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面锦旗一封感谢信看这个派出所如何“圈粉”游客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03日

▲白龙派出所2月以来先后收到3面外地游客寄来的锦旗。
杨亚妮 摄
□本报记者陈静 通讯员周长辉 杨柳
“这周我送了三面锦旗,全是外地寄来的!你们民警真行!”前不久,一名快递小哥将一面上海游客寄的锦旗送到市公安局白龙派出所时,忍不住啧啧称奇。
2月以来,白龙派出所接连收到从青海、广州、上海寄来的三面锦旗和一封手写感谢信。这些跨越千里的锦旗和感谢信,不仅是一份份谢意,更是一张张“枫桥经验”的生动答卷,每一份背后都藏着一段民警与群众“双向奔赴”的故事。
三面锦旗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暖心故事
2月2日,从青海来桂林旅游的藏族游客才女士的手机不慎遗落在滴滴车上。“虽然手机不是新款,也值不了太多钱,可里面大量旅途拍摄的照片丢失了好可惜。”才女士着急地报了警。接警后,白龙派出所民警调取沿途10余个视频监控,筛查百余辆相似车辆,终将手机寻回。可联系后才得知才女士已返程,于是民警自费将手机邮寄归还才女士。
一周后,一面写着“寻物神速 忠诚为民”的锦旗从青海翩然而至。才女士在电话中对民警说道:“你们让我相信,陌生人之间也有亲人般的温暖。”
2月9日,广州游客刘先生在我市游览日月双塔时,不慎丢失了一台价值14000元的运动相机。接到求助后,白龙派出所迅速启动网格联动机制,民警与网格员协同作战。网格员利用对辖区地形的熟悉迅速锁定可能的遗失区域,民警则通过调取监控和走访调查,仅用两小时便在景区附近找到了相机。刘先生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回来了,桂林警察真是神速!”数日后,刘先生将一面“失而复得暖人心 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锦旗从广州邮寄至白龙派出所表示感谢。
2月12日7点半,上海游客王女士在正阳路某酒店退房后,突然发现自己价值5万元的钻戒不慎遗失。王女士回忆自己应该是前一天晚上落在了酒店,可她与酒店联系后并未找到。着急的她赶紧联系了白龙派出所。民警赶到酒店翻遍房间各个角落,最终在垃圾桶里找到了王女士的钻戒。王女士感动不已,特意制作了一面“恪尽职守显神威 为民解忧暖人心”的锦旗寄到白龙派出所。
2月15日晚,上海游客刘女士丈夫的工作手机遗失,内有单位核心资料。白龙派出所值班民警唐卓琰通过手机定位锁定手机在30公里外的临桂区,但信号时断时续。唐卓琰带着一名辅警一路追踪5个小时,最终在一辆滴滴车夹缝中寻回手机。“手机冰凉,但民警的手是暖的。”刘女士在感谢信中写道。
创新“网格+双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不是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白龙派出所所长张坤指着办公室墙上的地图说道。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景区、酒店和纠纷高发点,旁边贴着一张便签:“小网格19个,微网格141个……”
这一成果得益于白龙派出所将“枫桥经验”融入网格化治理中,针对辖区商圈和景区特点,依托智慧立体精细网格体系,对接社区、街道办等单位构建的网格联动机制。网格员作为“前哨”,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问题;民警迅速响应,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以实际行动让“枫桥经验”转化为守护群众的坚实力量。
近年来,白龙派出所持续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科技+实干”双轨模式——整合辖区联网摄像头进行24小时视频巡查,发挥警务站前沿作用,建立“全维全息智慧警务平台”,通过人流热力图和无人机全时空巡逻,构建起“站点联防+地空对接”的立体防控体系。同时组建党员突击队,24小时应对紧急任务。仅2025年春节,派出所便帮助群众找回失物23件,寻回走失老人、儿童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