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全州深山里寻找野生香菇 成功驯化十几个品种
这群农技专家
想让人工栽培的香菇更优质
桂林晚报
2024年10月24日

↑在大棚种植的“野香七号”。
(全州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供图)

↑市场上买到的香菇和晒干的“野香七号”(右)对比。
记者谭熙 摄

↓晒干的“野香七号”。
记者谭熙 摄
天气逐渐转冷,入秋之后,野生香菇的生长季即将来临。野生香菇的采摘往往需要靠运气,不过,农技专家们已经找到了将野生香菇驯化移植到大棚种植的方法。近日,全州县农业农村部门传来好消息,他们成功选育出可人工栽培的纯野生来源的香菇品种,并已制作好菌棒,即将进行示范种植。
人工栽培香菇
也能拥有“野香”味
香菇,以其营养丰富和独特的口感而深受人们喜爱。在许多菜肴中,加入香菇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美食爱好者而言,野生香菇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他们常常为了寻找野生香菇而四处奔波。
根据资料显示,现在香菇栽培品种的遗传种质主要来源于野生香菇谱系中较窄的一部分资源,但由于遗传背景比较单一,香菇育种工作并没有充分挖掘野生香菇优异品质。因此野生香菇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价格远高于商品栽培香菇。
“正因为野生香菇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同时针对目前商品栽培香菇存在传统主栽品种退化加剧、新品种选育更新相对滞后等问题,野生香菇的种质资源利用空间还很大,所以我们想通过‘驯化’野生香菇,培育出可人工栽培的纯野生来源的香菇品种。”全州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吴忠华告诉记者。
凭借本地丰富资源
优中选优推新种
作为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全州县拥有丰富的野生香菇资源。吴忠华告诉记者,全州县去年食用菌产量达到5.7万吨,其中,香菇的产量占比18%,这里不仅有大棚种植的香菇,也有野生香菇。像在龙水镇、咸水镇、才湾镇、永岁镇、安和镇等地,因为山里气候合适、湿度适宜,且有不少倒木,野生香菇的踪迹随处可见。
2014年,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农业科学院的支持下,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全州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成立广西全州食用菌试验站专项建设团队,开始野生香菇的驯化培育工作。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吴圣进研究员和全州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蒋建明副所长是全州食用菌试验站专项建设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告诉记者,他们从村民那里了解到野生香菇比较多的区域后,在适宜的生长期进到深山里寻找野生香菇。“要找到野生香菇并不容易,不是适宜的天气香菇长不出来,天气适宜但因为香菇生长周期短,很容易错过。所以在采集野生香菇母本上,我们费了不少力才采集到十几个品种的野生香菇。”
因为野生香菇主要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繁殖,其孢子通过风等自然因素传播,萌发成菌丝,最终形成子实体。“孢子的采集不太容易,我们是通过提取野生香菇的组织细胞,于试管培养基中让其生长出菌丝。”建明说,他们会提取很多组织细胞进行试管培养,以选择生长最优者,进行纯化或作为母种转管繁殖。“接下来就是模拟山里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看其生长后的性状是不是和野生环境一样,产量如何。”
近几年来,在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专家的指导下,蒋建明团队反复实验,就是想培育出和野生香菇口感一样且能用于人工种植的高产香菇。
经过多年的实验,团队成功驯化了十几个野生香菇品种,并从中优中选优,选出了四五个适合推广种植的香菇,其中,“野香七号”便是佼佼者。
成功试种的“野香七号”
经济效益显著
“野香七号”香菇新品种源自全州本地野外自然生长的优良菌种。经过两年的试种,其经济效益显著。
蒋建明告诉记者,“野香七号”每个菌棒能产鲜菇1.5-2斤,按照今年年初的市场行情,“野香七号”鲜菇的价格每斤在15元以上,“晒一斤干菇需要8到10斤鲜菇,‘野香七号’干菇的价格每斤能在100-150元。”而商品栽培的香菇,每个菌棒能产2-3斤鲜菇,价格是每斤5元左右,鲜菇刚上市的时候价格会好一些,能到6-8元一斤,至于干菇的价格则会根据菇的品相不同,在30-60元一斤不等。
“虽然‘野香七号’的产量比普通商品栽培的鲜菇低,但整体来说,它的价格有很大的优势。”随着入秋气温的下降,马上又到了适合“野香七号”生长的时候,蒋建明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和厂家合作,准备了近50万包的“野香七号”菌棒,现在正在发菌、转色的阶段,过一段时间就能将这些菌棒送到龙水镇、咸水镇等地的农户手上,由他们试验种植。
吴忠华和蒋建明拿出之前试验种植后,经过晒干的“野香七号”给记者看。“野香七号”和市场上常见的香菇有些不太一样,菇形较小、菌帽薄、菌柄细,闻起来在香味上也有些许的差别。“经过这么多年的试验,‘野香七号’的品相和口感与我们在山里找到的野生香菇一模一样,跟其它进行‘驯化’的野生香菇比,它的口感嫩滑,也是最好吃的。”吴忠华说,“野香七号”的香味非常浓郁,成活率高,产量也不错。“现在还处于试种阶段,种植的农户还不多,接下来我们将会继续进行推广,希望能有更多的农户受益。”
除了“驯化”野生香菇之外,蒋建明和团队还在进行杂交试验,希望能找到更具经济价值的新品种。
“我们目前有一个野生香菇与其他香菇杂交的新品种正在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它的菇型会比野生香菇大,香味与‘野香七号’相当。”吴忠华说,这个新品种的产量比“野香七号”提高两成,一旦知识产权申请下来,他们将在全县范围内逐步进行推广,推动全州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记者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