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关注

04版:时评

05版:时事

06版:时事·体育

07版:发现桂林

08版:专题

返回 2025年05月27日

以公益诉讼护航消毒餐具卫生

桂林日报      2025年05月27日     
  □孙志昌

  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既离不开合格的食材,也离不开卫生的餐具。近日,贵州省瓮安县检察院就一起公益诉讼案组织开展“回头看”时,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助推餐具集中消毒清洗行业整治的做法获得消费者和餐饮企业主的广泛好评。
  说起消毒餐具,想必很多人在使用时,会撕开包装后再用热水烫一遍杯、碗、碟,但这样就干净了吗?央视记者曾卧底进入了一家名为北京维洁康消毒服务有限公司的餐具集中消毒企业,发现该企业除了工人未按国家相关规定办理健康证外,车间存在食物残渣露天堆积等不合规问题,且在清洗、包装过程中,工人还存在用脏手套擦洗未洗净餐具、赤手抓筷、便装上岗等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集中消毒清洗餐具问题多多,广大群众意见很大。而对于普通食客而言,即便在就餐时发现了餐具卫生问题,也往往因取证困难、维权成本高昂而选择放弃追责。公益诉讼,为破解这一难题开辟了有效路径。
  2024年8月,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察监督过程中,瓮安县检察院查询12345民生服务热线群众反映线索时,一个数据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自2023年1月以来,当地群众举报餐具消毒不卫生达13人次。经初步核实,2024年10月,瓮安县检察院将发现的线索立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
  检察公益诉讼,是指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起诉人身份提起公益诉讼。其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例如,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公益诉讼可以促使污染者承担修复环境、赔偿损失等责任,从而维护公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在消毒餐具的案例中,问题根源直指餐具清洗企业。诸如清洗场所面积不达标、生产区与非生产区未有效隔离;未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功能区缺乏防尘、防虫、通风设施,导致交叉污染风险增加;过量使用清洁剂、清洗消毒温度不达标,使得餐具上残留有害物质等。同时,不少饭店将餐具清洗消毒外包后,未能尽到严格的监督责任。
  公益诉讼是解决公众利益受损问题的有效路径。当群众面对餐具卫生问题望而却步时,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武器,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企业整改规范,为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筑牢坚固防线。
  除了瓮安县的消毒餐具公益诉讼,国内一些城市也积极运用公益诉讼这把“利剑”,解决各种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2024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公益诉讼有关情况显示,2017年7月至2024年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0.1万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98.9万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1.2万件。
  相信在未来,公益诉讼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在更多领域守护公众利益,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安心、放心。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