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关注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八桂热点

08版:国内关注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6月12日

反对党领导人宣布退出 呼吁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以色列战时内阁生乱
内塔尼亚胡处境内外交困

桂林晚报      2024年06月12日     

  甘茨 (资料图片)

  内塔尼亚胡 (资料图片)
  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主要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近日宣布退出战时内阁,并呼吁以色列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这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去年10月,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的4天,由内塔尼亚胡、以防长加兰特、甘茨组成的战时内阁成立,他们负责对作战事宜进行决策。如今,冲突之初所展现的内部团结似乎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
  分析人士指出,甘茨的退出虽不会直接威胁内塔尼亚胡的总理地位,却会让后者更加依赖极右翼盟友,可能会在国内和国际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战时内阁成员退出 以总理发声挽留
  当地时间6月9日晚,甘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退出战时内阁,并呼吁以色列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甘茨说,尽管他知道内塔尼亚胡领导了一个“糟糕的政府”,但他的政党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加入了紧急政府,但内塔尼亚胡“正阻止以色列取得真正的胜利”。
  甘茨表示,“真正的胜利”意味着以方被扣押人员获释、哈马斯不再是加沙地带的治理机构,以及成立一个针对伊朗的地区联盟。
  甘茨强调,为确保以色列实现“真正的胜利”,应在今年秋天提前举行议会选举,最终建立一个能够赢得人民信任且能面对挑战的政府。他呼吁内塔尼亚胡“确定一个一致同意的选举日期,不要让我们的人民走向分裂”,并呼吁战时内阁另一名成员、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也退出战时内阁。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同一天,与甘茨同属一个政党的埃森科特也宣布不再担任战时内阁观察员。
  内塔尼亚胡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希望甘茨继续留任。他说,以色列“正在多条战线上陷入生死战”,现在不是放弃行动而是团结起来的时候。以色列将坚持作战直至取得胜利并实现所有目标,“主要是被扣押人员获释和消灭哈马斯”。
  甘茨在以色列政坛属于中左翼阵营,与内塔尼亚胡本是政治对手。内塔尼亚胡2022年年底组建的新一届政府由右翼和极右翼党派组成。事实上,甘茨的辞职并非完全出人意料。今年5月18日,甘茨发布一份围绕本轮巴以冲突及后续事项的方案,要求内塔尼亚胡最晚6月8日接受该方案,否则他将退出战时内阁。

  战时内阁将被解散?
  对于甘茨退出战时内阁在以政坛引发的反应,《以色列时报》10日报道称,以色列反对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前总理拉皮德称赞甘茨的决定是“重要且正确的”,另一个反对党“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领导人利伯曼的反应相对冷淡,称“迟来总比不来好”。
  来自极右翼政党的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致信内塔尼亚胡称,是时候让那些对如今人们所接受的错误观点提出警告的部长加入了,他要求加入这一关键决策机制。另一名极右翼政党领导人、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似乎也在争取战时内阁的位置。他发表声明说,当初甘茨加入后,自己“同意让位,不参与战争决策”,“自那以后,我支持了不少自己并不赞同的决策”。
  以色列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甘茨和埃森科特的退出将促使内塔尼亚胡解散战时内阁。美联社则说,由于甘茨所在政党并不属于执政联盟,因此他的退出并不会给内塔尼亚胡政府带来直接危险。但这可能导致以色列领导人更加依赖极右翼盟友。美国《纽约时报》引述分析人士的观点说,甘茨的决定将使得内塔尼亚胡政府中的温和派声音被排除在外,这也可能降低达成释放被扣押人员协议的概率。

  内塔尼亚胡或陷入更孤立境地
  《以色列时报》称,甘茨领导的主要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退出后,内塔尼亚胡的执政联盟在议会120个席位中仍占据64席,因此不会破坏执政联盟的议会多数地位。
  但《纽约时报》6月10日刊文指出,甘茨此举意味着,内塔尼亚胡现在“完全依赖”执政联盟中的右翼和极右翼伙伴,若他坚持在国际社会日益严厉的谴责下推进加沙战争,他将“在国内外愈发受到孤立”。
  据报道,以色列于6月8日在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实施特种作战行动,救出4名被扣押人员。行动期间,以色列密集空袭和炮击努赛赖特难民营等地,哈马斯媒体办公室说,以军袭击造成至少210人死亡、400多人受伤。以色列国防军则称,其估算的死伤人数“小于100”。
  国际媒体指出,算上8日获救的4人,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靠武力成功解救的被扣人员只有7人。
  批评者指出,以军宣布解救行动“胜利”后,内塔尼亚胡迅速安排同获救人员及其家属见面,与先前解救行动失败后对死者家属连个电话都没打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
  英国《卫报》近日报道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最强烈谴责”,但他同时对人质获释表示欢迎。土耳其外交部在声明中用“野蛮”形容以色列的这一做法。伊朗外交部说,巴勒斯坦平民惨遭杀害“是美欧武器不断流入犹太复国主义政权军火库的结果”。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近日强调,美国“没有在军事层面参与”以色列的营救人质行动,并重申美国的停火呼吁。
  半岛电视台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西方国家的反应再次显示出“双重标准”。
  综合新华社、环球时报、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