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震荡走势,6月能否困境反转?
分析师称不必悲观多些耐心
桂林晚报
2023年05月31日
截至5月29日收盘,尽管A股全天成交9228亿元,为近10个交易日最高,但是创业板指盘中失守2200点,还是让投资者渴盼市场能注入一针强心剂。
面对近期A股市场的震荡走势,不少证券研究所纷纷给出定心丸:“不必悲观,市场底部特征正在显现。”
释放哪些底部信号?
从行情走向来看,当前沪深300、万得全A等关键指数均已跌至年初低点,5月24日上证指数则跌破年线。从月K线来看,万得全A已经出现“四连阴”(2月—5月)。“历史数据表明,月K线‘五连阴’情况较罕见,我们认为本轮出现的概率不大,6月困境反转可能到来。”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如是说。
他还提到,近日市场连续回调,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重回7年90%分位上方,多数申万一级行业PE(市盈率)/PB(市净率)均已回归2010年以来25%分位以下,市场已迎来黄金布局点。
“我们认为在当前位置对A股市场不必悲观,中期市场机会大于风险。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大,政策空间足,后续如若政策应对得当,有望逐步改善当前投资者的悲观预期。”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认为,在没有出现明显利好因素催化之前,短期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回落可能会继续影响资产价格表现,但指数的快速回落已经引致部分指标初步提示偏底部特征。
在李求索看来,A股已出现较多筑底信号。比如,目前沪深300指数前向市盈率处于历史偏低位,股权风险溢价上升表明当前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十年期国债利率近期跌至2.69%,已经接近去年10月底股市阶段底部时期位置;近期两市日成交额跌至8000亿元以下,进入A股历史换手率偏底部区域(1%~2%);近期新基金发行遇冷,IPO也再度出现破发等。
国盛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峻晓表示,4月下旬以来,宏观环境确认步入“信用、实体双弱”与“货币趋宽”的组合,意味着一季度“宏观低波动”状态向下打破。从资产定价、长期支撑及配置价值等多角度看,A股都已进入了价值区间的下沿。
静待市场反转时机
尽管坚信A股已处于底部区间,但张峻晓仍提醒,市场反转的时机取决于经济预期势头的扭转。二季度以来,经济的弱预期、弱现实主要体现在环比层面,同比层面波动不大,使得从上到下对于经济的解读仍然难以统一,且对应增量政策的节奏、时点较难把控,市场需要多一些耐心。
中信建投证券近期针对白名单客户的一项调查也显示,47.2%的参与者认为当前最担忧的风险因子是国内经济复苏力度不及预期,34.8%则最为担忧增量资金问题和筹码结构。
陈果表示,在短期国内经济展望迷茫、增量资金不足且海外风险事件未止的环境下,A股投资者情绪低迷,市场仍处于快速波动状态中。他认为,市场企稳或转为上涨需把握的关键指标包括成交是否完全缩量、人民币汇率变化以及库存周期切换等。
申万宏源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认为,近期A股下跌反映了多方面的悲观预期,包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但政策难有及时宽松;外资流出,压制了A股表现;前期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主题行情极端演绎,现在都进入了调整阶段。
不过,后续也有着潜在的积极变化,比如存款利率下行带来“资产荒”环境,正在支持市场基本热度;经济差叠加政策不宽,本身是过度悲观的预期;风险事件催化后会有及时应对;海外风险的边界正在变得清晰;数字经济主题短期性价比已改善,股价弹性逐步恢复。
据《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