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冲刺锦囊 助你乘风破浪
桂林晚报
2025年04月25日
◤◤上接03版
历史:
强化审题思维逻辑
规范答题语言表达
支招教师:林玉连 高中历史教研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
特控临界生
这类考生的目标为高分冲刺,考前应朝着“知识的深度和思维的逻辑性”方向努力。首先,考生可再次精读教材,尝试对教材进行“批注式复习”,把纲要内容与选必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和运用。
其次,应加强对做错的试题深度分析,每道错题要追溯知识漏洞,掌握答题逻辑。同时,每天都应保持真题训练,并熟悉设问指向,总结答题模板,掌握历史主观题的“观点—史实—结论”答题结构。考生可重点训练阅读能力和表达准确性、规范性,强化对文献材料的分层练习,提升对中心词、关键词的提取能力。此外,也可以积累各种类型开放性试题答题模板,强化思维训练。
最后,建议考生可养成将75分钟考试分成每15分钟一个对表习惯,尽量将选择题答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留更多时间给材料题审题、答题和检查补充。
本科临界生
这类考生的目标为夯实基础,可向着“狠抓基础和应试技巧”的方向备考。考生应回归教材,重点用好教材中的学习辅助栏目,特别是单元导语和课时导语,掌握阶段特征的要点和规范化表达;背记大事年表,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知识点。
同时,用好近三年全国卷和地方卷的历史分段试题集,每两天完成一次“饱和式训练”,训练规范答题语言,例如“明清时期改土归流”可概括转换为“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
考前可强化答题速度训练,限时作答,并注意字迹、答题格式、答题层次、卷面等。此外,也可强化根据材料自拟论题能力,以2-3个关键为核心,熟练用“促进”、“有利于”等关联词造有价值判断的论题。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材料题实在找不到答题思路,可以摘抄材料关键句或关键词,回忆所学会用的知识联系起来,即可作答,切勿留空,尤其是小论文题。
政治:
以真题为镜 以教材为纲
以错题为阶
支招教师:莫岚 高中政治教研员,广西教研员领航工作坊坊主,桂林市教学能手
特控临界生
考生可对比新、旧教材变化,重视教材出现重大修改的内容,往往这是高考的考查重点。临近高考,考生也可多研究真题,归纳出常考考点,重点强化主干知识;尤其突出主观题答案与细则对备考的指导作用,总结归纳高频考点相关的得分关键词,并重视答题规范性训练。
考前用好错题本至关重要,考生可以重做错题,能做对的错题即可排除,精研二错、三错的试题;集中对比同一模块错题,从中发现有关自己在知识、审题技巧、答题习惯、时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精准突破。
考生应当多多关注时政,尤其是“两会”热点话题,借助高考真题、精品模拟题,结合不同模块教材重点知识进行分析与解读。
本科临界生
这类考生在考前应当整合出知识框架,突出主干,明确知识内在联系。例如,哲学模块要突出对重点原理及其对应方法论的归纳总结,逻辑模块要以知识逻辑构建框架;经济模块要以主体、主题来进行知识整合;政治、法治模块要以行为主体为主线的知识整合;文化模块中文化的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等内容需要重点关注;法律模块要关注民法基本原则、物权、合同、人格权、侵权责任等内容。
考生应每天练习真题,并做到规范答题。具体来说,每天限时20-25分钟做一套各地新高考真题选择题(16题,含规范填涂答题卡),并针对错题进行回归教材、反思解题技巧的总结;每天限时7分钟做一道主观题真题训练,尤其要重视审题技巧提升,即准确定位知识范围、材料范围、提问角度、行为主体、分值分配。同时,关注情境材料答题中的重要作用,用好材料原文信息提升主观题得分。
针对做错的题,要进行题型归类,提炼解题技巧与方法。建议客观题重点突破漫画题、图表题、推导题等,主观题则从原因(意义)类、措施(建议)类、认识类等进行分类,对每一类型问题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答案组织、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掌握。
地理:
精研真题分层突破
靶向冲刺各展所长
支招教师:蒋谊芳 高中地理教研员,中小学一级教师
特控临界生
一方面,考生可每天精选2-3道近年高考真题,模拟考场环境进行限时训练,提升答题速度与应变能力。答题后应对照答案详细分析,梳理命题意图、设问角度和答题要点,总结高频考点和命题趋势。
另一方面,应当分类归纳题型,构建解题模型。系统梳理原因类、影响类、条件类、作用类等题型,总结通用答题思路。例如,原因类应从自然、人文要素切入;影响类应兼顾有利与不利、短期与长期影响等。考生可通过大量高考题补充答题模板,形成个性化答题模型,提高答题规范性和完整性。
针对跨学科题、实验题等新题型,考生要学会整合地理与其他学科知识,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要研究实验题中数据获取、分析和结论推导的逻辑,培养科学探究思维。
此外,考前也不要忘记回归教材基础,可快速浏览教材,标注核心概念、原理和案例,串联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教材边角材料也同样值得关注,应当挖掘潜在考点、查漏补缺,确保知识无盲区。
本科临界生
考生考前应当巧用真题,精准突破。可将2024年及2025年八省联考真题按题型细分,每天限时完成一套真题,模拟考场节奏,适应考试氛围。做完后应逐题钻研答案,总结命题规律。比如八省联考中频繁考查的区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形成的影响等内容,便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对于地球运动这类难度大、得分率低的专题,可适当舍弃,集中精力攻克得分性价比高的题型。
本科临界生应全力专攻基础性、较简单的产业等专题。以产业专题为例,从产业类型、分布、区位因素,到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构建完整知识框架。遇到类似八省联考中分析产业发展影响的题目,能迅速从经济增长、社会影响、生态变化等角度有条理地作答,形成高效答题模板,提升答题规范性与准确性。
此类考生在考前最后30天,应避免在难题上耗费过多时间。例如地球运动中复杂的日照图判读、时间计算等知识点,若一直难以掌握,不要执着。应当多做基础和中等难度的真题,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逐步强化信心,提升考试状态。
此外,考生也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浏览教材,梳理地理概念、原理和典型案例,如气候类型分布、农业区位因素等。要把零散知识系统化,搭建知识网络,做真题时应将试题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如果遇到模糊知识点,应及时查阅教材巩固,减少知识盲点,为解答基础及衍生题目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