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广告

04版:读桂·热点

05版:读桂·热线

06版:新闻故事

07版:读桂·社会

0809版:聚焦“桂林经典”

10版:读桂·社会

11版:时事关注

12版:深度国际

13版:燃情体育

14版:文娱关注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10月24日

下大雨定位设备失灵 4名专业户外人员被困山中

消防勇士紧急出动
历经2小时成功营救

桂林晚报      2024年10月24日     
  21日晚上7点许,桂林市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接到紧急求助,灌阳县西山瑶族乡大坪村大坪山有4名男子被困山中。
  据悉,4人都是附近风力发电站的工作人员,当天中午他们进山进行地形勘察,为风力发电基站定点作业做准备。他们预计当天下午4点出山,但直至晚上7点,山下出口接应人员仍未见到他们的身影,随即报警求助。
  灌阳县消防大队救援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得知走失的4人身上都配备有先进的卫星定位设备,而且是有丰富户外经验的户外作业人员,曾多次到大坪山进行勘察。
  为啥这样的专业人员会在山里迷路?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一场救援行动随即展开。
  定位设备失灵 专业户外人员山中迷路
  晚上7点30分左右,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大坪山脚下,风力发电站的相关工作人员为救援人员简单介绍了情况。
  据风力发电站工作人员说,他们早前一直能通过电话与被困人员进行联系,得知他们在下山过程中突然遇到了大雨。当时被困人员身体状况尚好,只是原本设置的一些“路标”不慎被冲散了,而身上的卫星定位设备也失灵了,只能定位出大致的位置,这让他们在找路时遇到了麻烦。
  随着时间推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里的温度也越来越低,雨依旧在下,被困人员的通信信号也变得时断时续。最后的一次通话中,被困人员表示仍在山中徘徊,无法下山。
  搜救2小时 终于找到4名被困人员
  “山里情况复杂,虽然他们都是有经验的户外作业人员,但当时雨越下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大家都担心他们会遇到危险。”风力发电站工作人员回忆说,考虑到被困人员在山中已久且山里信号不稳定,于是他们选择了报警求助。
  消防救援队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展开了救援行动。指挥员不断尝试拨打被困人员电话,尽管信号时断时续,但仍第一时间把救援信息传达给了被困人员。同时,指挥员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了解走失地点的地貌特征,并得知他们物资充足,身体状况还不错。
  利用被困人员卫星定位设备发回的定位信息,消防救援人员徒步上山进行搜寻。
  “当时,我们拿着登山背包、绳索、照明工具,还有食物、矿泉水等物资上山。这时,山里光线已经极暗,定位信息也不精确,我们就边搜寻边大声呼喊被困人员。”参与搜救的灌阳县消防救援大队队员回忆。
  直到晚上9点40分左右,在大家冒雨在漆黑的山林中穿行了2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了一丝微弱的灯光,紧接着听到被困人员的回应声。被困的4人终于被消防救援人员找到了。
  令人惊讶的是,4人迷路的地点其实离山下出口仅1.5公里,据被困人员回忆,他们在这里来来回回走了很多遍,但始终找不到出来的路。
  
  提醒:户外遇到类似情况这两点很重要
  被困人员找到后,消防救援人员第一时间检查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并将提前准备好的食物和矿泉水送到他们手上,为他们补充热量和体力。
  稍作休息后,消防救援人员根据来时标记的路线,很快就带领被困人员原路返回到了安全区域。
  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户外作业人员也会迷路?他们身上的专业户外设备在关键的时候为啥没能发挥作用?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灌阳县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救援人员曹进。
  曹进说,即使是在经验丰富、各种设备完备的情况下,在进行户外作业时,依然是存在风险的,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这次户外作业人员被困的最大原因应该是山里突然下雨,导致早前记忆中的路线信息发生改变,致使几位户外工作人员没法找到回程的路。另外,他们随身携带的定位、通信设备,也可能因受到周边基站、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定位偏差情况。
  曹进表示,这几位被困人员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处置方式还是十分有经验的,第一点是始终保持身体状况良好,第二点是保持通信和定位设备的供电,这为救援提供了便利。
  记者陆鑫 通讯员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