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国资国企

04版:社会生活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时事

07版:时事

08版:走读桂林

返回 2025年02月24日

庄代鸽:传承良好家风 促进和谐乡风

桂林日报      2025年02月24日     

  年逾古稀的庄代鸽仍然坚持工作。 刘健 摄

  庄代鸽和前来串门的村民分享自家“春晚”视频。刘健 摄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林德凯
  近日,记者来到兴安县溶江镇莲塘村。刚刚进入村庄,就被村口的文化广场吸引了。广场内,一块大型木质书卷上,刻写着“莲塘村训”,独特的乡风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走在莲塘村,可以看到每家每户的门边都挂有自家家训和星级文明户铭牌,每家的菜地都立有留着主人名字和电话的标识牌。在村道边的宣传栏上、村民院落的围墙上等,都可以看到村规、村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内容。
  家训:“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浩气长存。”十星级文明户:“勤劳致富星、社会公益星、文化传播星……”这是兴安县溶江镇莲塘自然村村民庄代鸽家门边铭牌上的内容,也是他们一家如今的真实写照。
  刚过完年,村子里热闹的气氛还未散去。在庄代鸽家中,阵阵谈笑声传出。记者敲门而入,才发现一些村民和村委干部正在庄代鸽家聊天。一杯清茶,几瓣柚子,在他们的热情邀请下,记者也参与到了这次别样的“茶话会”中。
  庄代鸽担任过两届村委干部,村子里“村训”整理,“好媳妇”“好婆婆”评选,都是庄代鸽担任村委委员以及村委副主任期间,和其他村委干部一道带领大家做出来的成绩。“我们村的历史文化比较深厚,但是缺乏一个直观的展现。所以我就考虑,把村子的文化和族规、风俗等结合起来,凝练成大家耳熟能详的‘村训’。”庄代鸽告诉记者,之前各家各户关起门来都会有点小矛盾,所以他们通过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对村里表现好的家庭加以表彰。“这样的活动打造了榜样的力量。后面这些年,可以感觉到家庭闹矛盾的明显少了。”庄代鸽说。
  “村里第一次评‘好媳妇’我就被评上了,后面连续好几年也都评选上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就是老主任鼓励我们,要起到带头作用。这不仅是一份荣誉,也应该是要传下去让我们的后辈学习的传统。”莲塘村村民文小凤说,“当时为了推进这个事情,老主任还给我们编排了文艺作品,广泛宣传。”
  谈话间,记者了解到,莲塘村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距今500余年。全村以庄姓为主,有着严格的家风、淳朴的民风,尤其以《庄氏族戒》闻名。记者注意到,莲塘村不少村民将自家提炼的家训挂在家门口。例如,村民庄永忠家以“立志、守信、尽孝、忠义”为家训;张高华家以“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为家训……据庄代鸽介绍,多年来,该村通过收集整理庄氏历代、近现代先贤事迹,积极开展“传家训、亮家风”等活动,村民主动挖掘、提炼和订立自家家训、家规,以此涵养乡风民风。近年来,莲塘村相继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文明村镇、自治区乡风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莲塘村目前共提炼出70多条家训。同时,该村还通过宣传栏、墙体画、倡议书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庄氏族戒》中“谨丧葬、禁赌博、远邪术”等思想,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的积极意义,抵制婚丧嫁娶比阔气、讲排场、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我们都是在这文明乡风中成长起来的,所以非常愿意将老主任的风格和思路延续下去,尤其是要学他自身的品德和信念。”莲塘村村委委员庄连江说。
  村民对庄代鸽品格的认可和对传承良好家风、促进和谐乡风做法的全力支持,还源自庄代鸽早年的一段经历。
  过去,农村医疗环境相对简陋,经常缺医少药。作为村医,庄代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常去深山采药给村民看病。“当时大队有1000多人,常见的病是流感和流脑,村民得不到有效诊治往往会有后遗症,对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我记得,当时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到猫儿山脚下采药,没有交通工具,一般我和一两个村民带上点吃的,早上7点出发,下午四五点才能走到。”庄代鸽告诉记者,一般他们先在猫儿山脚下的华江瑶族乡住下,采集鱼腥草、九节风等中药材,然后就地进行熬制,制作好以后再带回来。庄代鸽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地为村民找药材,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还有一次下大雨,队里的农家肥污染了村里的水井,大家吃了水拉肚子,病倒了很多人。庄代鸽在紧急对污染水源进行处理后,迅速给村民配置了药物,才缓解了当时的情况。
  “和村民们一起共同面对困难、共同进退的这些经历,让村民很认可我。后来我当上了村委干部,大家无条件支持我们做乡风文明的工作,也做出了一点成绩。”今年73岁的庄代鸽在村里行医已经50余年,“现在条件好了,我年纪也大了,村里也有了年轻的乡村医生,我就想利用平常的时间,协助整理一些村子的历史文化和与家风文明相关的东西。希望能帮助年轻人把村子的文化氛围搞得更好一点。”
  如今,已经古稀之年的庄代鸽对村子里家风、乡风和文化传承的关注不减。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有30多口人。每当除夕夜,我们家里人都会自编、自排、自演一台晚会,已经坚持了6年。今年过节也很热闹,三句半、相声、歌舞,足足持续了4个小时。”庄代鸽告诉记者,他觉得通过这种形式让家风家训传承下去,会更加深入人心。“很多人一提到家风家训,脑海里就会有一种‘古板’的印象,但其实家风家训并不是‘规矩’,而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品德。”庄代鸽说。