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关注

04版:时评

05版:时事

06版:时事·体育

07版:发现桂林

08版:专题

返回 2025年05月27日

劳动教育
别再玩“摆拍打卡”

桂林日报      2025年05月27日     
  □刘纯银

  2022年秋季学期以来,单独设立的劳动课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课表里。但近期“新华视点”记者走访多地发现,课程流于形式、课时被挤占、课后作业“摆拍”……一些中小学的劳动教育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
  造成劳动课“走过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学校嘴上喊着“五育并举”,行动上却把劳动课当作应付检查的“软任务”;有的学校初一开课、初二初三就让位主科;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把劳动课变成“看视频课”;西部某地甚至让所有学科教师兼任劳动课教师,导致“除草扫地”成了农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
  须知,劳动教育不是“打卡任务”,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必修课。劳动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双手感知生活、锤炼品格。今天,我们若放任劳动课沦为“摆拍表演”,这就是向年轻一代传递错误信号:劳动可以弄虚作假,形式比内容更重要。长此以往,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又怎能形成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品格?
  劳动教育绝非可有可无。从规定劳动独立设课,到要求每周不少于1课时,政策层面已为其夯实根基;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也细化了不同学段任务清单。然而,纸面政策与基层执行间的“温差”依然显著——若缺乏刚性督导、动态考核与资源保障,劳动课仍可能沦为“纸上课程”。
  破解“走过场”的困境,需要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实践育人的路径。只有当劳动课从拍照打卡回归“真刀真枪”,我们才能托举起人格健全、精神明亮的下一代,让“劳动最光荣”不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基因。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