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关注

04版:新年走基层特别报道

05版:新年走基层特别报道

06版:特别报道

07版:读桂·社会

08版:国内关注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1月12日

农村小伙众筹5万开照相馆

一年拍了60多场乡村婚礼 还上了央视

桂林晚报      2024年01月12日     

  →蒋花花在婚礼上拍照

  ↑摄影师蒋花花
  17岁时中专辍学,去过武汉、深圳,进厂拧过螺丝,做过服务员、保安,送过外卖,摆过地摊,但他不愿意过一辈子这样的生活,因此努力把打工挣到的钱投资在自己身上,自学摄影,众筹了5万元开了一家照相馆,最终转型成农村婚礼摄影师,用技术和真诚的服务获得客户认可,农村青年的新理念让他有了源源不断的客户,他的励志故事还上了央视。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笑着说,2023年是非常忙碌的一年,一年拍了60余场婚礼,2024年的订单预约已经排到了10月份。
    小伙自学摄影 把钱投资到自己身上
  蒋花花真名蒋志祥,他说之所以取这个网名,就是希望有人来问他为什么。
  小时候,蒋花花的家里条件不好,所以他比较内向,甚至不敢跟村里人打招呼。进入社会后,和别人沟通交流也有一定的问题,他就想突破自己,有意取了蒋花花这个网名,“有人看到就会问为什么这样叫?我就希望人们来问我,我希望能学会笑着跟别人沟通,用调侃的语气说这个名字的由来。刚好这个名字也容易记,就一直用到现在。”
  蒋花花出生于1997年,老家在湖北潜江。初中毕业后,蒋花花上了中专,读了一年多汽修,感觉毕业后也是打工,不如早点出去工作算了,就在2015年退学,到武汉的一家汽车零配件工厂“打螺丝”。
  半年后因为工资下降,蒋花花去了深圳一家电子厂,继续“打螺丝”。新工作虽然钱多了一些,但是工作强度更大,工作了几个月,蒋花花辞职了。他不想像厂里的中年工友一样,过着一眼看到头的打工生活。
  有空的时候,蒋花花到处逛。他没有大手大脚花钱,但也没有很努力存钱,挣到的钱花在了自己身上,“学这学那地充实自己。”
  他买吉他自学,买哑铃之类的健身器材,花3000多元买了一台微单相机,生病期间还买了一台平板电脑。拿到相机之后,他在网上找一些简单的教程,然后到街上扫街抓拍,作品就发到社交媒体上。不少朋友夸他拍得不错,应该做摄影师。
  2016年,蒋花花从深圳回到武汉,先是做保安,后来送外卖,没过多久电动车被偷,他就尝试摆摊卖冰糖烤梨,一开始生意很好,一天能卖几百元,但是很快滑落到一天只卖几十元。
  2018年初,迷茫的蒋花花回到潜江老家,起初还是做保安。他的摄影技术已经有很大进步,还买了一台照片打印机,在出租屋摆两支闪光灯,业余时间为学生拍摄证件照,晚上到夜市摆摊给人拍照或者打印照片。
  
    主攻农村婚礼摄影
  他的摄影职业这时候有了往上走的苗头。在网上有了关注度之后,约拍肖像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开始有了一些收入,三五百块钱他也去拍。
  最终决定全职做摄影师,起因是蒋花花的父亲生病,要去武汉做手术。
  遗憾的是,他父亲的病没有治好,2020年去世。家里欠了一屁股债,他感觉不能再把自己标榜为文艺青年,必须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虽然决定以摄影为职业,但不能盲目地接到什么就拍什么,必须跟别的摄影师不一样,要想方设法拍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照片,寻找突破点。
  突破点就是农村婚礼摄影。他第一次拍婚礼是给朋友帮忙,没有收费。很多网友看到他的作品,纷纷约他为自己的婚礼拍摄。
  以前在潜江农村,婚礼上常见的是用摄像机拍成视频刻光盘,一般没有专职摄影师,顶多请熟悉拍照的朋友简单拍一些。蒋花花的大多数客户是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又必须回农村去办婚礼,“他们见识比较多,愿意花几千元请我这样的婚礼摄影师。”
  2021年,他接到一二十单婚礼跟拍,一单1000多元。2022年,数量增长到40多单,每单价格涨到2000多元。
  蒋花花感到很多客人认可他的作品,他想开个店,不仅证件照收入会更好一点,还能收获新的客户。
  2022年8月的一天,他排队做核酸的时候,偶然经过一家正在招租的门店,觉得位置很好,虽然当时手里只有一两千元,还是立刻盘了下来。

    突发奇想众筹开照相馆
  蒋花花想通过众筹资金的方式把照相馆开起来。他把想法发在朋友圈,点赞超过100就公布他的众筹计划。当时蒋花花的微信好友已经有2000多个,点赞很快超过100,于是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公共影棚计划”。他把众筹金额设为500元一份,500元可以获得3年内一次跟拍服务,1000元可以在5年内兑现一次服务,5000元获得永久服务。
  为了方便提供服务,他主要针对潜江附近的客户,拒绝了一些外地朋友,但还有不少参与者来自天南海北,“有个在浙江定居的客户,老家在潜江,直接就转了1000元给我,说支持一下。最远的人在瑞典,也是一个老乡,他转了500元。”蒋花花对这件事一直感到比较自豪。
  原来他并不知道能筹集到多少钱,“当时我觉得筹到1万块钱已经顶破天了,没想到很快筹集到5万元。这个梦想最终成为现实,我觉得是那些人看到了我这些年来对摄影的热爱和坚持。”
  
    回乡创业故事上了央视
  蒋花花的婚礼摄影越来越红火了,最远还去过1000多公里以外的山东拍摄。蒋花花从拍摄农村婚礼起步,如今“名气”越来越大,也有不少城市婚礼订单,但他的“主场”仍然是乡村。
  很多婚礼摄影师都是通过婚庆公司接单,拍照就像上班,做一些程式化的拍摄。他不愿意敷衍,总是努力寻找情感的爆发点,拍到出彩的照片。
  前不久他去荆州拍一场婚礼,新人没有准备婚礼仪式,前一天晚上他赶过去,新郎新娘刚好出去有事,很多亲戚过来了,都喝了点酒,刚好在门口全部站一排,“这个机会可遇不可求,我就过去引导一下,当时有个大伯不愿意拍,我就想办法和他聊天,最后他不仅愿意面对镜头,还招呼其他人配合,我迅速拍了一张。这种照片对于以后来说很有价值,因为农村里面一大家亲戚在一起拍照的机会很少。”
  2023年10月,蒋花花买了房,一家人有了一个安乐窝。他在这一年接了60余场婚礼跟拍,单价达到3000元,12月31日最后一场跟拍的客户这些年一直在美国,这次回国办婚礼,特意请到他拍照留念。
  他告诉记者,2024年更是忙碌的一年,预约的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份。
  2023年年末,他回到家乡创业拍摄乡村婚礼的励志故事登上了央视新闻,央媒点赞他“定格乡村新风貌,‘拼’出了职业新天地。”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