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强对流天气频繁 雷暴大风降雨接连上阵
进入汛期
桂林积极开展防汛备汛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08日
4月,桂林进入汛期。今年的水情预计如何?会不会出现超警洪水?这些问题受到不少市民关心。记者从桂林水文中心了解到,预计今年全市河流水情总体属偏差年景,五大主要河流干支流有较大可能出现超警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10至20年一遇洪水。目前,我市各部门已积极谋划,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夯实防汛减灾工作基础,全力保障安全度汛。
●水文部门预测今年水情
桂林水文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面平均雨量1595.5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10.7%。全年共出现9次较强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4至6月,有7条河流(河段)9个水文(位)站出现11站次超警洪水。桂江、湘江、洛清江干支流有4个国家基本站出现2到5年一遇的洪水。
根据气象部门资料,2024年预计全年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一至三成,降雨时空不均,局地可能出现极端性强降雨过程。暴雨集中在5月至6月,洪涝灾害的风险较高,可能出现旱涝并存的形势。基于水文现象发展的成因规律及数理统计规律,结合气候预测成果及当前江河水情特征,水文部门对各主要河流年最高水位进行了分析预测,预计今年全市河流水情总体属偏差年景。
与历年平均最高水位相比,我市20个国家基本水文(位)站中,预测值有19个站将超过历年最高水位平均值。其中,桂江水系10个、湘江水系4个、洛清江水系2个、古宜河水系2个、资江水系1个。与警戒水位相比,20个水文(位)站中,预测值有18个站超过防洪警戒水位0.3至3.0米,另有2站为达到防洪警戒水位。
今年,预计我市最高水位出现时间为4至7月。其中,桂江干流可能发生2至5年一遇洪水,支流荔浦河及灵渠可能发生5年或接近5年一遇洪水;湘江干、支流可能发生2至5年一遇洪水,支流万乡河可能发生5年一遇洪水;资江干流可能发生5年一遇洪水;古宜河干、支流可能发生2至5年一遇洪水;洛清江干、支流可能发生5至10年一遇洪水。中小河流方面,局部极端暴雨洪水可能频发、重发,部分地区中小河流可能发生10至20年一遇洪水。汛后,出现旱涝急转、旱涝并存的可能性较大。
水文专家表示,汛期我市主要河流和中小河流出现超警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桂江、湘江、资江、洛清江等流域,需做好水库科学调度,兼顾防洪、补水,确保安全度汛和兴利。
●厄尔尼诺事件或致极端天气频发
为何今年的水情形势会较为复杂?桂林水文中心水情科负责人李勇军表示,今年是厄尔尼诺事件次年,综合历史数据来看,出现洪水的概率较大。
据悉,厄尔尼诺事件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通常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出现。2023年是厄尔尼诺年,而从历次厄尔尼诺事件的相关数据来看,其形成的第二年会比第一年更热,极端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出现。
“我们经过中长期预测,统计了历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次年的桂林水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今年是厄尔尼诺次年,出现洪水的概率较大。”李勇军表示,2023年桂林水文站的年径流量为1958年以来最低,根据历史数据统计,与2023年年径流量相近的年份对比,厄尔尼诺次年最高水位达到或超过147.0米(警戒水位146.0米)的概率较高。因此,今年汛期我市要加强防范可能出现的超警戒水位洪水。
上周,我市多地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有市民担心,全国多地在4月上旬出现如此极端天气,是否意味着接下来的天气会更糟糕?对此,我市气象专家表示,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在某个地区、某个时间内出现的历史罕见气象事件,其发生概率通常小于5%—10%,市民不必对此类天气产生过度恐慌情绪。
不过,汛期遇上强对流天气会是一种常态。气象专家进一步解释,我国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桂林地处华南地区,主要受华南汛期影响,其开始时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以及水汽输送条件有关。
针对近期出现的持续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解读,进入4月以来,我国多地之所以出现如此猛烈的降雨,主要是因为暖湿气流在北上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减速负荷。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前车减速就会造成后车拥堵一样,暖湿气流的减速也会造成水汽的大量聚集负荷抬升,最后就造成了强降雨的出现。
●我市积极开展防汛备汛专项工作
根据水利部相关规定及我市实际情况,今年4月1日,桂林正式进入汛期。为了全面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我市多个部门提前开始了相关专项工作。
3月,市防汛办组织成员单位进行会商研判,随即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全面做好各项防汛备汛工作。3月25日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17个检查组,分赴17个县(市、区),开展防汛备汛工作专项检查,并持续到4月初。
本次专项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验等方式,覆盖到乡镇村组和行业、部门、单位。检查内容包括防汛抗旱责任落实、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落实、预案和预警机制响应联动、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防汛抢险队伍和物资保障、开展防汛备汛演练和科普宣教等6大方面情况,确保防范极端洪涝灾害等情况准备措施落实到位。
此外,结合往年防汛救灾工作经验和今年实际情况,市排水处针对部分重点路段,提前安排、制定汛期路段人员值守表,做到分解到岗、责任到人。截至目前,共清捞雨水箅等各类沙井29151个,清捞淤泥429立方米,疏通管道2990米,修补沙井50座,更换各类井盖58个等。
各县(市、区)也在行动。近日,阳朔、平乐、荔浦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召开了县域上下游防汛备汛统筹协调联席会。会议全面客观地分析了三地今年汛期的防汛形势,研究了三地防汛抗旱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突发性灾害事件解决方案和处置建议意见。此外,其他县区也相应开展了应急防汛检查和演练,检查组分别对各地应急物资仓库查清核实防汛物资的储备品种、数量、质量等情况,确保物资安全及满足防汛需要。深入各辖区内水库、山塘、重点河道进行全面摸排,采取“听、看、查”的方式,重点查看水库、河段水域安全提示标牌,防护设施是否健全,对水库水位库容和水域岸线堤防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等。
记者马翔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