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田:草龙“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共传承
桂林日报
作者:秦丽云 文摄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来源:桂林日报
草龙展演。
本报讯(通讯员吴贞珍 黄鑫 记者秦丽云 文/摄)“看,非遗草龙进校园啦!”近日,灵川县兰田瑶族乡民族学校热闹非凡,一场以“文化共传承 非遗进校园”为主题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
当日上午,兰田舞草龙队伍亮相学校操场,赢得了兰田瑶族乡民族学校全校师生的喝彩。鼓点声声中,舞草龙的队员们默契配合,草龙时而蜿蜒盘旋,时而昂首摆尾,灵动又气势磅礴。同学们近距离领略到舞草龙的独特魅力,心底对本土文化的好奇与向往也被悄然唤醒。
舞草龙展演结束,52岁的龙头制作师傅韦汉贻走进教室,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龙鳞编制手工课。韦汉贻说,舞草龙队刚舞动的那条草龙长达20米,龙身直径40厘米,由近3000个鳞片组成,耗费糯米稻秆60多公斤。草龙的龙头、龙须、节环、龙尾、龙鳞等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匠人的无数心血与智慧,每一道工序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随后,在韦汉贻和其他几位兰田草龙制作手工艺人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尝试编制龙鳞。尽管同学们手法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全神贯注,沉浸在这门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之中。七年级学生韦邓玉说:“以前只是在远处看过草龙,这次不仅近距离看到舞草龙,还能亲手制作龙鳞,感觉特别有意思,也让我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次活动打破了课堂的边界,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兰田舞草龙的艺术魅力,对非遗的理解从书本概念变成了情感共鸣。”兰田瑶族乡民族学校潘昆老师说,此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家乡的非遗从陌生到熟悉,从好奇到热爱,对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