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关注

04版:读桂·热点

05版:读桂·热点

06版:读桂·视觉

07版:读桂·视觉

08版:读桂·社会

09版:国内关注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9月08日

思乡情

桂林晚报      2023年09月08日     
■马俊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句诗写得真好啊,白露之夜,清露生寒意,举头望明月,忍不住感慨月亮还是故乡的最美最亮。或者正是自这首诗后,人们对白露的情感多了更深沉的思乡意味。也或许,白露这个节气一直都最易惹动人的思乡之情,敏感的诗人不过是被触动了而已。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从此风里有了凉意和寒意。“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树叶随风而落,遍野有了枯黄的颜色,秋天萧瑟的气息越来越浓。面对这样的景色,人难免会生出惆怅寂寥之感。此时我们开始渴望温暖的慰藉,而最温暖的地方是故乡。白露思乡情切切,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都会被白露寒凉的风惊到,蓦然想起故乡的温暖港湾。
  白露“三候”指的是: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鸟儿们到了迁徙的时候,纷纷飞往属于它们的温暖地带,留守的鸟儿忙着储备食物。晴空万里,雁阵井然,乘风来去,自由自在。天气的变化,鸟儿比人更敏感,它们能够听懂每一缕风的召唤。鸟儿们的行动,成为了节气的标志,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人也会受其影响。“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鸟兽朝着故土守望,人对故乡的感情更为深沉浓烈。
  来自家乡的每一条信息,都会让我们的思乡之情瞬间奔涌而出。母亲在白露的夜晚,开始为远方的儿女准备厚一点的衣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即使如今手工制作的衣物快要被淘汰了,远方的母亲依旧习惯用千针万线表达对儿女的爱。一条秋凉时盖的薄被子,一件给孩子做的秋衣,一双舒适的毛线拖鞋……温暖从母亲的指尖溢出来,传递到远方。“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夜再凉,天再寒,有一份爱在,游子心中永远是温暖的。
  故乡的土地上,庄稼成熟,瓜果飘香。如今条件好,在异乡也可以买到家乡的任何特产,但只有那份亲友寄来的美食,才最有家乡秋天的味道,因为那里面有浓浓的爱,深深的情。你在异乡登高望远,朝着家乡的方向望了又望。你知道,家乡的白露时节,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天空越来越高远,白云越来越淡然,大地越来越厚重……故乡的一切,都烙印在你的记忆中。你想起白露这天跟家人一起收集清露的往事,人们并不在乎白露水如何喝,只觉得收集露水是有趣的游戏。白露时节,人们还会吃红薯,喝白露酒。故乡的人,把白露也过成了节日。
  一位诗人朋友,这段时间分外有灵感。他说是白露引发了灵感,一首首思乡诗从他的心底,落到了微信上。每一首,我都要细细读,情感的共鸣让我心生温暖。我不会写诗,但我也想为他读一首席慕蓉的诗:“故乡的歌,是一首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哦,不对,是总在有露水的夜晚响起。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思乡情切切,念故土,望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