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过期护照成关键线索
女子“流浪”桂林7年终回家
桂林晚报
2024年10月23日
近日,在桂林市救助管理站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下,广东廉江籍女子阿珍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她感慨地说,靠着一本过期护照,她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而这一趟归家的旅程,她盼了7年。
漂泊7年终获助
阿珍的“流浪”生活始于2017年,当时她在一次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的救助行动中被发现。由于行为举止有些异常且流落街头,工作人员就将她送往了桂林市福利医院进行救治。
在救治的这些年中,阿珍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她有时候能说出自己是来桂林旅游的游客,有时候也能说出一些家乡的信息,但这些信息都不太完整,无法根据这些信息核实她的身份。
2021年,按照相关政策,市救助管理站依策依规将其落户安置在市社会福利医院。
今年1月,市救助管理站对已落户安置人员启动再寻亲工作,这一次,工作人员对安置在市社会福利医院的流浪人员进行了更加全面而细致的询问,这其中也包括阿珍。此时,阿珍在桂林已经生活了7年,相对安逸的生活让她恢复良好,她和工作人员的沟通也更为顺畅。在工作人员细致耐心询问下,阿珍终于讲出了自己较为详细的身份信息,包括之前的工作单位。有了这些信息,工作人员认为为阿珍寻亲找家有戏了,于是迅速联系了公安部门,通过人脸比对,并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很快锁定了阿珍的疑似身份信息,包括阿珍的全名,身份证号以及户口所在地址。身份信息显示,阿珍是广东廉江市人,落户在当地某床单厂宿舍。
希望燃起又遭挫
得到疑似身份信息后,市救助管理站立即联系了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救助管理站进行核实。很快,湛江市、廉江市救助管理站反馈核查结果:该厂已倒闭,经过走访,这个地址上无人认识阿珍。
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一下子破灭了,但工作人员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继续帮助阿珍回忆更多的信息。通过一次次的聊天询问,阿珍也回答得越来越清晰,而且她一再坚持,公安部门找到的疑似身份信息就是她的,她就是落户在广东廉江某床单厂宿舍的赖某某。
为了印证阿珍的说法,工作人员又进一步详细询问了她的工作单位、工作单位领导和要好同事的名字,以及她的一些朋友、周围邻居等情况。在工作人员的坚持下,阿珍想起了工作单位领导的名字。她还告诉工作人员,她是被人收养的,还想起了养父母的名字。但遗憾的是,养父母二老均已去世。
于是,工作人员再次联系湛江市、廉江市救助管理站,请他们就阿珍新提供的信息再次进行核实。
护照成关键线索
考虑到确认身份困难重重,寻亲工作人员一刻也不愿停留,他们一边等待广东方面的反馈,一边继续找阿珍拉家常,帮助她回忆更多信息。
“当初怎么想着来桂林呢?是不是想来看看桂林山水?”一天,工作人员照例来看望阿珍,在聊天过程中提到了旅游这一话题。没想到就是这句话点到了关键,阿珍突然惊觉:“对啊,我来旅游,有一本护照的。”听到这个信息,工作人员心跳加速,他们马上询问护照在哪里。得知放在行李箱时,工作人员立刻请医护人员协助阿珍在她的行李箱中翻找,终于找到了护照。
工作人员发现,这是一本很旧的护照,且已经过期,但上面的身份信息、照片都可以跟阿珍对得上号。此时,阿珍还回忆起,自己其实是从国外回来的,当时回国第一站就来桂林旅游。
寻亲工作人员经过讨论研究,决定前往出入境管理部门,看看能否根据护照查找到阿珍的身份信息。很快,出入境管理部门查到了这本护照关联的身份信息,与之前公安部门反馈的疑似身份信息完全一致。有了公安系统联网的护照信息佐证,至此,阿珍身份信息基本确定了。
归家之路终铺就
寻亲工作人员随即将此信息反馈给湛江市、廉江市救助管理站,三方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结合种种信息、走访调查的结果,最终确认了阿珍的身份。当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将这一结果告知阿珍时,她激动不已。身份信息的确定不仅让她找回了自己,也意味着她终于可以结束漂泊生涯,回到久违的家乡。
在离开桂林的那一天,她早早起床梳洗,换上一身心仪的衣裳,跟医护人员一一告别后,跟随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踏上了返乡的旅程。
如今,阿珍已经顺利回家,但寻亲工作人员的脚步并未停歇,他们将继续帮助更多像“阿珍”这样的人找到家。无论需要多少次交谈,奔跑多少路程,在这条寻亲的道路上,他们誓将不放弃任何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文中阿珍为化名)
记者苏文娟 通讯员蔡海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