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要闻·综合

03版:读桂·关注

04版:读桂·视觉

05版:读桂·视觉

06版:读桂·关注

07版:读桂·关注

08版:新闻故事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8月29日

新“上岗”的遮阳避雨棚
你觉得怎么样?

桂林晚报      2023年08月29日     

  市民在遮阳避雨棚下等红绿灯。

  遮阳避雨棚基本覆盖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候区的区域。
  近日有市民发现,在临桂区金山广场十字路口建造了一种遮阳避雨棚,为等候红绿灯的市民提供了不少方便。
  记者了解到,该遮阳避雨棚是临桂区政府为给市民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出行条件,综合考虑多部门意见,联合本地企业建设的便民利民设施。
  临桂区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该处遮阳避雨棚是第一个试点工程,有关部门将根据试点效果和反馈并结合多方面因素,决定是否进一步推广建设。

遮阳避雨棚下
市民等红绿灯不再受“煎熬”

  24日中午,记者来到临桂区金山广场十字路口看到,在十字路口4个方向的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待区,都建造了遮阳避雨棚。
  该遮阳避雨棚为钢架结构,面积较大,能基本覆盖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候区的区域。此时天空正下着小雨,过街行人和非机动车都在棚下有序地等候红绿灯。
  “前段时间桂林最热的时候,有了这个遮阳避雨棚,等红绿灯时舒服多了。”家住在象山区翠竹路附近的市民邓女士说,这个路口是她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在此之前,该路口附近没什么遮阳的地方,骑电单车或者步行等红绿灯时头顶烈日,感觉特别煎熬。“特别是穿全套防晒衣骑电单车,在烈日下等一会红绿灯,就会出一身汗。”邓女士希望,桂林其他路口也能效仿这里,合理设置遮阳避雨棚。
  市民苏先生告诉记者,他就住在临桂金山路附近,金山广场十字路口车流量较大,等候红绿灯时间比较久,以前没有这个遮阳避雨棚,许多骑电单车的市民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就挤在非机动车道边的树荫底下。这样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右转的车辆通行。而且树荫离路口比较远,有些电单车为了赶时间,在绿灯即将亮起时猛地起步冲过去,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在高温和暴雨天,个别市民甚至不愿等待,直接闯红灯。
  “遮阳避雨棚建好后,大家基本上都会有序地在棚下等红绿灯,交通也顺畅。”苏先生说。
  “这个遮阳避雨棚好看又实用,白色的主色调简洁大气,高度也很合适,不会遮挡视线,还不占用我们停车等候的空间。”家住金水路附近的程女士经常路过这个十字路口,这个遮阳避雨棚的设置让她赞不绝口。
  “这个遮阳避雨棚晴天能遮阳、雨天能挡雨,在等红绿灯时能有个遮阳避雨的地方,感到特别暖心。”家住临桂区万福路附近的市民王先生说,他要给设置这个遮阳避雨棚的部门点个赞,希望以后这类便民利民设施能多建一些。

各部门协调规划
确保设施建设安全合理

  据了解,金山广场十字路口的遮阳避雨棚是由临桂区人民政府牵头,经临桂区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临桂分局交通管理大队以及临桂区城市管理局现场调研提出拟办意见,交由临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同意后,由桂林市丰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建的。
  临桂区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临桂区目前绝大部分道路没有设置天桥和地下通道,多数扩建和新建道路也缺少树荫,因此,在车流量和人流量大的十字路口设置遮阳避雨棚,有利于给市民创造更舒适的出行环境,减少行人和非机动车为躲避烈日和暴雨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的几率。
  “我们要求承建单位根据十字路口等候区的不同地形,设计出富有特色、美观的遮阳避雨棚。这样在便民利民的同时,还有利于美化城市市容,也能成为公益宣传的阵地,发布巩固创文创卫等公益广告,营造良好的社会宣传氛围。”临桂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说,除此之外,在批准建设之前,各相关单位在现场进行了两次会议,确保遮阳避雨棚的建设符合相关安全规定,避免影响和损坏原有地下管线,同时还要确保不会影响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视距以及交通线路的畅通。
  市丰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先生介绍说,他观察到,过去市区一些街道路口也设置过遮阳避雨棚,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长期发挥作用。而这次他们承建的遮阳避雨棚是永久性的,相较于临时性的遮阳避雨棚更加安全实用,外观上更加简洁美观,立柱也贴有警示标志。
  “考虑到路口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使用的大部分钢管材料都是根据现场条件定制的,立柱都打入地下一米深,保障遮阳避雨棚的安全性。”罗先生说,每个遮阳避雨棚的高度均为3.5米,面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略有不同,能基本覆盖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候区的区域。

将结合各方面因素
决定是否推广建设

  桂林市临桂区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金山广场十字路口建造的遮阳避雨棚是首个试点工程,截至目前没有收到市民的负面反馈,后续会根据试点效果和反馈并结合多方面因素,决定是否要进一步推广建设。
  罗先生说,建设前期调研时,他们选取了非机动车流量大、地面空旷无遮挡、无绿化覆盖、红绿灯等待时间较长的市区主要交通路口进行考察,结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决定先在金水路、人民路、榕山路、世纪大道交会口的红绿灯处进行遮阳避雨棚试点建设。
  他表示,如果该遮阳避雨棚能在桂林市推广开来,则会在保持风格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路口的特征,结合市民需求、交通流量和红绿灯时长等因素进行设计,使其不仅能起到为市民遮阳避雨的作用,也能起到美化市容市貌的作用,形成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者李贝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