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
天水麻辣烫“火”出圈
如何接住“泼天富贵”?
桂林晚报
2024年03月20日


继淄博烧烤、“尔滨”冰雪之后,当人们还在猜测“泼天富贵”接下来会落在哪里时,甘肃天水“捧”着一盆麻辣烫闪亮登场。
各项数据都显示,甘肃天水的热度正在迅速上升。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甘肃天水近一周旅游搜索热度上涨186%。途家民宿数据显示,自3月份以来,天水民宿预订同比2023年增长近2倍。微信指数显示,关键词“天水”的指数最近一周(3月11日-3月18日)上涨了20多倍。
在天水市秦州区市中心,多家麻辣烫店门前排起长队,来自天南海北的美食爱好者来到天水,亲身感受舌尖上的“热辣滚烫”。而天水也开启了宠粉模式,通过开通“麻辣烫公交专线”、增设外地旅游车辆临停点、免费赠送特产和景点门票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市民主动提供服务,展现地主之谊,将热度进一步推高。现在,游客要吃上一碗海英麻辣烫,得排队好几个小时。
灶怎么火起来的?
细究之下,来自自媒体的流量在此类“爆红”过程中都扮演了主导角色。
微信指数显示,天水在3月11日之前的曝光量一直比较平稳,从3月12日开始指数陡然上升,并且热度持续上涨一周。3月13日当天,视频号中涉及天水的直播来源环比上涨14倍。
根据记者梳理,从2023年开始,抖音上就有美食博主在介绍甘肃麻辣烫。真正将天水带火的,是2024年2月13日一个本地人随手发布的生活记录类视频。该视频仅有7秒钟,画面是颜色红艳的麻辣烫,配音“建议全国普及甘肃麻辣烫”,获得了136万个赞。据新华社报道,该博主是天水人。记者查询发现,该账号目前粉丝仅2.5万(此前更低),内容基本是个人生活分享。
此后,开始有粉丝量更多的博主前往甘肃天水探访。这其中有不少是专职美食博主,哪里有流量就往哪里去,甚至“跨越1000公里就为吃个麻辣烫”。这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内,社交平台上关于天水麻辣烫的内容不断增多,在算法的加持下天水热度逐渐提升。据天水融媒3月6日报道,当时近一周有400多个网络美食达人更新相关作品超500个,以每天超2000万播放量的趋势狂飙,视频累计播放量超8亿。
再往后,天水麻辣烫彻底出圈,登上各个社交平台的热搜,并且被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天水是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距离兰州约300公里。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有“羲皇故里”之称。当地的麦积山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现存一万多尊塑像。天水人可能没想到,带火这个城市的不是历史文化底蕴,而是麻辣烫。
但麻辣烫到处都有,甚至川渝地区的麻辣烫更为有名,天水的麻辣烫有何特别之处?不少自媒体博主都提到了一个因素——辣椒。
天水市甘谷县的辣椒是很多麻辣烫店主的首选。据“甘肃发布”,天水市甘谷县是我国辣椒栽培最早的县份之一,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甘谷的辣椒肉厚油多,芳香物质沉淀得更丰富。这种辣椒做的油泼辣子以香为主,细品起来有些许回甘,成为天水麻辣烫的点睛之笔。
灶标准化“宠粉模式”
当一个城市突然涌入大量的游客,对当地的交通、住宿、城市管理等方面都是考验。好在天水不是第一个考生,淄博和哈尔滨都已经提供了答案。
这正在成为一种“标准模式”。
当初淄博突然火起来后,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游客的体验,包括开通烧烤专线、制作烧烤地图、市政院落免费停车、连夜新建烧烤城、景区联动,市民自发提供服务展现热情好客的形象。这为当地赢得了口碑,网友称“真诚才是必杀技”,并进一步推高了淄博的热度。
现在,天水政府正在复制这些措施。天水融媒在3月8日的报道就提到,为了接住这泼天的流量,天水文旅和各县区纷纷主动出击,开启“花式宠粉”。
自3月11日起,天水羲通客运公司开通两条麻辣烫公交专线,在火车站迎接到来吃麻辣烫的游客,并制作麻辣烫地图。市政部门连夜刷墙、修路,把垃圾桶都擦得锃亮;天水市委、市政府等党政机关全部敞开大门,供外地游客免费停车;天水还顺势举办民俗文化展演,把过年才有的高跷社火都请出来了。
各大景区纷纷推出了联票优惠,天水市博物馆、伏羲庙景区和天水民俗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延长至21点,来承接麻辣烫带来的火爆流量。与此同时,当地仍不忘利用自媒体进行宣传——5万以上粉丝的博主可免票参观伏羲庙景区。
紧接着,天水推出麻辣烫“吃货节”,从3月16日到23日,在天水市下辖的各个区县轮流举办,并通过活动向游客赠送特产。仅用两天时间,天水又迅速新建起一条麻辣烫街,40位经营者在3月18日开启营业。
天水市精神文明办还发出倡议,倡导市民们展现热情好客、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用真心诚心欢迎四海宾朋,让“网红”成“长红”,让“流量”变“留量”。
天水政府部门的一系列行动,包括当地市民团结友好的氛围,与淄博和哈尔滨的模式如出一辙。如果说第一个吃螃蟹的淄博展现了真诚,那么已经轻车熟路的天水则更多是在复制“套路化”的模式。
灶还能火多久?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王亚磊表达了一个观点。前阶段时间天水的火,主要是网友自发前往,被麻辣烫的美味和公交专线、机场接机等热情接待所吸引;现在地方政府主动出击,举办一系列活动,预计将给天水带来新一波流量。
天水当然想要尽力接住这波流量,并期待热度持续久一点。而根据记者观察淄博和哈尔滨的百度搜索指数,爆红出圈的过程一般只能持续一个多月。
天水的指数从3月12日开始上涨,目前来看仍旧处于上升阶段。清明节、“五一”等假期即将到来,对于闻“香”而来的人流,如何在吃好喝好之后,还能让他们住好玩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是当地政府目前面临的最大考验。
“现在大家常说‘能不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认为,凭着美食解锁出圈后,一座城市或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吸引力,与当地的综合管理能力、交通接待能力等都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接不接得住”,其实就体现在当地的规划和应对能力。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指出,面对出圈,各地应该首先把眼光放长远、冷静看待,思考火爆现象出现的原因并研究其中发展趋势,做好城市文旅发展中的“常量”,因为优质的文旅内容需要游客的感受、体验和传播,也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他建议统筹各方力量,充分释放文旅消费券等经济手段的杠杆效应,力争将文旅城市的“网红”现象转化为常态化发展。
综合界面新闻、人民网、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