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返乡创业种紫苏 致富闯新路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31日 来源:桂林日报
王承凤在晾晒紫苏。 记者秦丽云 摄
□讲述人:王承凤 □整理: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陆仕臣 时荣林 当夏季炎热的风吹过田园的时候,我眼前一大片的紫苏叶在摇曳。那一刻,即使我忙碌在烈日下,依然很开心。因为,我的致富故事,就是从这一棵棵紫苏开始的。 我叫王承凤,是灌阳县新街镇马山村人。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外地从事与药材有关的工作。多年的漂泊,我还是惦念着家乡的发展。2013年,我决定返乡创业。在回来之前,我已经想好了,流转土地种紫苏。 为什么会选择种紫苏呢?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药用功效有很多,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以及驱散外邪、治疗四时感冒等作用。紫苏的生长适应能力很强,对环境的要求不高,一般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上,黏壤土也可。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我决定把紫苏种植当成事业来做。 2013年春,我回村流转了60多亩土地,建造了灌阳县丰鑫紫成紫苏种植基地,开启了规模化种植紫苏之路。当时,我引进的是北方的一个紫苏品种。不料,对于多雨的南方,北方紫苏无法适应。第一年,投资的20多万元,基本打了“水漂”。 2014年,我决定改种本地紫苏。中药材强调道地性,果然,本地紫苏长势良好。 做事必须讲究规律。从2015年开始,我尝试根据实际种植情况,给紫苏种植制定一些标准。比如,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采收等,均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记录,并以此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数年的摸索下来,紫苏的种植标准逐渐完善,我的紫苏种得也越来越好。 当种植技术稳定之后,我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如何让效益最大化?这一次,我进行了两方面的探索。 第一个方面的探索,是让紫苏效益最大化。一般来说,种植中药材的农户,把新鲜紫苏采收后晾晒干,卖给制药厂。我想,紫苏的全身都是宝,我不能把它当普通药材去种植。于是,从2017年开始,我尝试拓宽紫苏的加工产业链,做成紫苏面条、紫苏粉、紫苏籽油、紫苏茶和紫苏酒等。前不久,我还制作了一批紫苏酱,采用纯天然的手工制作方式,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这些紫苏酱,闻起来洋溢着紫苏特有的香气,吃起来更是开胃爽口,深受顾客青睐。现在,我还想利用紫苏富含花青素的特点,研发紫苏护肤品。 仔细算下来,一亩紫苏,给我带来了多个收益。这些年,一亩紫苏一般能产1600多斤的干紫苏,按照2.5元/斤的价格,收入4000多元;每亩能采摘新鲜紫苏叶400多斤,按照2元/斤的价格,又能收获800多元。此外,各种由紫苏加工的副产业,也能带来一定的收益。2023年,基地总产值超300万元。 第二个方面的探索,是把种植紫苏所用的田地效益最大化。在秋季,紫苏采收完毕,田地闲置下来。这两年,我把冬闲田种上油菜,每亩又能增收数百到上千元。 到今年,是我返乡创业的第11个年头了。回望这一路,其实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困难。紫苏的病虫害多,每年都会出现新的病虫害,需要去处理。最艰难的是疫情期间,我的紫苏种植和加工产业,几乎陷入停顿状态。特别难的时候,我心情煎熬,流了很多次眼泪。但是,每一次遇到困难,我都告诉自己:做农业,哪有不难的?遇到一个难题,只能努力解决一个。困难,总没有办法多吧。 抱着乐观的心态,我坚持到了现在。目前,虽然也谈不上成功,但是我依然很开心。因为每年都有一大帮的乡亲跟着我干活,他们因此增加了收入,过上了更好的日子。这些年,用工高峰期,紫苏田、加工厂里有四五十个乡亲在帮忙。一大群留守妇女在我这里工作,不仅照顾了家里老人和小孩,每月还能拿到2000元到3000元的收入。2023年,我给乡亲们发放了20多万元的报酬。那一刻,我真的很骄傲。 这些年,我打造的紫苏种植基地,也收获了多方肯定,被评为广西巾帼科技示范基地、2022年桂林市中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中药材研究所灌阳县中药材高效栽培示范点等。2022年5月,我参加桂林市第二届“漓峰杯”创业大赛暨第八届广西创业大赛桂林赛区选拔赛“乡村振兴、劳务品牌专项赛”,荣获一等奖。这些荣誉,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抚摸着眼前迎风摇曳的紫苏,我想,未来的路,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我依然坚信,只要勇敢去干,勇敢去克服,就一定能闯过难关,就一定能为家乡的发展,再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