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下北口屯:
泥里刨出“金疙瘩”
家家户户盖楼房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10日 来源:桂林晚报
下北口屯的楼房。
马蹄是荔浦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当地种植的马蹄有个大皮薄、甜脆多汁、爽口化渣、营养丰富、耐贮运等优点,被称为“地下雪梨”,深受市场欢迎。
眼下正是马蹄收获的季节,荔浦市双江镇双安村随处可见村民翻挖马蹄的忙碌身影。2024年1月4日早上8点,太阳刚出来不久,山峰间还有雾气缭绕,双安村下北口屯的欧家兵、宋丽珍夫妻已经开始在田里挖马蹄了。
只见欧家兵把大钢叉往田里一叉,随后双脚踩上去,然后轻撬一下钢叉,让泥块分开,再用支架撑着钢叉用力一撬,一块长约70厘米、宽约30厘米、厚约15厘米的泥土便翻了身。宋丽珍用小铲子从泥块里刨捡,一个个“泥疙瘩”从泥块中分离出来,这就是马蹄。马蹄按个头大小分别被放进不同的盆。
“挖马蹄是个力气活,也是个精细活,没有机器可用,快不得也急不得。只要不是下大雨,每天早上8点到天黑前,我们都在田里挖马蹄,一天能挖400多斤,要挖4个多月才能全部挖完。虽然辛苦,但最近马蹄的收购价又涨了,我们很高兴,充满干劲!”欧家兵笑着跟记者说,2023年7月,他们在村里种植了5亩马蹄,亩产有5000多斤。
双江镇属于荔浦马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双安村下北口屯水田平整,连接成片,气候和土质都非常适合种植马蹄,村民们有种植马蹄的传统。欧家兵、宋丽珍两口子种植马蹄已经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了村里的种植能手和“土专家”。“马蹄种植一般从每年7月中下旬开始,日常管护施肥、定期杀虫很关键。另外,一块田连续三四年种植马蹄后就要换种水稻、芋头等作物,这样轮作不仅能改善土壤,减少病虫害,再种马蹄还能提高产量。挖马蹄前要放掉田里的水,太湿太干都不好。”欧家兵说起马蹄种植和收获就充满激情。
“我们白天挖马蹄,晚上回家还要削两个小时的马蹄。”宋丽珍介绍,前几天,她家刚卖了一些马蹄。毛马蹄(刚挖的带泥马蹄)每斤收购价2元,白马蹄(清洗削皮后的马蹄)每斤收购价2.4元,而2023年分别是每斤1.6元和1.8元。“不要小看每斤只涨了几毛钱,我粗略算了一下,今年我家光卖毛马蹄就能多收入1万多元。”欧家兵说。
双安村村支书黄家赞介绍,下北口屯有56户200多人,家家户户种植马蹄,少的三四亩,多的20多亩。除了种植马蹄,一些村民还种植砂糖橘、苗木(香橙苗酸柑苗),但马蹄是绝对的主导产业。“这些年,村民靠种植马蹄富裕起来,几乎每家都盖起了三四层的楼房,村道也拓宽了,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越来越好。2024年马蹄收购价不断上涨,几乎一天一个价,大的毛马蹄已经到每斤2.3元,好的白马蹄最高每斤2.9元,村民卖马蹄的收入多了,腰包也更鼓了,可高兴了!”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