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桂林日报
2025年06月27日
□胡友根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回顾历史,桂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多维贡献及历史地位,超越了民族、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和地域的差异,共同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要铭记桂林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四个共同”的正确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首次从“四个共同”的恢弘视角阐明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深刻内涵:“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经历了最艰难的历史时期,然而,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引领下,从1938年至1944年,桂林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文化中心,形成了“北有延安,南有桂林”的抗战文化历史,一大批文化名人,诸如田汉、聂耳、冼星海、丰子恺、徐悲鸿、巴金、艾青、茅盾等200多位文化名人汇聚桂林。面对民族危亡的空前危机,广大文艺工作者、浴血疆场的将士和各族民众同仇敌忾,同赴国难、共御外辱,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高涨。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持“四个共同”为基础的正确历史观,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交融汇聚的客观事实和历史逻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形成“大统战”的工作格局,以伟大的抗战精神和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赋能,坚定永远跟党走的正确政治方向,擦亮对党和国家忠诚的政治底色。
(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抗战时期,桂林的各族人民生死相依,共同抗击外敌。无论是汉族群众,还是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无论将士、师生、文艺工作者,都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火热的抗战洪流中。瑶族同胞翻越山岭,为中美空军勘测备降机场,拯救坠机官兵,共同书写了“驼峰航线”的感人故事。1944年秋,桂林保卫战爆发,各族将士抱着必死决心并肩阻击日军进犯。七星岩八百壮士以生命践行了寸土不让、保卫国土的誓言。桂林城内汉族、壮族、回族、瑶族等民众自发组成运输队、救护队、侦察队,他们供给养、救伤员、送情报、做向导,积极支援前线。桂林抗战中,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政治力量、各社会团体的爱国行为充分体现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强调,“要想民族融合,必须建设真正的共同体”。“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真实写照,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和正确道路。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是要激励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实干为要和伟大斗争的精神;就是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是要彰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屈不挠的“四个与共”的生动历史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五个认同”的思想认识凝心聚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征程上,广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力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是要强化对“五个认同”的思想认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着力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等“五个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作者为桂林医科大学副教授。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桂北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精神品质及当代价值研究”(22FDJ011)、桂林医科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DJYJ-GLMU-2025-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