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共促发展 医媒联合赋能健康
南溪山医院开展庆七一党建交流活动
桂林晚报
2023年06月27日

与会人员合影。(南溪山医院供图)

座谈会现场。

院史馆内完好地保存着援越期间的电影播放机。

医务人员介绍院内的PET/CT,它也被称为“查癌神器”、“肿瘤照妖镜”。

在南溪山医院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医生正在为市民看诊。
6月21日,桂林日报社社长孙敬东一行24人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开展庆七一党建交流活动,忆往昔,话未来,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医媒联合赋能健康发展,助力健康桂林建设。
活动当天,桂林日报社党员代表先后参观了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名医风采风雨长廊、援越历史文化墙、阅读角、院史馆、大礼堂等党建和文化建设场所,并走进临床科室,零距离感受PET/CT等先进医疗设备。在参观过程中,南溪山医院党建融合业务发展,将“支部建在科室”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参观结束后,双方人员举行座谈交流会。
医院文化薪火相承
见证中越友谊的“活血库”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前身是桂林南溪山医院,半个多世纪前,这是一所专门救治越南抗美战争前线越南伤病员的后方国际医院。1967年10月,越南成立战地医院E医院,主要负责救治南方战场的伤病员,并且肩负把重症伤病员转移到中国的责任。因此作为当时中国负责援越救治的南溪山医院,见证了中越两国人民之间肝胆相照的诚挚友谊。
现如今,南溪山医院不仅设有援越历史文化墙,其内部仍保留着当年建成的大礼堂及其旁侧的接待室、望江亭,以及当年越方驻院工作组所在的2层小楼的历史原貌。
在南溪山医院院史陈列馆,展厅以大量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展现了1967年建院初期到1975年医院作为援越医院的历史。半个多世纪前的这段特殊岁月历历在目。
桂林南溪山医院在长达8年的援越任务期间,医院几次遇到血库血液紧张问题,但是南溪山医院的医生护士主动带头伸出胳膊献血,出色完成了伤员救治任务。据统计,在援越任务期间,南溪山医院共救治5432名越南伤病员,实施手术2576例,输血779220毫升。1974年,桂林南溪山医院荣获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授予的一级抗战勋章。
1976年开始,桂林南溪山医院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成为对市民开放的公立医院。50多年过去了,南溪山医院依然延续着“活血库”的传统。
据介绍,南溪山医院党委将文化建设纳入医院发展总体规划,持续深入挖掘医疗援越历史文化资源,以图文、影像、馆藏等为主要形式立体展现历史文化建设成果,打造出了《南溪河畔》、《一个医院的战疫》等一批走出国门,入藏历史的文化精品。同时,医院以桂林市最佳公立医院党建品牌“健康桂林,南医先锋”为依托,开展“送医送健康进基层”系列活动,抗疫援边援外,用大爱持续向周边地区乃至境外传递向善的力量,塑造了“厚德精医,大爱担当”的医院文化品牌。
医院管理提质增效
全力守护健康广西北大门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在自治区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做大做强,提质扩面”为强院方针,全面加强和规范医院管理,推进医教研一体化,服务内涵和品牌效应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位居桂林前列,开启了全面建成桂北医疗服务中心新征程,全力守护健康广西北大门。
5月19日,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中国医院院长网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医院绩效大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经大会评选组委会及评审委员会综合评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荣获2023年度第九届“优秀医院管理团队奖”,其中医院品牌与文化、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药学服务3个分项荣膺五星管理奖。
据了解,医院对照建设桂北医疗服务中心各项目标,提出了“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以关键战略领域和学科交叉领域为突破口,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房颤中心认证,建立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3大优势学科群,在各个细分专业任命首席专家,强化技术能力,打造拳头科室,通过对重点学科实施全过程管理和经费支持,医院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已增至18个;全面推进MDT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和专病中心建设,为患者探寻最佳诊疗方案,在难治的银屑病以及脑出血、消化内等专病领域都争取到了国家级中心的挂牌。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正在全面实施“振兴外科计划”,同时支持内科外科化,对医生进修、购置设备等出台倾斜性的扶持政策。随着当今全球最先进的全息数字超级迭代PET/CT、可视化直线加速器、桂北地区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和3D结构光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广西首台彩色光谱CT、桂北地区首个放疗人工智能靶区勾画平台等高精尖医疗设备及系统的引进,南溪山医院用广西一流的硬件水平搭建起了医教研一体化的中心矩阵,并运用新设备、新理念、新技术,不断促进成果转化与学科建设的同频共振。记者阳聃甫 文/摄(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