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热点

04版:读桂·视觉

05版:读桂·视觉

06版:读桂·社会

07版:读桂·社会

08版:国内关注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3月21日

拳击笔、解压文具盒、卡通削笔刀……一些老师把它们列入“黑名单”

文具过度“玩具化”
老师家长都有担忧

桂林晚报      2024年03月21日     


  ↓按压即可出拳的“拳击笔”。

  ↓“爆头解压”款中性笔。
  拖鞋、旅行拉杆箱、卡通造型摆件……乍一看,它们仿佛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玩具,实际上它们都是橡皮擦。自小学春季学期开学以来,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现在文具与玩具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孩子们在挑选文具时眼花缭乱,难以抉择。面对这种局面,一些学校也开始有所动作,利用家校微信群等渠道,建议学生不要携带这类玩具式文具进入校园,以免对孩子学业产生不良影响。
   干扰学生专注力
 一些老师“禁带”花式文具

  日前,家住叠彩区中山北路的黄女士向记者分享了她在家长微信群中收到的一条信息。这条信息这样写道:“家长们,请不要让孩子们带太复杂、太漂亮和太好玩的文具来学校。你知道孩子们用了多少上课时间来玩这些文具吗?这会养成不专注学习的坏习惯。请家长们给孩子准备的文具尽量简约,好看的留在家里吧。”在这条信息的下方,还附带了一张别具一格的橡皮图片,这款橡皮呈笔状,使用时需要拔出,一擦便会收缩。
  记者走访了市内多所小学的学生家长。家住七星路的黄先生向记者表示,他家小孩今年在七星区的一所小学上一年级。在开学前,学校就发放了一份详细的文具购买清单。这份清单对橡皮、尺子、笔袋以及书皮和作业本等文具的选择都有着明确的要求,甚至还提供了参考图片供家长参考购买。清单内的文具以简约朴素为主,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还会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文具都会拿回家。
  临桂一所小学的学生家长龚先生向记者透露,早在上个学年,孩子的学校就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由于不少学生的文具盒功能过于复杂,孩子们上课时喜欢摆弄,容易分心,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学校通过家长微信群建议家长们为孩子选购更为简易的透明笔袋。
  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教师也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表示,发布这样的通知实在是出于无奈之举。因为小学生们年纪尚小,专注力有限,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有的小孩上课喜欢玩弄特色文具,尽管老师们多次劝导,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家长的配合,为孩子更换合适的文具,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专注、高效的学习环境。
   文具“玩具化”程度不一
 有家长认为要区别对待

  日前,记者深入市区多家文具店进行了探访,发现如今的文具用品已不再是昔日单调乏味的设计,而是注入了浓厚的创意与趣味性。
  在滨江路的一家文具店中,货架上的橡皮形态各异,令人目不暇接。除了传统的2B黄色橡皮外,还有模仿拖鞋、卷纸形状的,造型别具一格。更有甚者,一些橡皮被藏身于卡通旅行箱中,或是以热门卡通人物为原型出现。
  除了橡皮之外,店内陈列的文具盒和水性笔也花样繁多。有的在外壳印刷卡通图案,有的被制作成洞洞鞋的样子,搭配可爱的花扣,让孩子们自己装饰。此外,盲盒笔、解压本,顶端装饰着拳击人、墨鱼仔等元素的中性笔等文具也吸引了不少小学生的目光。其中,解压笔记本封面上的火箭采用了柔软的乳胶材质,路过的孩子们纷纷忍不住伸手去捏。解压款水性笔只要按压即可出拳或是“爆头解压”,其玩具属性浓厚,让不少孩子央求家长购买。
  针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文具,家长们也有看法。“连我都觉得这些文具十分有趣,更何况是孩子呢?”家住叠彩区爱琴湾畔的唐女士说,前段时间,小孩的爷爷为其购买了一批趣味文具,在接下来的几天,唐女士发现孩子在写作业时对橡皮和卡通削笔刀的使用频率明显上升,没有写错字也故意去擦,笔没用完也会一直削,只为多玩一会儿。近日,在收到学校的文具建议后,唐女士十分支持,毅然决定带孩子重新购买简易款的文具,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家住彰泰睿城的万女士向记者表示,现在的文具用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十分支持学校的措施,并按照学校要求特意挑选了一些相对朴素的文具,避免孩子在学习时分心。但她认为,学校不应该禁止所有带卡通图案的文具入校,只要不过度玩具化,希望学校能让孩子感受天真童趣,选择喜欢的东西。
  在采访中,不少家长对学校发布类似建议表示支持和认同。他们认为,禁止过度玩具化的文具十分重要,选择适合孩子学习需要的文具,对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文具应回归本质
 提升课堂专注力

  趣味文具的影响有多大?面对琳琅满目的文具,小朋友该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呢?孩子的专注力又该如何提高?记者采访了一些教育工作者。
  桂林市二附学校教师莫媛茗指出,虽然文具的玩具化特性并非学生课堂分心的唯一成因,但其影响不容小觑。如今市场上的文具设计愈发倾向于玩具化,色彩缤纷、形态各异,还附带了许多小装饰和互动功能,这些都足以吸引孩子的眼球。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文具极易成为课堂上的“焦点”,稍不留神就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在选择文具时,孩子们应当坚守朴素与实用的原则。
  莫老师建议,家长应陪同孩子,根据老师提供的清单,审慎挑选文具,避免购买过于玩具化、图案繁多或带有香味的文具。若家长不慎为孩子购买了此类文具,即便这些文具并未被带入学校,仍需加强在家中的监管。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这些看似诱人的文具很可能成为他们分心的根源,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赖伟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具的玩具化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的一方面因素。学生上课分心还可能受到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适宜性以及学生个人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将责任片面地归咎于玩具化文具。她进一步强调,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做好课前预习至关重要。她鼓励学生积极响应老师或学校的要求,甚至自发地进行预习,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理解走进课堂。这样,学生们便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展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们自然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收获,从而避免分心,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记者刘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