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电影讲述员:
用声音让视障观众“看”电影
桂林晚报
2024年05月23日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当天,桂林图书馆无障碍阅览室迎来了一批特殊读者。虽然他们是视障群体,但是在无障碍阅览室里依然可以自由阅读、观影。对于视障群体来说,“看”电影、追剧同样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了更好地服务视障群体,桂林图书馆的无障碍阅览室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通过编写、录制解说脚本,让视障观众实现“无障碍”观影。他们,就是无障碍电影讲述员。
1 一场“听”的电影
19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位于广西桂林图书馆临桂总馆的无障碍阅览室。房间内有一批特殊的读者正在阅读学习。无障碍阅览室管理员唐旭升向记者介绍,这些特殊读者都是视障群体,为了满足他们不同的阅读需求,无障碍阅览室划分了无障碍阅读区和无障碍影音区,而这个影音区便是他们“看”无障碍电影的地方。
“老掌柜笑眯眯地站在店铺的柜台后面,他身后的墙上写着‘真正国货’四个大字……”在阅览室的无障碍影音区,投影幕布上正在放映电影《林家铺子》,但和寻常电影不同的是,阅览室使用的是一部无障碍影音播放器,它在放映电影的同时,还会播放管理员提前录制好的脚本讲解,在影片间隙为观众描述台词之外的画面内容。跟着影片的解说,银幕前的观众虽然看不到画面,但依旧被电影的剧情感染,随着情节起伏,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点头微笑。
“视障观众看不到画面,只能通过耳朵听,所以他们想看电影就需要有人做画面的解说,简单说就是额外增加一个旁白。”唐旭升告诉记者,无障碍观影的原理就是在影片播放的同时,加入实时的画面讲解,有时是由一名志愿者拿着脚本做同步解说,有时则会将脚本提前录制成音频与电影同步播放,但不论是哪种方式,都离不开优秀的解说脚本,这样才能让视障观众实现“以听代看”。
记者看到,在播放电影的房间外,还有几个供单人使用的小隔间。每个隔间的座位前都配置有小型投影仪或电脑,使用者可以通过管理员提供的便携听书机,播放提前储存好的解说脚本单人观影。“不同程度的视障人群观影的需求也都不一样,有些人可以模糊地感受到光影变化,所以会坐在面对银幕的方向;也有一些人想听得更加仔细,所以会选择近距离听电影的方式。”
2 用声音串联的故事
聊起无障碍电影解说,市盲人协会主席王一帆感慨良多,因为这正是让视障群体实现“看”电影的关键。
王一帆向记者讲述了几次参与讨论脚本的编写经历,由于视障群体往往只能接收到声音信息,所以脚本作者必须先吃透电影的情节,并仔细寻找每个场景之间的信息差,这样才能让仅剩声音的电影重新变得完整。并且,一些诸如演员说话时的表情、肢体动作等信息,有时也是左右观众对剧情理解的要素,只有将这些信息准确地进行解说,才能让故事完整。
“比如影片《回西藏》里有这样一个场景,主角老孔第一次来到西藏工作,独自开着吉普车驶向目的地。为了准确传达出角色长途跋涉的情景,这一画面的解说就是‘老孔一个人驾驶着吉普车,飞扬起来的泥沙把他的脸和车子都弄得灰扑扑的’,既展现了角色的状态,也交代了画面的环境。如果不做讲解,视障观众所能听到的就是一阵吉普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对剧情云里雾里。”
除了筛选画面元素,解说的用词也得精炼准确。因为解说都是与影片播放同步进行的,所以留给讲述员讲解的时间往往十分有限,经常需要在十几秒的时间里把事情交代清楚,这就要求讲述员在准备脚本的时候要“惜字如金”,不能繁琐讲述。如果播放影片的时候讲述员与演员同时说话,就会对观众造成干扰,当然就没法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
“解说脚本就像一根链条,既要串联起整个故事,自身又不能冗长拖沓影响电影的叙事结构。”王一帆说,做好的解说脚本会打印成册加入阅览室的资料库,待到需要播放电影的时候再由管理员或者志愿者取出,拿到放映室为观众进行实时解说。“为了减少失误提升观影体验,阅览室也会请志愿者提前将脚本录成音频,与电影同时播放。”
3 不断完善的脚本
作为无障碍阅览室的管理员,唐旭升和同事们除了要对设备、书籍进行维护之外,完善无障碍影音区的影视资源也是他们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相较于传统的盲文书本,‘看’电影无疑是视障群体更喜爱的文娱方式。”唐旭升告诉记者,桂林的无障碍阅览室建立于2003年,二十年来除了接待来阅览室的特殊读者以外,每年图书馆还会开展送书上门、送电影上门等志愿服务。他们电影库中的不少“新片”就是管理员和志愿者们一起讨论、录制脚本,进而转化成的无障碍电影。
“脚本的解说用词往往需要作者灵活运用‘通感’的手法,将一些词汇替换成视障群体能够理解的内容。”志愿者周女士就是阅览室电影脚本升级工作的积极分子。她在接触无障碍电影脚本工作之前,就已经在喜马拉雅等电子书平台上参与过不少助读活动,所以她对完善电影脚本也有自己的心得。“最常见的就是对颜色的描述,比如‘红色’这一概念,相较于‘新娘子穿着一身红色的喜庆衣服’,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新娘子的衣服像太阳光一样暖’,虽然从我们的角度读起来稍显怪异,但这却是视障群体最能理解的表达方式。”
唐旭升说,虽然阅览室在播放无障碍电影时大多是采用预先录制好的脚本音频,但每部电影所搭配的脚本却一直都没有真正“定稿”。每次播放完影片之后,唐旭升和同事都会根据观众的反馈一起讨论,给脚本升级。“视障群体接收信息的方式与大众不一样,只有多跟他们聊天,才能知道在观影过程中他们遗漏掉的是哪些信息,他们希望获取的又是哪些信息,只有这样不断完善才能真正打通信息的壁障。”
记者阳聃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