的月柿以销售鲜果为主,由于品质好,收购价格一直比一般的柿子每公斤要高出4到6毛钱,且供不应求。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村里通往外面的道路修通,大大方便了人们生产、出行。
据驻村第一书记阳书明介绍,村里的月柿产业依旧还是传统的种植方式,受地理条件影响没有应用滴灌技术,还是依靠人工施肥打药,农民比较辛苦。通过积极争取项目,目前,村里所有通往果园的路都已经通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果园修通了产业路。下一步,村里将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尝试在果园里铺设运输轨道,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全州咸水镇:
蓄好人才活水 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唐翠梅)今年以来,全州县咸水镇党委将人才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实施“头雁提升”、“人才孵化”、“引凤回巢”三大行动,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实施“头雁提升”行动,蓄积乡村振兴“驱动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咸水镇从理论素养、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带富增收、矛盾调解、基层治理、作风建设等9个方面对辖区12个行政村“两委”班子进行菜单式培训。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村“两委”班子专项培训2次,涉及赓续红色精神、柑橘管护增收、农业产业品牌化建设等5块内容,村“两委”班子“双带”能力显著提升。
实施“人才孵化”行动,增强乡村振兴“牵引力”。咸水镇充分挖掘辖区农村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养殖种植能手,构建“1+N”本土人才孵化培养机制,即:1名共产党员带领N名群众发展产业,为群众提供技术、资金、渠道等多方面的支持。同时,该镇大力推进科普示范工作,开展“技术下乡助农增收”行动。截至目前,全镇共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136名,涵盖水稻种植、柑橘管护、红枫培育等多个方面。此外,今年以来,该镇共开展“技术下乡助农增收”行动5次,从农作物选种、保花保果、施肥灌溉、病虫防治等多个方面为群众普及农业产业知识,受益群众累计达1.2万人。
实施“引凤回巢”行动,注入乡村振兴“源动力”。近年来,咸水镇大力实施“引凤回巢”行动,号召在外骄子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的优秀大学生、产业发展能人,开设干事创业“绿色通道”,并构建“一对一、一对多”创业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全镇通过“引凤回巢”行动已成功回引68名返乡人才,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48家,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劳务转移等形式帮助辖区2.7万人实现经济增收。其中,由返乡人才创建的桂林市全州新律电子有限公司每年让辖区2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临桂区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本报讯(记者刘倩 通讯员秦梓清)为进一步抓细抓实燃气生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近日,临桂区城市管理监督局联合消防救援大队积极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检查组先后到城区燃气配送中心、燃气企业进行检查,详细询问了解场所负责人日常燃气使用及储存情况,对燃气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燃气管道是否被违规占压、气瓶间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瓶子和管阀使用是否合格、是否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是否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等情况进行了检查。
针对检查情况,检查组向各场所负责人进行了反馈,责令整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确保整改到位。同时,为进一步做好各场所燃气安全防事故工作,检查组还从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学习燃气安全知识、强化工作举措等方面,对各场所负责人进行帮扶指导。
据悉,临桂区从本月开始组织开展城镇燃气排查整治百日行动,集中力量深入查找燃气安全责任落实、监管执法、隐患整改、基础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深化全区燃气安全大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临桂茶洞镇:党建赋能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本报讯(通讯员伍玉梅)近年来,临桂区茶洞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大任务,通过“强基固本、回引人才、因村制宜”等举措,不断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赋能蓄势,持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强基固本,打造队伍“火车头”。茶洞镇结合村“两委”换届契机,明确村党组织领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推动全镇11个村100%实行“一肩挑”,平均年龄42岁,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共9人,占总数的82%。由22名有经验的老同志组建11支帮扶队伍,精准选派10名驻村工作队员,通过“一对一”“N对一”的方式确定对口帮扶关系,着重指导产业发展,全面配强一线干部队伍。
回引人才,集聚活泉“新动能”。茶洞镇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积极对接,定向沟通。制定回引优秀人才服务清单,今年以来召开2场返乡人才座谈会,积极征集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意愿,解答返乡创业关于土地流转、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动员4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该镇仁义村实行“人才回引”,党员刘飞积极响应号召,返乡创立合作种植食用菌,每年带动6名以上脱贫户务工,与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合作的方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7万元。
因村制宜,激活发展“新路子”。茶洞镇通过盘活闲置百香果园、鱼塘、农田土地等资源,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摆脱财政兜底的单一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同时争取上级资金600万元引入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万亩“两果两茶”现代高效农业生态示范核心区,形成茶洞生态区域品牌。打造以“褚村传统古村落—红色文化(蒙火德)—山区田园文化(罗汉果种植示范区)—仁义白水滩瀑布”为主线的旅游示范基地,吸引游客到古村落游玩、采摘草莓,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21年,仁义村集体经济收益达20万元以上,温良、定安村集体经济达10万元以上,其余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6万元。
图片新闻
近日,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第二小学隆重举行以“清廉润我心 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清廉学校建设文艺展演。演出融合了歌曲、舞蹈、诗朗诵等多种表演形式,展现了龙胜全体教育工作者众志成城筑廉洁校园、一身正气育桃李芬芳的高尚品格,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贲侣滔 摄
兴安镇以绩效为导向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本报讯 当前正值暑假高温天气,为避免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兴安县兴安镇以绩效为导向,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为己任,坚持多措并举,打好“三字诀”组合拳,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该镇为切实搞好学生防溺水工作,以“责”促管、以“宣”促防、以“查”促治,将防溺水工作纳入网格管理和安全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实行“绩效评价+督查”的考核模式。此外,该镇还多渠道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在河流山塘水库设置防溺水警示标志200余处,悬挂宣传横幅200余条,在重点水域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救生圈等防溺水设备若干,发放《致中小学生及家长一封信》2000余份。
(记者文烨 通讯员刘娟意)
两水塘洞村:写好“红绿”文章 “双引擎”驱动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潘乔梁)近年来,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坚持“党旗领航+”发展思路,牢牢守住自然生态“金不换”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文化和苗族民俗特色文化,写好“红”和“绿”两篇大文章,“双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红色民俗文化特色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新路子。
塘洞村平均海拔900米,年平均气温约16℃,高寒的气候优势,让塘洞村得天独厚地拥有了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地。该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以东寨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带动罗汉果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体系。今年全村种植面积达200余亩,农户以土地流转、务工和种植形式参与,带动40余户农户年增收预计在5000元以上。
塘洞村以万亩竹海得名,竹林覆盖每家每户,每年的12月份至次年的1、2月份,便是冬笋“经济”季。据统计,2022年塘洞村实际卖出冬笋30余万斤,产值达200多万元,在家劳动的每户至少增收6000元以上,少数农户增收达2万元以上。
塘洞村不仅充分利用好绿色资源,同时也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拓宽农民致富路子。
塘洞村是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后第一个到达的村庄。近年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不断挖掘和发展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全区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桂林市红色廉政教育基地,桂林市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并逐步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6栋民宿,配套有红色教育阶梯大教室等。
2021年,在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的大背景下,该村打造了红色老山界田园综合体,实施李洞屯道路白改黑、田园青石板观光路建设。2022年,实施稻田养鱼禾下经济,将其建设成体验摸鱼、原始农家收谷等农耕文化体验点,形成红色文化教育与田园休闲体验游融为一体的旅游新村屯,走出一条“党建+农业+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之路。2022年,塘洞村新增农居民宿3家、农家乐8家,极大地带动了村里的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
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
(上接第一版)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打开了重要“思想之窗”,有力展示了中国形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两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又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该书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对于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安排,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列入学习计划,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纳入培训教学重要内容,各高等学校要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教材,各级党委讲师团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要创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讲宣传,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结合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全党武装起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下去,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李克强对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层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刘鹤王勇赵克志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国务院安委会7月11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安全生产须臾不可放松。今年以来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事故多发,教训十分深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层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执法,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安全发展水平。扎实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和城镇燃气等安全风险整治,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矿山、建筑施工、危化品、水上船舶、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对敷衍塞责、治理不力的要严肃问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委会主任刘鹤,国务委员、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王勇、赵克志出席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迎二十大”这条主线,紧紧锚定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目标,全力维护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会议认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在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远超以往。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强化底线思维,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要把遏制重特大事故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排查治理各类重大风险隐患。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依法依规严肃事故追责问责。协调联动堵塞盲区漏洞,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现场监控,严字当头“打非治违”。在这个特殊、关键时期,一定要有责任心、一定要细心、一定要有主动性、一定要行动快,共同做好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不辜负党中央的信任和重托。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座谈会7月11日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何立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提出了有关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历史之问,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理论指南。
何立峰结合《学习纲要》主要内容,就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谈了六方面认识体会:第一,要深刻领会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第二,要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三,要深刻领会“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第四,要深刻领会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全面扩大开放等重大举措的实践要求。第五,要深刻领会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第六,要深刻领会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以科学有力的举措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何立峰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座谈会由中宣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举办,中宣部、中央财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并作发言。
浙江德清:
水乡“戏曲夜市”
连日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举办“戏曲夜市”,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京剧、越剧等传统戏曲。
新市古镇是江南水乡古镇群中风貌保存较为完整、风俗民情富有特色的一个典型代表。今年来,当地通过开展戏曲夜市、非遗市集等活动,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促进“夜经济”发展,提升古镇活力。
新华社发 谢尚国 摄
北京2022年
积分落户名单公示
6006人入围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陈旭)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1日发布消息,北京市2022年积分落户申报审核工作已全部结束,即日起进入公示及落户办理阶段。按照年度落户规模保持6000人并实行同分同落的工作原则,今年共有6006人拟取得落户资格,对应最低分值为105.42分。
今年申报积分落户的122219名申请人可登录积分落户在线申报系统查看本人最终年度积分及排名。经公示无异议的,取得落户资格的人员可在2022年7月19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落户手续。拟取得落户资格人员名单于7月11日至7月18日,在北京市政府网站“首都之窗”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据悉,落户人员特点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京稳定工作时间较长,公示人员平均在京工作时间为16.7年;二是年龄跨度较大,公示人员年龄范围在33岁到58岁之间,其中96.6%在45岁以下,平均年龄40.8岁;三是覆盖领域广,公示人员来自4434家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及文化产业工作人员占比53.9%。
今年,北京市积分落户工作持续深化“全网通办、一次不跑”工作模式,实现即时展示积分和排名区间、移动端查询审核结果。同时,落户阶段实行电子调函。经公示取得落户资格的申请人,调京信息核准通过后,可直接前往拟落户地公安分局办理落户手续。
据悉,北京市相关部门前期已通报处理了5批共37名弄虚作假人员,近日又查明7名申请人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已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相应情况同步在积分落户服务专栏进行通报。
联合国报告:世界人口预计今年11月突破80亿
新华社联合国7月11日电(记者王建刚)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联合国当天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显示,世界人口预计将于今年11月15日突破80亿。
据联合国的最新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030年和2050年分别增长至约85亿和约97亿,到本世纪80年代达到约104亿的峰值,并在本世纪结束前维持这一水平。
报告说,许多国家的生育率近几十年来显著下降,世界人口增长率在2020年降至1%以下,为1950年以来首次。预计在2022年至2050年间,61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将减少1%或更多,在这一时期,超过一半的全球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刚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这8个国家。
报告预测,全球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比例预计将从2022年的10%上升至2050年的16%。届时,预计全球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的数量将是5岁以下儿童数量的两倍多,并与12岁以下儿童数量大致相同。
报告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在2019年为72.8岁,比1990年提高近9岁,但该数据在2021年降至71.0岁,其主要原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此外,2021年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全球平均水平少7岁。报告预计2050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约77.2岁。
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揭晓
执政联盟保持优势地位
新华社东京7月11日电(记者郭丹)日本国会第26届参议院选举投票结果11日清晨揭晓,执政党自民党单独获得过半的改选议席。此外,修宪势力在参议院获得超过三分之二多数议席,突破修宪动议所需“门槛”。
统计结果显示,在本次125个改选议席中,执政联盟中的自民党获得63席,公明党获得13席,远超此前设定的“过半数”目标。加上未改选的70个议席,执政联盟在参议院席位达146席。
除自民党和公明党外,同属修宪势力的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在此次选举中分获12席和5席,加上未改选的14席,两党在参议院拥有31个议席。主张修宪的四个党派共获177席,超过了参议院议席总数三分之二的166席。自此,修宪势力在日本众参两院中的议席均已超过三分之二,具备了在国会中发起修宪动议所需条件。
不过,修宪势力各党派对待修宪的追求不完全一致,在具体内容上也有不同意见。自民党极力主张“将自卫队明确写入宪法第九条”“在宪法中新设紧急事态条款”等,公明党则相对慎重。
10日晚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表示,修宪“是非常紧迫的课题”,“今后将在国会中加强关于宪法的讨论,并提出更加具体的议案”。而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同一天明确表示,虽然公明党被认为是修宪势力,但该党只是不反对修订宪法。“如果得不到国民的理解,最终不会发起修宪动议”。
日本参议院选举每3年举行一次,每次改选一半议席。本届参议院改选124个议席,加上神奈川选区的一个补选议席,共有545名候选人角逐125个议席。统计结果显示,第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获得17个议席,日本共产党获得4个议席。此外,令和新选组收获3个议席,社民党仅有1席。无党派人士和其他两党总计获得7个议席。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参议院选举有35名女性当选,创历史最高记录。
桂林中学的广西学生军集训处旧址纪念碑
□本报记者杨湘沙 文/摄
“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我们是铁打的一群,在伟大的时代里负起伟大的使命。我们抱定勇敢坚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要和前线将士、全国同胞誓死战胜我们的敌人。我们为国家争独立,为民族争生存,为人类伸正义,为世界求和平。在伟大的时代里负起伟大的使命。我们是铁打的一群,我们是广西青年学生军。”这首唱响抗战时期广西城乡的《广西学生军军歌》,曾鼓舞了无数爱国学生奋勇向前,为实现祖国的独立而舍生忘死,谱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
为抵御日军入侵,1938年11月,广西当局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志在组织发动群众,支援正规军对日作战。今天的桂林中学校区内,立有“广西学生军集训处旧址”纪念碑,作为桂林抗战文化标识系列之一,桂林人用这种方式永远记住了当年那群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生存奉献出青春热血的青年学生。
学生军的司令部设在桂林
广西学生军的成立,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
1938年底,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日寇逼近广西,当时的广西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这种情况下,广西省政府除了调动正规军赴桂南与日寇正面作战外,依靠广西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去宣传组织发动民众,支援前线配合部队作战,也是必然的选择。
得益于之前数年时间里新桂系对教育和军事的重视,广西学生军能迅速成军才有了扎实的基础。高中从1931年、初中从1933年开始的青年学生军训,是广西当局将白崇禧“寓兵于团,寓将于学”信条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据资料统计,至1937年,广西经过军训的学生,初中男生有7693人,女生667人;高中男生630人,女生91人;大学男生456人,女生22人。这些经过基础军事训练的学生无疑都是抗战时期学生军的中坚力量。
历史上的广西学生军共有三届。
第一届组建于1936年,李宗仁、白崇禧在南宁宣布“抗日”“反蒋”,共招收学生军700余人,组成一个大队。这个由广西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和广西师专学生发起组织的“中华民国革命广西抗日救国学生军”,史上称为广西第一届学生军。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广西当局决定联蒋抗日,于当年底在桂林组织了第二届学生军近300人北上抗日。当时,桂林各界群众2万多人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街道上欢送的人群从中山中路一直排到了北门外。该届学生军主要由参加过军训的中学生以及广西大学文学院应届毕业生组成,是隶属于五路军总部的抗日救亡团体。
1938年11月27日,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第一团率先在桂林成立,该团以桂林的高中学生为骨干,学生多来自桂北和平乐,以及柳州地区;第二、第三团随即也于12月15日分别在荔浦、马岭成立。其中第二团以梧州的高中学生为骨干,学生多来自梧州、玉林地区;第三团以南宁的高中学生为骨干,学生大多来自南宁、百色、龙州等地。学生军的司令部设在桂林。
该届学生军原计划只招收1000人,但由于报名人数太多,超过了19000人,最后不得不扩招到4200人(男3700人,女500人)。
1939年1月,学生军在桂林集中训练。一团驻地为普陀山下的栖霞寺周围(今七星公园内),二团驻地为桂林中学(此地今亦是桂林中学),三团驻地为桂林女中(今榕湖北路4号)。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训练后,4200多名学生军集中在桂林中学操场上进行庄严宣誓,随后奔赴全国各地抗日战场。
广西学生军是半军事团体,它的主要任务并非直接作战,这从军中当时每个学生只有两颗手榴弹、每个班只配发一半步枪一事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军的主要任务其实是深入农村和战地,通过出版报刊、演讲、歌咏、话剧等形式,发动群众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虽然部分学生军也曾直接参与了战斗,如昆仑关战役、桂东南战事等,但作为半武装的队伍,学生军与国民党的正规军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尽管如此,对于广西学生军在抗战中所起到的作用,各界还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党对学生军的影响
广西学生军虽由桂系当局组建,但中国共产党从团结抗日的角度出发,自始至终都参与到了学生军的组建和成长中来,党组织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对学生军的定位和工作开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据资料记载,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组建伊始,中共广西省工委即决定委派党员带动青年参加学生军,而各地党组织积极贯彻执行省工委的指示,安排学生党员带动积极分子和爱国青年报名参加学生军。这也是第三届学生军在招生时人数大大超出预期的重要原因。从后续的实际效果看,我党在学生军的政治走向上确实获得了决定性的影响力。
最先成立的学生军第一团以桂林、平乐、柳州地区的学生为主编成,其它地区前来报到较早的学生也被编入了该团。该团的党组织以广西大学和桂林高中的党员为骨干,有党员26人。稍后成立的第二团中共党员人数更多,总计有31人;以南宁、横县地区党员为骨干的第三团党组织则更胜一筹,有32名中共党员。刚开始组建时,党员分布比较集中,此后借调整编队的机会,党员和积极分子被分散到了各中队去,全军二十九个男生中队,安排有党员的有二十三个,而三个女生中队,则全部都有党员,并且大部分都当上了班长。这些党员在起到带头作用的同时,也在军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并且掌握了军中的部分话语权。
如今回头看,当时我党在广西学生军中的一系列举措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深刻影响了广西学生军的政治定位。
党在学生军中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使我们的党员和进步分子渗透到了学生军的各个层面,这种影响力必然会使学生军的定位发生本质上的巨大改变。
学生军中党组织的建立,在四千余人的学生军中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这一举措在保证我党控制学生军基层活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至1940年底,两年时间内,我党在学生军内又发展了40多名党员,进一步加强了我党在学生军团中的政治话语权,在同桂系对学生军领导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学界认为,这个时期的学生军团,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在我党领导下的一支进步青年学生的抗战队伍。
其次,通过一系列活动,为我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从1940年初在桂林集训开始,各团的党员就普遍发动和组织开展对抗战形势及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组织阅读《新华日报》《救亡日报》《群众》以及其它进步报刊、杂志,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认清抗战的形势与任务,理解并逐步接受党的抗战路线方针政策。资料还记载,我党通过在学生军中担任教员的政治指导员和进步分子,对学生们进行时局、革命人生观和工作方法等内容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军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党在学生军中的威信。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解散后,学生军中的党员分散到了全省广大地区,以各种不同的身份继续开展斗争,为后期广西革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党组织的指示下,学生军中的部分党员进入广西当局开办的干训班和合作人员训练班,其余党员则分散各地继续隐蔽斗争。这一批党员,成为了广西继续开展抗日游击战和后来解放战争时期广西开展武装斗争的骨干力量。
我党对广西学生军的影响和付出的心血,让这支学生军团摆脱了仅仅成为桂系扩大在蒋介石眼中软实力筹码的尴尬定位,而真正成为了抗战时期的一支青年生力军,并为我党在广西培养了一大批有经验的基层骨干,不论是对学生军中官兵们的人生走向,还是对我党的革命事业来说,其正面意义都不可低估。
学生军不负使命
作为一支按军队建制配备的队伍,广西学生军由广西当局组建、第十六集团军总部领导,这个合法身份使得学生军受到了各地方政府负责人的欢迎和支持,给学生军的主要工作——宣传和组训带来了极大便利。虽然从组建到解散仅有短短数年时间,但由于有党的领导,学生军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广泛而且深入,因此也打下了相当厚实的群众基础,在整个广西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一组数据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广西学生军在短短数年时间中所做出的贡献:
根据1940年6月的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时间里,学生军共向群众演讲54000多次,演出21000多幕戏剧,举行歌咏表演68000多场,出版墙报14000多版,书写大型标语110000多条,张贴漫画14000多幅,印发或张贴战情28000多份,编印宣传小册子10万余本,印发宣言、告民众书22万余份,举行军民联欢会8300多次,慰问伤病员、驻军和军人家属6300多次。
根据同一时期的统计,学生军在这段时间里还集训了15个县的游击队,训练了8个团的士兵,总共组训救亡团体3983个、46万多人。
1939年11月桂南会战爆发后,广西学生军积极投入战地服务,学生军代表总计筹集军粮10余万斤,抬救伤员1000多次,协助解决纠纷6000多起,组织群众破路400多次,破坏日军占领机场2次。此外,学生军还独立或配合正规军和游击队对日军作战130多次。
1940年底,日军退出桂南,学生军参与了收复区的善后工作。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完成了桂南12个县的调查工作,为善后救济提供了依据,也为揭露日军暴行、教育群众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作为学生军天生的使命之一,向广大群众宣传抗日永远被排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恰恰在这一点上,学生军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其为桂林抗战文化城在敌后区地位巩固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令世人瞩目。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到1941年上半年,学生军出版了87种报刊,遍布桂东、桂东南和桂南的27个县以及广东高州等广大农村地区。其中以学生军官兵为读者对象的内部报刊,约占全军报刊总数的30%;面向社会,以社会广大群众为读者对象的占25%;军内外读者兼顾的约占45%。这些报刊对于加强组织联系,总结交流经验,提高学生军的政治素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学生军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宣传团结、抗战、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广西学生军在抗战中所做出的贡献,受到了广西各界的交口称赞,而入侵桂南的日军则将学生军视为了眼中钉,甚至贴出了布告,不惜悬赏两千元来求“捉住学生军一名”。从南宁撤退时,日军又无可奈何地贴出《告广西学生军书》,劝学生军“放弃顽迷抗日思想,驱驰参加汪精卫的旗帜下”,其对广西学生军从仇视、哀叹到绝望的态度转变,恰好从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广西学生军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突出贡献和重要作用。
后记
广西学生军(第三届)成立于1938年11月,1941年8月被广西当局解散,这个影响力颇大的抗战队伍最终只存在了不到三年时间,不免令人扼腕叹息。
学生军作为一支抗日救亡团体,应抗战需要而生,它本应在抗战胜利、使命结束后才有解散的必要,结果却只存在了短短三年时间,显然里面有着某些必然因素。
桂林本地学者分析认为,这种必然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于中共的介入,学生军的政治走向已经完全脱离了广西当局的掌控,且有顽固分子不断惊呼学生军已经赤化,这显然与广西当局最初的设想不符;二是1940年冬日军撤出南宁和整个桂南后,广西受到的威胁已经大大减轻,新桂系眼中学生军抗日的价值就陡然间降低了不少。这种情况下,撤销学生军编制就成了必然。
不过,八桂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学生军虽然被裁撤,但我党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批人才此后成为了广西继续开展抗日游击战和后来解放战争时期在广西开展武装斗争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最后在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过程中,依然在发光发热。正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他们说
韦章平说:
由一般的青年变为进步青年
“参加广西学生军最大的收获就是由一般的青年变为进步青年,变为共产主义战士,为共产党奋斗终生。我不参加学生军,我怎么能找到共产党?共产党给我的一生,那个印象是最深最深的。”
——学生军老兵韦章平
“1938年的时候,白崇禧提出一个政策,敌人来的时候我们要‘坚壁清野’。意思就是把所有东西搬到山里去,不给敌人利用。后来打昆仑关,我们第五军主力来的时候,也买不到军粮,这时候我们学生军就发挥作用了。”
“当时他们(日军)就贴悬赏布告啊,捉住一名学生军,赏银2000元。后来又开飞机来炸我们驻地。不过我们驻地附近壕沟多,炸弹下来我们最多就是一身泥巴,所以也不害怕。”
——学生军老兵卢增祖
“上战场前,我突击学唱日本歌和劝降歌。到阵地时,战友们都领到了枪,我因为还没枪高,只领到了两颗手榴弹。当时我就想,要是碰上了鬼子,我第一颗投出去炸敌人,第二颗留给自己!”
——学生军老兵甘宗荣
“苦和累是家常便饭,边走路边睡觉是特殊的享受,星星是我们的向导,月亮是天然的舞台灯光,门板稻草是高级的卧具,小溪池塘是冲掉疲劳的澡堂……这是爱国战士的乐观主义。”
“人们说学生军能文能武、多才多艺。我们则自称为铁打的一群,是经受了战火洗礼的一群。”
——学生军老兵潘古
(记者杨湘沙整理)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