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竹连山觉笋香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01日
□韦莎妮娜
一场春雨下来,又到了竹子拔节的时候。文人爱竹,说居不可无竹。但馋虫如我每次看到绿油油的竹子,心里想的全是竹笋,毫无高雅意趣,真是罪过。
小的时候并不是很爱吃竹笋,总觉得有种卜卜脆的味道。不过我家大院里有一丈见方的池塘,边上很多翠竹。春来笋子冒了尖,这让玩腻了荡秋千和过家家的我欣喜不已。我用两手拽着竹笋根部摇了摇,你猜怎么着?居然让我把笋完完整整地扯下来了。于是我越摇越开心,一个下午把十多根大大小小的竹笋给摇了下来。没有包袱我就用裙子兜着,高高兴兴走回家,盘算着给我妈拿去做竹笋炒肉。看到我一兜的竹笋,我妈先是一愣,然后哭笑不得。也是从那天开始我才知道,并非所有竹笋都能摆上餐桌,有的竹笋中含有氰化物,不仅不美味,还会中毒。
再次吃到印象深刻的笋子是20年前,我的大学时代。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我无颜在家门口的大学待着,索性跑得远远的,从漓江一路北上到了长江。长江边上有一座小城叫黄冈,也叫黄州,正是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谪之地。他在这里躬耕、写诗、关照人生,在最低谷活出了最高的境界。同样是在这里,东坡先生完全展示了一个“吃货”的傲人天赋,大名鼎鼎的东坡肉横空出世。
苏东坡对笋子也情有独钟。在《初到黄州》一诗中,他提笔写下了令人垂涎三尺的诗句:“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看到滚滚长江,就想到了肉质丰美的武昌鱼;看到满山翠竹就闻到了笋的香味。对于把通感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吃货而言,人生还有什么坎坷过不去的呢?
不过在那时候,年轻的我并未有如此深刻的体会,我只是觉得黄州餐馆的春笋炒肉好吃。一筷子夹起笋丝和肉丝,两种不同质感的食物同时放在嘴里嚼,比食堂清汤寡水的饭菜带劲多了。
前几年的一个春天,我突然又想念笋子的滋味了。网上一搜油焖笋,跳出来好多商品链接。抱着试试的心态,我买了一小罐回家。半脆的笋子在油里焗着,尝上一口,味道还真鲜!这才连忙翻到背面看产地,原来是宁波奉化美食。
我偏爱江浙一带的口味,像醉蟹、黄泥螺还有糯糯的米糕,无一不是心头好。这奉化的油焖笋,晶莹油亮,酱汁浓稠,鲜香甜润,各种滋味同时聚集在口腔内,就像春雷在舌尖一齐爆发。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唐太宗对春笋的痴迷。据说这位君主着迷“鲜境”,每年春笋上市都要召集群臣共赴一场笋宴。
发现宝藏的我一口气下单买了好几罐,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家人们分享。等我把又黄又亮的油焖笋端上餐桌后,大家只是礼貌性地夹了一块后再也没有动筷子。于是我悄悄地又把它们端到了厨房,思绪早已经飞到了江南二月天的春山上:细雨如银针,蓄积了一冬力量的笋子接二连三地破土而出。而我,正埋头大快朵颐,一口吃掉一个春天的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