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读桂·热点

03版:读桂·热点

04版:新闻故事

05版:读桂·社会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国内关注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8月27日

开学逸事

桂林晚报      2024年08月27日     
  ■马晓炜

  秋风送爽,又是一年开学季。此时,不管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还是教书育人的老师,都在紧锣密鼓为学子迎接新学年的到来紧张忙碌着。那么,在“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古代,他们的开学季又是怎么样的呢?
  入学时间,因农忙而定。每年的9月,是大多数当代学子的开学日,而在古时候,学生入学却不是这个时间,因为古代以农业为主,开学也要跟上农忙的节奏。只有等地里庄稼没得可收可种了,才开学,毕竟民以食为天。汉代《四民月令》记载:“正月农事末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从中不难看出,汉代学生是分三个时间开学的。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战争不断,冬季入学成为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之说。后来冬季入学成为古代乡村学校较为普遍的选择。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诗为证,他在《冬日郊居》中写道:“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
  入学准备,按照“三件宝”备齐。孩子入学,对现代的父母来说,是件大事、喜事,开学前要帮张罗各种学习生活用品,古人当然也不例外,入学前要备齐“三件宝”:“束脩”,即学费;“青衿”,即现在的校服;“笈囊”或“褡裢”“包袱”,类似现在的书包,用于放置笔墨纸砚和行李等。其实,古人上学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那时没有方便携带的钢笔水笔,连笔墨纸砚都得靠肩背担挑,为了拜师求学往往还要起早摸黑,跋山涉水,负笈甚重。明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就描写了当年顶风冒雪求学经历:“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作者年轻时求学路之艰辛可见一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路就是一段磨砺身心的修行之路。
  入学仪式,围绕“四个环节”展开。生活需要来点仪式感,在开学这件事上,从古至今,人们更是推崇备至。当下每到开学季,各地的“开学典礼”都在大中小学如期上演。在古代,新生入学也有盛大的“开学仪式”,而且格外隆重。“入学礼”更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那时孩子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而“开学仪式”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环节,可谓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仪式感满满。这些传统的礼仪对于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接物、立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开学季,承载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对知识、对教育的深情厚望,它不仅是开启学子求学之旅的短暂美好时光,还是一种民族浩瀚文化的接续与传承,如今重温古人的“开学季”,我们便会清晰地发现,张开梦想翅膀的华夏儿女,正奋力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