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热点

04版:读桂·视觉

05版:读桂·视觉

06版:读桂·社会

07版:读桂·社会

08版:国内关注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3月21日

时隔17年首次加息

日本结束负利率政策
对经济有何影响

桂林晚报      2024年03月21日     
  日本央行3月19日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从负0.1%提高到0至0.1%范围内,同时决定结束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并停止购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加息,标志着日本维持了约11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开始走向正常化。日本央行为何选择此时结束负利率政策?日本距离稳定实现2%的通胀目标还有多远?政策调整可能对日本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日本央行为何调整政策
  负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在面临低通胀和经济放缓时采取的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这种政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负利率,鼓励银行将资金贷出而不是存放在中央银行,从而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活动。
  这一特殊金融现象通常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为负;二是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利率为负;三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负。
  这种政策旨在鼓励银行增加贷款,以刺激经济活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和金融市场扭曲等副作用。此外,负利率政策的效果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谨慎评估和执行。
  为实现通胀目标,日本央行于2013年推出超宽松货币政策。2016年2月,日本央行开始实行负利率政策,并于同年9月开始实行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即日本央行通过大量购买债券,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控制在目标范围。
  由于长期执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弊端凸显,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去年4月就任以来,一直寻求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由于美联储今年内存在降息可能,“一升一降”叠加将对日本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因此日本央行急需调整政策。
  此前,日本央行一直将稳定、可持续地达成2%的通胀率作为政策目标,此次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也是基于通胀目标“有望达成”这一判断。目前日本物价持续上涨,1月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29个月同比上升,连续22个月达到或超过2%。
  不过,植田和男坦言,目前距离实现央行设定的通胀目标仍有距离,结束负利率政策后,日本不会马上进入持续加息阶段。
  通缩风险依然存在
  《东京新闻》报道指出,摆脱通缩应意味着物价持续上涨,企业从中受益,工资持续增加,消费明显回暖,物价不再下跌。日本媒体和专家普遍认为,虽然去年以来日本出现了物价持续上涨、名义工资持续增加等情形,但离达成良性循环尚有距离。
  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劳动者实际工资收入比上年下降2.5%,连续两年下降;截至今年1月,日本实际工资连续22个月同比减少。这表明,工资涨幅追不上物价涨幅的局面仍在持续,个人消费会受到明显抑制。
  内阁府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占日本经济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个人消费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0.3%,连续3个季度呈现负增长。数据同时显示,去年以来由于人们倾向于购买更廉价的消费品,日本鸡肉销量大增,牛肉销量大降。
  经济评论家门仓贵史表示,现阶段谈论摆脱通缩为时尚早。日本国内并没有出现实际工资上涨、消费增加、需求旺盛带动物价上涨的良性循环。如果通胀不是由国内需求旺盛及工资成本增加等因素驱动,日本经济重陷通缩的风险就依然存在。
  政策调整有何影响
  由于日本央行承诺将继续通过购买国债等手段保持宽松货币环境,金融市场当天对央行政策调整反应冷淡。3月19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汇率显著走软,再度降至约150日元兑换1美元水平;东京股市则继续上涨,日经股指重回40000点上方。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来看,日本央行加息或会令政府、企业及个人债务负担加重,企业破产数量增加。但长期来看,加息有利于增加国民储蓄收益、抑制日元过度贬值造成的财富外流,同时还有利于提升企业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让人力资源更加集中到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中。
  植田和男19日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日本宽松的金融环境将持续存在,央行结束负利率政策不会导致存款或贷款利率大幅上升。
  野村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木内登英表示,即使日本央行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利率涨幅也有限,加上日本经济对利率的敏感度已大幅降低,央行此次政策调整不太可能显著改变日本经济目前的状态。
  在国际方面,由于日元在全球金融市场具有重要且特殊地位,此前由于利率较低,导致在国际中,日元被广泛用作“融资货币”或者“息差货币”,也就是投资者借入日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在获取收益的同时,承担相对较为低廉的资金成本。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此次利率调整后,日元有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升值,但若一旦升值幅度超过预期,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全球资产价格重估,投资者需要重新调整其资产配置策略,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国际资金出现大幅流动。对一些依赖日元流入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有可能面临一定的资金外流风险。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